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曾上五老峰,白云尽处看青松。
中有两树如飞龙,正与夏迪画者同。
夏迪画松得松趣,个个乃是廊庙具。
贞固不特凌雪霜,偃蹇犹能吐烟雾。
苍髯猎猎如有声,铁甲半掩苔花青。
六月七月炎火生,对此似觉形神清。
丈人兀坐诚有道,岂比商山采芝皓。
有琴有琴不须弹,而今世上知音少。

这首诗是作者在观看一幅夏迪的双松图画后的感想,表达了对自然和艺术的赞美。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我昔曾上五老峰,白云尽处看青松。
    注释:我曾经攀登过五老峰,站在山顶俯瞰云雾缭绕之中的青松。

  2. 中有两树如飞龙,正与夏迪画者同。
    注释:画中的树木形态优美,如同两条飞龙盘旋。

  3. 夏迪画松得松趣,个个乃是廊庙具。
    注释:夏迪绘制的松树生动有趣,每一棵都像是大官府邸里的摆设。

  4. 贞固不特凌雪霜,偃蹇犹能吐烟雾。
    注释:这些松树不仅坚韧耐寒,即使在冰雪中也能顽强地生长。即使弯曲着枝干,也还能吐出袅袅烟雾。

  5. 苍髯猎猎如有声,铁甲半掩苔花青。
    注释:这些松树的树干苍劲有力,仿佛在发出声响;它们的铁甲般的外皮半掩在青苔下,依然保持着生机。

  6. 六月七月炎火生,对此似觉形神清。
    注释:在炎热的六月和七月,烈日炙烤大地。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感到自己的精神得到了净化。

  7. 丈人兀坐诚有道,岂比商山采芝皓。
    注释:这位老人安静地坐着,仿佛真的懂得了“道”。相比之下,那些追求仙道的人,不如像商山四皓那样隐居山林,寻找真正的智慧。

  8. 有琴有琴不须弹,而今世上知音少。
    注释:即使有琴也不需弹奏,因为真正懂得音乐的人并不多。

赏析:
这首诗通过观察画作中的松树,引发了作者对自然、艺术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以“夏迪”为引,通过对比描绘出一幅宁静、和谐的松树画面,同时抒发了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和境界的向往。诗中还蕴含着对古人隐逸生活的赞赏以及对当今社会中缺乏真正理解他者的人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