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风吹香洗游尘,兰花隐芳莸笑人。翠露沉沉玉环冷,忘言坐视空山春。
几回清梦度荆楚,欲问三闾杳无所。空将幽意寄离骚,暮云凄堕湘皋雨。
古怀潇洒千馀年,忠义漫作虚语传。人间蜂蝶何翩翩?抚卷对花空自怜。

【注释】

幽兰咏:咏赞幽兰。幽兰,即隐逸之士的品格。咏,吟诵、歌咏。

光风吹香洗游尘,兰花隐芳莸笑人。

香,芳香。

游尘,飘浮的尘埃。比喻世间的名利。

“兰花”句:用典,出自《楚辞·招隐士》:“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在《离骚》中自喻为芳草,说:“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兰”指香如兰的幽谷,这里指隐居不仕的人。“芳莸”,即香椒,一种有香味的植物,古人常用以比喻佞人。

翠露沉沉玉环冷,忘言坐视空山春。

玉环,玉环池,晋代潘岳曾作《金谷园赋》,其中“绿竹猗猗,青松苍苍。中有清流,水树明瑟。”形容园景美丽,其中有“玉泉”之称,故以玉环代指园林。此处借指幽谷。

“忘言”二句:用典,出自《庄子·外物》:“吾闻子之言而未见子之迹,吾欲见子之迹而子未欲见吾之迹也。”此句借用典故表达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恶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几回清梦度荆楚,欲问三闾杳无所。

“三闾”,指屈原。《楚辞·渔父》中有“屈原既放,游于江潭……举世皆浊而我独清……”等句,后人据此称屈原为“三闾大夫”。三闾,指屈原。

“空将”二句:用典,出自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夫鸟有凤而鱼有鲲,犹人亦有学仙好道者焉。”

古怀潇洒千馀年,忠义漫作虚语传。

古怀,指古代的情怀。“潇洒”,超脱。

“忠义”句:用典,出自《左传·定公四年》:“忠之道也。”

人间蜂蝶何翩翩?抚卷对花空自怜。

蜂蝶,指世间的荣华富贵之人。《楚辞·九思·怨世》中有“采薇采蕨兮,鹿场之野。白露未晞兮,乌鹊鸣西。”此句表达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隐逸之士品格的赞美,也是对自身高洁品格追求的抒发。全诗意境清远,风格高洁,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首联“光风”、“游尘”两句,描绘了隐逸之士身处尘世却能保持清醒头脑的形象。诗人以幽兰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身处红尘之中,但心境如同幽兰一般高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颔联“兰花”句用“芳莸笑人”的典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屑和对高洁品格的坚守。诗人将兰花与香椒进行对比,指出前者虽香却无人赏识,后者虽臭却被世人所唾弃,从而表达了他对名利的厌恶和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颈联“翠露”两句,诗人以“坐视”二字,形象地表达了他对世事的冷漠和对高洁品格的坚守。他宁愿在空山中静坐,也不愿被世俗所染。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高洁品格的执着追求。

尾联“几回清梦”两句,诗人通过对屈原的追忆,表达了他对忠贞节义的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像屈原一样,坚守忠贞节义的信仰,不为外界所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的无奈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之士品格的赞美和对忠贞节义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坚守和对世俗的不屑。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