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已清绝,明月忽横窗。
孤影知难并,群花已竖降。
淡痕开画帐,皓色掩书缸。
寂寞素娥冷,须臾拥去幢。
梅影
介绍
。
《梅影》是清末民初作家林语堂所著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在1927年到1936年间创作的散文、随笔和书评等文章共40篇。
人物简介
原名
林语堂(Ling Yutang)
出生地
中国江苏省扬州市
生卒年份
生于1895年,逝世于2008年
职业/身份
作家、学者、翻译家和评论家。
主要作品简介
《梅影》是林语堂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在1927年至1936年间创作的文章,包括散文、随笔、书评等共计40篇。这些文章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琐事到社会现象,再到文化与历史,展现了林语堂
相关推荐
梅影 梅花已清绝,明月忽横窗。 孤影知难并,群花已竖降。 淡痕开画帐,皓色掩书缸。 寂寞素娥冷,须臾拥去幢。 注释: - 梅影:形容月亮的影像。 - 梅花已清绝:形容梅花已经凋零殆尽,只剩下清雅的气息。 - 明月忽横窗:月亮忽然出现在窗户上。 - 孤影知难并:独自的影子难以与其他人相并。 - 群花已竖降:众多花朵已经纷纷凋谢。 - 淡痕开画帐:淡淡的痕迹如同绘画中的笔触。 - 皓色掩书缸
【注释】 山空年岁晚,老气寒峥嵘:山间空旷,岁月已晚,人显得苍老,气势冷峻挺拔。 耿耿霜月夜,相看直到明:在皎洁的月光下,两人久久地凝视对方直到天亮。 译文: 山林空寂,时间已经晚了,人也显得更加苍老,气势挺拔而冷峻。在皎洁的月光下,两人久久地凝视对方直到天亮。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以梅影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注释】 梅影:梅花的影子。 冷蕊:梅花的花朵(花蕊)因寒气而显得苍白。 疏疏密密:梅花的花枝稀疏、不紧密。 老枝:枯死的梅树枝条。 怪怪奇奇:形容梅枝的奇特形状。 孤高:独自挺拔。 不得春力:无法得到春天的力量。 雅淡:雅致清淡。 惟应月知:只应该月光懂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梅来寄托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首句写梅枝上梅花的疏密有致和枝干的老态;次句写梅花虽已凋零
诗句释义: 1. "梅影":指的是梅花的影子,通常在冬季出现,代表春天即将到来。 2. "玉颊寒肌强对人":描述了梅花的花瓣虽然洁白而冷艳,但依然坚强地挺立着面对人们。这里的“寒肌”和“玉颊”都强调了梅花不畏寒冷的品质。 3. "今年清瘦不胜春":这句话表达了梅花虽然美丽,但在春天来临之时,它的枝条显得更加消瘦,无法承受春暖花开的压力。这里的“清瘦”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春季的变化。 4.
【注释】 月地云阶:指月光洒在地面上,云彩映着台阶。梅影:指梅花倒影在水中。姮娥:即嫦娥,传说中月亮里的仙女。 【赏析】 此为咏梅诗。首句写景,以月地云阶作画;次句写人,点明题旨:我平生一片心如雪,如今却问嫦娥的容貌如何?“月地”、“云阶”两句,是写景。“梅影”,指梅花倒影在水中,与上两句的景物互相衬托,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美好的感受。第三句写自己,点明题旨:“平生一片心如雪”
