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溪种篁竹,十年望成林。
不图列货殖,愿布九夏阴。
变化期为至,枝叶渐萧森。
忽值桑田移,根苗竟沈沈。
炙筠无事书,断节少赏音。
东里已寂寞,空持岁寒心。
【注释】
感怀十首:作者自谓,以“十”代“千”,表示其感慨之深。
篁竹:竹林。
列货殖:积累财富。
九夏阴:指庇荫的树阴。
变期:变化。
桑田:泛指土地。
炙(zhì)筠:炙烤好的竹皮。
断节:砍伐竹木时截取的部分。
东里:这里指家乡。
寂寞:冷清,荒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归隐田园时的诗作。诗人借写自己种竹种菜,终不能成林的感叹,抒发了人生富贵无常、功名难求、功业难就的感慨。
首句说:“傍溪种篁竹,十年望成林。”种竹子的时候是靠着溪水旁,十年过去了,希望种成的竹林能长成一片林子。
次句说:“不图列货殖,愿布九夏阴。”我原本没有想追求财货的堆积,只是想在炎炎夏日下得到树木的庇护。
三、四句说:“变化期为至,枝叶渐萧森。”时间一过,期待的变化来了,那些竹子的枝叶越来越稀疏了。
接着五、六两句说:“忽值桑田移,根苗竟沈沈。”忽然之间,就像桑田一样地变化了,连根都埋进了地下。
七、八句说:“炙筠无事书,断节少赏音。”现在闲暇无事,只能读读书,欣赏那些砍下来的竹子的一段一段。
后四句是最后两句:“东里已寂寞,空持岁寒心。”家乡已经变得冷清了,只剩下一颗对功名富贵早已看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