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己存心归大善,常行恻隐之端。慈悲清静亦频观。希夷玄奥旨,三教共全完。
别子休妻为上士,悉捐财色真餐。长全五脏得康年。功成兼行满,真性入仙坛。
《临江仙·道友问修行》
注释与赏析:
洁己存心归大善:保持清洁自己的内心,追求最大的善良。”洁己”意味着净化个人的心灵和行为,使其达到纯净无瑕的状态;”存心”则指内心的意念或信仰;”归大善”则强调回归至最高的善行和美德。
常行恻隐之端:经常做那些表现出同情和关怀的行为。”恻隐之端”通常指的是对他人痛苦或困难的敏感和关切,通过这些行动展现出来。
慈悲清静亦频观:在慈悲和清净中不断地实践,观察它们的影响。这里的”慈悲”是指对他人的善意和帮助,”清静”则可能指的是心灵的宁静或清净。两者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一种通过善行和冥想来达到心灵平静的生活方式。
希夷玄奥旨:寻找深奥而神秘的真理。”希夷”是一种寻求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而”玄奥旨”则是对这些高深道理的探寻和理解。
三教共全完: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都被视为完整的宗教体系。这反映了作者认为这三种思想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可以和谐共存。
别子休妻为上士:放弃世俗的子女和配偶以求得真正的自我实现。这是一种极端的个人牺牲,以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上士”在这里指的是达到了某种高级修为的人,即超越了世俗生活束缚的人。
悉捐财色真餐:将所有的财产和欲望抛弃,只为了纯粹的饮食。这里的”捐”意味着放弃或抛弃;”财色真餐”可能是指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长全五脏得康年:使五脏(心、肝、脾、肺、肾)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健康长寿。五脏是中医理论中人体的重要器官,这里象征着身体的完整和健康。
功成兼行满,真性入仙坛:在成就了事业的同时,也实现了修行的目标。”真性”指的是真实的内在本性,”入仙坛”则暗示了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这首词可能是一首表达对修行和精神追求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描述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外在行为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修炼达到精神升华的过程,展现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