梅影 斜斜曾向溪边见,淡淡还从月下看。 那得世间三昧手,为君写出一枝寒。 注释 1. 斜斜:形容梅花枝干弯曲婀娜,似在斜风细雨中轻轻摇曳。 2. 淡淡:形容梅花花瓣薄如蝉翼,颜色淡雅清新。 3. 那得:如何能够,怎样才能够。 4. 世间三昧手:指高超的绘画或书写技艺。三昧,梵语的音译,意为“正道”,即最高的修行境界。 5. 写出:描绘出、刻画出。 6. 一枝:这里比喻梅花的枝条或花朵。 赏析
《梅影》 最喜孤山夜,斜枝月下清。 透窗疑笔写,映地若天生。 鹤步踏不动,蜂腰时自横。 几回云聚散,晦后再分明。 注释: 1. 最喜孤山夜:最喜爱孤山上的夜晚。 2. 斜枝月下清:月光洒在斜插的树枝上,显得格外清澈明亮。 3. 透窗疑笔写:透过窗户看出去,仿佛是笔迹在纸上书写。 4. 映地若天生:映照在地上好像天生的一样自然美丽。 5. 鹤步踏不动:形容梅花的姿态优美,如同一只优雅的白鹤
【注释】 疑是:仿佛。李夫人:汉武帝宠妃,名充,因通晓音律歌舞而得幸。返魂:指巫术中的“招魂”。丹青:绘画的颜料。旧颜色:指从前的容颜。十分憔悴:形容十分消瘦、衰弱。黄昏:日落时分。 【赏析】 《梅影》是一首咏梅抒怀诗。此诗以梅花为喻,托物言志,写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隔窗疑是李夫人”是说在窗外看到梅花的影子,好像是李夫人(即汉武帝的宠妃)。诗人用“李夫人”来比喻梅花
【注释】 梅影:指梅花的倩影。维摩丈室冷于冰,千劫萧然无尽灯——维摩诘(梵文Vaisvamitra 或 Vasubandhu),印度佛教高僧,曾入拘尸那城(今印度比哈尔邦)王舍城(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市),与佛陀弟子摩诃难陀(即龙树菩萨)论《中》、《百》等经,后以“病笃”辞归。据《维摩诘经》,维摩居士所居之室,四面墙壁皆无一物,故云“维摩丈室”。又言其室虽大,但冷如冰,无一点热气,故云“冷于冰”
注释:梅的影子隔着窗户,就像李夫人一样,江上的月亮多情地为它返魂。宛然是旧时的样子,颜色依旧,但是人却憔悴了,站在黄昏时分。 赏析:诗的首句写景设色,将梅花比作美丽的女子,突出其清雅高洁之美;第二句写月光如水,照亮了梅花,使梅花仿佛获得了生命,仿佛有了灵魂;第三句则通过“宛”字和“向”字,描绘出梅花虽然美丽,但仍然无法掩饰自己的憔悴之态,形象生动,让人感受到梅花的孤独与无助
【注释】 梅影:指梅花的影子。 泓颖(hóng yǐng):比喻文思敏捷,笔力雄健。 【赏析】 此诗以“梅影”为题,写的是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句写月光照在梅枝上,梅枝的影子倒映在柴门上,形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次句写月亮高升到枝梢时,梅影也消失了,没有一丝痕迹;三句写嫦娥的手艺精巧,不需要画匠来描绘;末句写自己的文思敏捷,不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作品。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梅影 江碧涵疏影,飘萧宛不群。斜横半窗月,低转一帘云。昼扫尘无迹,阴移篆有文。常随芳质见,隐映雪缤纷。 注释: 1. 江碧涵疏影:江水清澈,涵容着疏淡的月亮影子。 2. 飘萧宛不群:形容梅枝飘逸,与众不同。 3. 斜横半窗月:斜横的月光洒在半窗户上。 4. 低转一帘云:低垂的云彩像帘子一样环绕在窗外。 5. 昼扫尘无迹:白天打扫时没有留下痕迹。 6. 阴移篆有文:阴暗的地方可以刻上篆刻文字。
梅影 一自逋诗为写神,横斜意态宛如真。 寿阳镜里春风面,仙子江边水月身。 晴雪隔窗花似雾,冻云印地玉无尘。 夜深低转雕阑去,空忆罗浮梦里人。 注释: 1. 一自:自从。逋(Bū):即谢灵运,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2. 横斜:形容梅花的姿态优美。意态:指梅花的姿态和表情。宛如真:好像真的一样。 3. 寿阳镜里:传说南朝宋孝武帝的女儿宋文帝的妹妹寿阳公主在沐浴时,因风摇落了一枝梅花落在她的额头上
