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无涯何日了。争似忘机,学我归山早。山下林间常独笑。人心未悟谁能到。
终日忘言人悄悄。暮去朝来,更没闲烦恼。惜取真阳身内宝。不须服饵容颜好。
【注释】
世事无涯:世事变化无穷无尽。
争似忘机,学我归山早:不如放下机巧之心,效仿我归山隐居。机巧,指世俗的权宜之计。
山下林间常独笑:在山下树林间常常独自一人笑着。
人心未悟谁能到:人的心没有开窍谁能够理解?
终日忘言人悄悄:整天不与人交谈,人们都很沉默。
暮去朝来,更没闲烦恼:傍晚时分,早晨时,也没有闲暇的烦恼。
惜取真阳身内宝:珍惜自己体内的阳气。
真阳,指人的阳气。
不须服饵容颜好:不必服用丹药,自然容颜就会美好。
服饵,指服药延年。这里是指道家炼丹术。
【赏析】
《凤栖梧·世事无涯何日了》,是一首以道家思想为主旨的咏怀诗。全诗从“世事无涯”说起,指出人生苦短,应尽早归山隐居,忘却世间纷扰;接着写归隐后的心境和生活,强调清静寡欲,与世无争,从而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首句“世事无涯何日了”直抒胸臆,点明了本诗的主旨。世事纷繁复杂,人生短暂,应该及早归隐山林,忘却尘世纷扰。这是全诗的主题,也是作者的人生理想。“争似忘机,学我归山早”,表达了作者对归隐后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忘机”即忘却机谋、机巧,“学我归山早”即效仿作者早日归山。
第二句“山下林间常独笑”进一步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在山林中,作者常常独自一人笑着,这种生活充满了自由、宁静与快乐。
第三、四两句“终日忘言人悄悄,暮去朝来,更没闲烦恼”,“终日”指整天,“默言”即不言,这里指不说话。整首诗通过“终日”、“暮”、“夕”,“人”、“朝”、“更”、“闲”、“少”等关键词,形成了一种宁静、淡泊、超脱的氛围。
尾联“惜取真阳身内宝,不须服饵容颜好”则是诗人对归隐后生活方式的总结。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外在的装饰品,而是内在的生命力。因此,他主张不要服用丹药,保持自然之美,因为自然之道才是生命的最佳保障。
这首诗体现了苏轼晚年的思想转变,由积极进取转向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安宁。它既是作者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