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观大士道眼空,佯狂自唤温相公。浩然之气塞天地,书法悟入蒲萄宫。
有时泼墨动江浦,叱喝怒骂生风雨。草圣绝倒张伯英,春蚓秋蛇何足数?
龙须倒卷鬼眼枯,枯藤脱落无根株。多年明有唤不下,烂叶搭架秋模糊。
流沙渡头听鼍鼓,沧海桑田事非古。大士于此不露机,示人落落离言语。
只今相去数十年,看书看画心茫然。安得美酒三百船?与君大醉西湖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温日观蒲萄》。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日观大士道眼空,佯狂自唤温相公。浩然之气塞天地,书法悟入蒲萄宫。
注释:“日观”指日观亭,“大士”指的是佛教中的菩萨,“道眼”意为菩萨的智慧。“佯狂”形容诗人假装疯癫。“浩然之气”指高尚、正直的品德。“书法”指书写的技巧。“悟入”指领悟到某种境界或道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日观亭观赏葡萄时的心情和感受。他看到葡萄树高大挺拔,果实丰满诱人,心中涌现出一股浩然正气,仿佛能与天地融为一体。同时,他也领悟到了书法的真谛,将这种领悟融入到对葡萄的欣赏之中。

有时泼墨动江浦,叱喝怒骂生风雨。草圣绝倒张伯英,春蚓秋蛇何足数?
注释:“泼墨”指用笔墨随意挥洒。“江浦”指江边的沙滩。“草圣”是唐代书法家张旭的别称。“绝倒”指震惊、佩服。“春蚓秋蛇”比喻文章写得像蚯蚓蠕动、蛇蜿蜒一样,没有章法。
赏析:诗人在欣赏葡萄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一种激情和豪放。他用笔墨在江边沙滩上随意挥洒,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同时,他也对张旭的书法技艺感到惊叹和钦佩。他认为张旭的书法已经达到了极致的境界,即使是像蚯蚓蠕动、蛇蜿蜒这样的文章也能被他写得有章法、有气势。

龙须倒卷鬼眼枯,枯藤脱落无根株。多年明有唤不下,烂叶搭架秋模糊。
注释:“龙须”指葡萄藤上的长丝状物,形状似龙。“鬼眼枯”指枯萎的眼睛,形象地描绘了葡萄藤的衰老状态。“枯藤脱落无根株”指葡萄藤上的叶子凋落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烂叶搭架秋模糊”指秋天时,叶子腐烂,架子变得破旧不堪。
赏析:诗人通过对葡萄藤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他看到了葡萄藤上的龙须倒卷、鬼眼枯萎,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同时,他也体会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沧桑。

流沙渡头听鼍鼓,沧海桑田事非古。大士于此不露机,示人落落离言语。
注释:“流沙”指沙漠之地,“鼍鼓”指用鼍皮制成的鼓,古代常用来作为乐器。“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化极大。“不露机”指不显露玄机,保持神秘。“落落离言语”指言辞简练、不张扬。
赏析:诗人在大沙渡头听到鼍鼓的声音,联想到沧海桑田的变迁,感叹世事的无常和历史的沧桑。他认为这里的环境充满了神秘和玄机,但他并不想显露自己的意图,而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只今相去数十年,看书看画心茫然。安得美酒三百船?与君大醉西湖天。
注释:“只今”指现在。“书”指阅读书籍、绘画等艺术形式。“茫然”指迷茫、不解。“安得”意为哪里能够。“三百船”指数量庞大的酒船。“西湖”指杭州西湖景区。
赏析: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情感。他觉得现在已经相隔数十年,无法再与友人共度时光,只能通过阅读书籍、绘画等方式来缅怀过去的美好时光。他渴望能够拥有三百艘船载着美酒与友人一起畅饮西湖之水,享受那美好的时光。

这首诗通过对葡萄的描绘和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