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登高野客伤,悲笳声里过重阳。
正须击剑论《孤愤》,何暇携壶举一觞。
白骨不埋新战恨,黄花空发旧枝香。
寒烟冷日东篱下,西望柴桑路更长。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之翰的《至正戊戌九日感怀赋》。

风急登高野客伤,悲笳声里过重阳。

译文:风急,登高野客伤心,悲伤笳声中度过重阳节。

注释:登高野客:登山野客。野客:山野间游人。悲笳声:悲凉的笳声。悲笳:悲凉的笳声。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节日。

正须击剑论《孤愤》,何暇携壶举一觞。

译文:正要挥剑议论《孤愤》,哪有闲暇拿起酒杯畅饮。

注释:《孤愤》: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鬼谷子所著,是一部以揭露和批判当时社会黑暗现实为主题的作品。正须:正要。需:需要。论《孤愤》:议论《孤愤》。《孤愤》:书名。一觞:一杯。觞:古代酒器。

白骨不埋新战恨,黄花空发旧枝香。

译文:白骨不再掩埋新的战死恨,黄花也只留下空的香气。

注释:新战恨:新的战场仇恨。黄花:菊花。黄花空发旧枝香:指战乱之后,人们只能在荒凉的战地上,看着菊花在秋风中凋零,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寒烟冷日东篱下,西望柴桑路更长。

译文:冷清的烟雾笼罩着寒冷的天空,东边的篱笆下,我向西望去,柴桑的路更加遥远了。

注释:柴桑:地名,位于今安徽省黟县境内。路更:道路更长。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之翰的一首七律诗。诗人借重阳节之际,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全诗意境苍茫、沉郁、悲壮,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