梅影 每因月色见横斜,恍似林逋卧隔纱。 云去云来枝自湿,花多花少韵原赊。 百龄节序劳风雨,片刻阴晴即岁华。 翘首罗浮千万树,村头应更影交加。 注释: 1. 每因月色见横斜:每当看到月光映照下的梅花影子时。 2. 恍似林逋卧隔纱:仿佛看到了林逋那样悠然自得地卧在纱帐中。林逋是北宋著名诗人、书画家,以隐逸闻名,此处形容自己仿佛看到了林逋的影子。 3. 云去云来枝自湿:云彩飘过,梅花枝叶自然地沾湿了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梅影" - 独坐三更对纸屏,渐移疏影立中庭。 - 注释:“独坐”表明诗人独自一人,“三更”指的是深夜时分。“对纸屏”可能是指对着书桌上的纸张或屏风沉思或作画。“疏影”形容梅花的枝条稀疏,显得格外清晰。“立中庭”则说明诗人在院子里站立,享受着夜幕下的美丽景色。 2. "蓦惊水墨图皑壁" - 蓦惊水墨图皑壁,忽讶寒云渡远汀。 - 注释:“蓦惊”意味着突然感到惊讶
梅影 空庭地白净无尘,忽见横斜下绿茵。 寂历纱窗寒弄色,迷离纸帐暗生春。 清溪终日流难尽,明月黄昏似有人。 几度隔墙风动处,所思端只在东邻。 注释: ①梅影:指梅花的影子或梅花的形象。 ②空庭地白净无尘:庭院空旷,地面显得格外干净明亮。 ③忽见横斜下绿茵:忽然发现梅花从树枝上斜斜落下,落在绿色的草地上。 ④寂历纱窗寒弄色:寂静的纱窗在寒风中微微抖动,映衬着梅花的颜色。 ⑤迷离纸帐暗生春
梅影 斗帐香浮月欲斜,纵横疏密遍窗纱。 恍疑姑射仙姬步,来访西湖处士家。 转盼含情仍逞态,全欺琢玉更蒸霞。 溪藤点笔留芳韵,书幌银釭不用遮。 注释: 梅影:形容梅花的影子。 斗帐:一种方形的帐篷。 香浮月欲斜:香气弥漫,月亮即将落山。 姑射仙人:古代传说中的仙女,这里指代梅花。 溪藤:指溪边生长的藤条。 点笔:用笔在纸上勾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梅花的佳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
【注释】 梅影:梅花的影子。 正孤山冻合,谁唤觉、梅花梦,瘦影重传。自簇桃笙兽炭,偎金斗、微熨芳笺。更未解鸾胶,绛唇呵展,才融雀瓦,酥手亲研。士木形骸,争消受、丹青供养,况承他、十分着意周旋。丁宁说,要全删粉墨,别谱清妍。“凭肩”四句:端详到也,看侧帽轻衫,风韵依然。入洛愁余,游梁倦极,可惜逢卿憔悴,不似当年。一段心情难写处,分付朦胧淡月晕秋烟。披图笑我,等闲无语,人忆谁边。卿知否:离程纵远
梅影 东风吹梦入烟村,月地云阶印浅痕。 竹外横斜空色相,水边隐约认香魂。 一枝欲寄人难折,三匝无依雀自喧。 顾我清癯怜共瘦,琐窗徙倚向黄昏。 译文: 东风吹拂着梦境飘入了烟雾缭绕的村落,月光下的地面和楼梯留下了浅浅的痕迹。竹子之外空旷而宁静,仿佛是一幅没有色彩的画面,在水边隐约可以辨认出那香味的灵魂。一枝梅花想要寄托给思念的人,但却难以折断,三圈的枝干无法依靠,就像被麻雀吵闹的声音所干扰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梅花与诗人之间情感的诗,以下是逐句解释: 1. 梅影笑颜曾向步檐开,几许传心鹤梦回。 - 诗句中的“梅影”指的是梅花的影子,它出现在诗人的视野中,给人一种美丽而神秘的感受。 - “笑颜”可能是指梅花在阳光照耀下的样子,显得格外生动和可爱。 - “步檐”可能是指梅花生长在屋檐下,或者是诗人漫步在屋檐下欣赏梅花的情景。 - “传心”表示梅花的美丽和高洁的品质能够深深打动诗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