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龟山亦偶然,宁知长别恨终天。
当时去就商量错,不似牛衣十八年。
【注释】
从事:在官署内担任的职务。龟山:地名,在今江苏省丹阳附近。宁知:难道知道。长别:永别的悲伤。天:永远。商量:讨论。不似:不如。牛衣:用牛皮缝制的蓑衣。十八年:指妻子去世已经十八个年头了。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追忆自己与妻子的往事,抒发夫妻恩爱的深情。全诗以“偶然”起兴,写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厚意,表达对妻子的无限怀念之情。
首句“从事龟山亦偶然”,点出诗人与妻子分别的背景,即两人因公务而分居两地。次句“宁知长别恨终天”,表明夫妻分离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是终身的。这两句是全诗感情发展的总纲,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三、四句紧承上句“长别”展开,进一步写诗人与妻子的别离之痛。诗人回忆过去两人在一起时的情景:“当时去就商量错”,意思是说当年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彼此都有些意见不合,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对方,说明夫妻情深,相互信任。然而现在两人却要分离,不能在一起生活了。“不似牛衣十八年”,牛衣指的是牛身上披着的破棉袄,用来比喻贫贱的生活。这里用反衬的手法,突出了夫妻分离的痛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妻子的思念和对分离的痛苦的感慨。
五、六句是全篇感情的升华,诗人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牛衣十八年”与“牛衣空十年”相比,前者更具体地写出了夫妻分离的时间之长。诗人认为,虽然夫妻二人分开的时间很长,但是并没有因此而断绝彼此的感情纽带。相反,正是因为长时间分离,才使双方更加珍视对方的存在,更加珍惜夫妻之间的感情。因此,诗人发出了感慨:“牛衣空十年,不及牛衣十八年”。
这首诗通过对夫妻离别情景的回忆和对夫妻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