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休空走。二物长相守。这些消息阿谁知,便是无中有。
实鼎琼花放,玉户金光透。作个清凉彼岸人,清静工夫就。
【注释】
真性休空走:真性,指本性;休,不要;空走,虚度时光。二物:指真性和佛性。守:保持。消息:消息,指消息灵通。阿谁(wéi):谁。无中:指虚无之中。实鼎:实相,指真性。琼花放:指佛性。玉户金光透:指真性。作个清凉彼岸人:作个清静的人。彼岸,指极乐世界。清静工夫:即修持功夫,修清净心法的功夫。就:成就,完成。
【赏析】
《卜算子》是一首咏佛性的诗。全词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真谛的深刻领悟和体悟:佛性本具,不必外求,只要虚心向内去体证、去体察,就能在心中觅得佛性,从而获得解脱。
上片首句“真性休空走”,直接点出主题,即佛性不可空谈,必须付诸实践。次句“二物长相守”说明佛性与真性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的本性。三、四两句进一步解释这一道理:“这些消息阿谁知”,意思是说佛性的真实消息只有通过修持才能得知;“便是无中有”,“无”指的是空虚,“有”则是指真实存在。“便是无中有”意味着没有虚无,只有真实存在,强调了佛性的真实意义。
五、六两句“实鼎琼花放,玉户金光透”是全词的重点,也是关键所在。这两句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佛性的美妙境界。“实鼎”比喻人的本性本善,如同一个真实的鼎器,其中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能量;“琼花”则象征着纯洁美好、高洁雅致的品格;“玉户”则指的是人的修行场所,即内心世界。“金光”则暗示着佛性所散发出的光辉,犹如太阳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宇宙。通过这一系列的形象化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佛性的理解和感悟:佛性并非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只有真正理解并接受佛性的存在,才能实现内心的净化和提升。
下片首句“作个清凉彼岸人”,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将修持佛性视为通往解脱之路的必经之路。第二句“清静工夫就”,意味着只要坚持修持,就能逐渐接近佛性的境界。最后一句“清静工夫就”,则强调了修行的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修炼,才能真正体会到佛性带来的清凉和宁静。
整首词构思巧妙、意境深远。通过问答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真谛的领悟和体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时,我们应当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