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风害。悟彻心经无挂碍。信任西东。南北休分上下同。
龙华三会。默识逍遥观自在。要见真空。元始虚无是祖宗。
【注释】
木兰花:词牌名,此为双调小令。
七年:指作者七岁时,因患风疾,得此禅语而悟道。
无挂碍:禅宗用语,意为心中无所牵挂,无所妨碍。
信任:佛教语,意为相信。
西东:指西方、东方。
南北:指南、北。
休分:不区分;不分。
上同:指上下等级。
龙华:即龙华寺,位于今浙江杭州。
三会:佛家语,指佛的三种相见:一者初会,二者中会,三者后会。本词末句“要见真空”与首句“七年风害”相呼应,表明作者在七年前已得禅悟,故能在七岁之时即见到真空之境。
【译文】
七年来患风疾,悟彻心经无挂碍。相信西方和东边,南北之间不区分。
到龙华寺三次会,默识逍遥观自在。要见那真空处,元始虚无是祖宗。
【赏析】
《减字木兰花·七年风害》是宋·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禅诗,表现了作者悟道后对禅宗的理解和体会。全词语言明白如话,但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开头两句:“七年风害。悟彻心经无挂碍。”说的是自己七岁时,因患风疾,得到了禅理。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因为患风疾,所以得到了禅理。“悟彻心经无挂碍”,就是理解了心经,不再有挂碍。这里的“禅理”就是指禅宗的公案、教理等。
中间两句:“信任西东。南北休分上下同。”意思是说,我对东西南北都信任,不分上下。“西东”,“南北”,这里代指佛教的南宗、北宗。“信任”二字表明,作者对禅宗的南北两宗都没有偏见,都能接受。
最后两句:“龙华三会。默识逍遥观自在。”意思是说,我在龙华寺见了和尚们讲经说法,就明白了什么是解脱自在。“龙华三会”指佛教传说中龙华树下三次会集的三位佛陀。“默识逍遥观自在”,是说通过默诵教义,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逍遥自在,也就是真正解脱自在的境界。
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在禅学方面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表达了他对禅宗南北两宗的包容态度。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禅宗教义的深入理解和领悟,以及他对于人生真谛的探索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