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风流安在哉,烟岚漠漠山崔嵬。衰兰无苗土花盛,长松落雪孤猿哀。
满地红阳似无主,春风不独黄鹂语。
当时诸子已寂寥,真本《兰亭》在何许?攲檐老树缘女萝,崩崖断壁青相磨。
旧时觞咏行乐地,今朝鱼鼓瞿昙家。荒林昼静响啄木,流水潺潺绕山曲。
游人不来芳草多,习习馀风度空谷。去年载酒诵古诗,今年拄杖读古碑。
年年慷慨入清梦,何事俯仰成伤悲。故人不见天地老,千古溪山为谁好?
空亭回首独凄凉,山月无痕修竹少。
兰亭
1. 诗句解释:
- 东晋风流安在哉:东晋的风流人物在哪里?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 烟岚漠漠山崔嵬:山峦间笼罩着轻烟,山势高耸入云。描绘了一幅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
- 衰兰无苗土花盛:枯萎的兰花失去了生长的土壤,依然绽放出旺盛的花朵。比喻即使环境艰苦,依然能保持坚韧的精神。
- 长松落雪孤猿哀:长松上飘落着雪花,一只孤独的猿猴发出哀鸣。形容自然环境的寂静与冷清,以及动物的生存困境。
- 满地红阳似无主:遍地都是红色的阳光,仿佛没有主人一样。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与无情,以及人类在其中的渺小。
- 春风不独黄鹂语:只有黄鹂在春风中啼叫。强调了春天的到来,以及自然界中的生机盎然。
- 当时诸子已寂寥:当初的文人雅士们已经变得寂寞。表达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昔日繁华已成往事的无奈。
- 真本《兰亭》在何许?:真正的《兰亭序》在哪里呢?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切。
- 攲檐老树缘女萝:倾斜的屋檐旁生长着一棵老树,缠绕着青藤。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处。
- 崩崖断壁青相磨:崩塌的悬崖和断壁相互摩擦。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 旧时觞咏行乐地:昔日的饮酒赋诗之地。表达了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今朝鱼鼓瞿昙家:现在的鱼鼓声来自一个名叫瞿昙的人家中。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 荒林昼静响啄木:荒废的树林中,白天安静得连啄木鸟的声音都听不到。描绘了自然生态的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 流水潺潺绕山曲: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绕过山间曲折。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宁静与秀美。
- 游人不来芳草多:游客们不再来此,芳草繁茂,却无人欣赏。表达了对于自然美景被遗忘的惋惜。
- 习习馀风度空谷:微风习习地吹过山谷,带走了一切痕迹。强调了时间流逝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 去年载酒诵古诗:去年我带着美酒诵读古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 今年拄杖读古碑:今年我拄着拐杖阅读古老的碑文。强调了年龄增长对生活态度的影响。
- 年年慷慨入清梦:每年都慷慨激昂地进入梦境。表达了对理想与追求不懈追求的决心。
- 何事俯仰成伤悲:为何一低头一抬头之间就充满了忧伤?表达了人生无常和命运多变的感慨。
- 故人不见天地老:老朋友都已不见踪影,天地也跟着变老。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千古溪山为谁好:这千古以来的溪山之美,为谁而存在?表达了对自然美景永恒价值的思考。
- 空亭回首独凄凉:站在空荡荡的亭子里,我独自回首,感到凄凉。描绘了孤独与沉思的情绪。
- 山月无痕修竹少:山上的月亮没有留下痕迹,修长的竹子也变得稀少。表达了对自然美景逐渐消失的担忧。
2. 译文:
在东晋时期,那些风流人物如今都到哪里去了呢?他们留下的只是那如烟的山雾和巍峨的高岭。曾经凋零的兰花如今已无根可生,但它仍傲然绽放;长青的大松树下,一只孤猿凄厉的哀鸣。大地之上,满地红花如同无人主宰一般盛开。春风之中,唯有黄鹂在啼叫。当年文人雅集的地方现在已是荒废不堪,只有鱼鼓声还回荡在瞿昙家。荒芜的树林里,白天静谧无声,只有啄木鸟偶尔打破宁静。清澈的溪流绕过山间蜿蜒曲折,但如今却鲜有游人涉足。
3.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感叹时光流逝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东晋时期的山景、植物等自然元素,表达对那个时代的怀旧之情以及对当前荒凉景象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哀叹和对现实冷漠的批判。同时,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对历史的反思,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