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勃勃涌惊涛,海水漫漫浸巨鳌。
极目下观千万里,扶桑依约见蟠桃。
注释:
- 山云:指山中的云雾。勃勃涌:形容山中云雾缭绕,如同涌动的波浪。惊涛:形容波涛汹涌,如同被惊动的巨浪。
- 海水:指大海。漫漫:形容大海辽阔无垠。浸:浸泡,浸润。巨鳌:指巨大的海龟。
- 极目下观千万里:意思是放眼望去,可以看到远方的景色有千万里之遥。
- 扶桑: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树,又名“日出处”。蟠桃:传说中的仙果,据说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画卷。诗人以山中的云雾和海中的巨浪为画面的主要元素,通过夸张的比喻手法,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山云勃勃涌惊涛”,形象地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波涛汹涌的景象。这里的“山云”和“惊涛”都是自然景观,而“勃勃涌”则表达了它们的力量和动态美。
次句“海水漫漫浸巨鳌”,进一步展现了大海的辽阔与壮阔。诗人通过“漫漫”来形容大海的辽阔,而“浸巨鳌”则暗示了大海深处隐藏着巨大的生物或宝藏。
后两句“极目下观千万里,扶桑依约见蟠桃”,则是对前两句景象的高度概括和升华。这里,诗人用“千万里”来形容视线所及之处的距离,而“扶桑”和“蟠桃”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种神话元素。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巧妙组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色彩和诗意美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