乐闲处士老西河,花竹亭台野趣多。
不为功名移志节,每因兴感费吟哦。
义风孝行知谁拟,山色湖光奈尔何。
转首栖霞清梦远,令人怀感动悲歌。
莫处士悼诗
【注释】
乐闲:乐于闲适。处士:古代指未仕而居乡的读书人。西河:黄河以西,即今河南、山西一带。义风:指高洁的节操。孝行:指孝顺之行。栖霞:指山间的云气。清梦:指美好的梦境。悲歌:悲伤的歌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隐居在黄河西岸、不慕名利、志节高洁的处士的怀念之情。全诗通过描写这位处士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句“乐闲处士老西河”,直接点明这位处士的居住地——黄河西岸,同时也暗示了他的生活状态——乐于闲适。次句“花竹亭台野趣多”,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处士的生活环境。他居住在一个充满花竹和亭台的地方,享受着自然的野趣。这里,“花”可能指的是桃花,“竹”可能指的是竹子,“亭台”可能指的是楼阁,这些都是古人常用的意象。
第三句“不为功名移志节”,表现了这位处士的高洁品质。他不为功名利禄所动,坚守着自己的志节。这句中的“移”字,可以理解为他虽然身处高位,但却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所迷惑。
第四句“每因兴感费吟哦”,表现了这位处士的情感世界。他常常因为某些事情而感慨万千,于是会吟咏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吟哦”一词,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吟咏诗歌,也可以理解为他在吟咏心中的哀愁。
第五句“义风孝行知谁拟”,表现了这位处士的品德修养。他的为人正直,有高尚的节操;他的孝顺行为也是值得人们效仿的。这里的“谁拟”可以理解为他的行为值得人们效仿,也可以理解为他的行为值得人们学习。
第六句“山色湖光奈尔何”,表现了这位处士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他居住在山水之间,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里的“奈尔何”可以理解为他无法抵挡大自然的魅力,也可以说是他无法抵挡大自然的美。
最后一句“转首栖霞清梦远”,表现了这位处士的生活状态。他生活在山间,过着清静的生活。这里的“栖霞”可以理解为他居住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他居住的地方有山间的云气。整首诗通过对这位处士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他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质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