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枕翠松屏,吟翁清梦醒。
风前搔白发,月下读黄庭。
枣熟从猿摘,琴弹唤鹤听。
南山新齐雨,秀色入虚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清晨醒来,在翠绿的松树屏风下,吟诗作画,享受着宁静的早晨时光。
“疏斋睡醒”:描述的是诗人在清晨醒来后,感到一种宁静和舒适。”疏斋”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住所,”睡醒”则表示他从睡梦中醒来。
“石枕翠松屏,吟翁清梦醒。”: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躺在石床上,周围是绿色的松树屏风,他正在从清梦中醒来。这里的”石枕翠松屏”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宁静和美丽。”吟翁”可能是诗人的自号,”清梦醒”则表达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重新面对现实的感觉。
“风前搔白发,月下读黄庭。”:这里描述了诗人在做两种不同的活动:一种是在微风中用手指轻轻搔弄自己的白发,另一种是在月光下阅读《黄庭经》。这里的”风前”和”月下”分别描绘了诗人的活动场景,”搔白发”和”读黄庭”则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
“枣熟从猿摘,琴弹唤鹤听。”:这是对诗人生活的另一种描绘,他看到枣子成熟时,会像猴子一样爬上枣树摘取果实,同时,他会弹奏琴声,让白鹤听见并回应他的声音。这里的形象生动有趣,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
“南山新齐雨,秀色入虚棂。”:这是对诗人所见美景的描述,南山刚刚经历了一场齐齐的春雨,雨后的景色更加美丽。”秀色”形容山的景色秀丽美好,”虚棂”则形象地描绘了窗棂的形状,暗示了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诗人用诗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一读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