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言

春泥滑滑雨潇潇,田父力作收坠樵。归来不敢道姑恶,我自忘却婆饼焦。
去年冬旱无麦熟,阿婆饼焦难再得。门前忽报谷公来,灶冷樽空难接客。
阿兄提壶沽浊醪,阿弟布谷披短蓑。不时脱却布裤渡溪水,只愁行不得也哥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禽言》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其以五种鸟为吟咏对象,表达了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与同情。《禽言》不仅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通过声音、意象和情感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

梅尧臣作为宋代著名文学家,他的《禽言四首其四竹鸡》以其精细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动物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联的关系。梅尧臣的这些诗不仅在文化层面上有着深度,也在文学艺术领域展现了极高的价值。

苏轼则通过五首《禽言》诗,对劳动人民的生活进行了深切的关注和同情的表达,这种关注并非简单的同情,而是透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生动的动物形象,反映了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生活艰辛。这些诗作中的声音元素,如鸟鸣,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对自然和生命状态的深刻反思。

《禽言》不仅是一首诗集,更是一次深刻的人文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通过对梅尧臣和苏轼这两首代表性的《禽言》诗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理解到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元素和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建了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