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香却不多花,灏气浮空月满家。
明日石坛金屑富,旋收剩馥入龙茶。
桂花
介绍
《桂花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刘禹锡通过对桂花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述了桂花的香气扑鼻、美丽动人的景象,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宁静与和谐。这种通过自然景物引发的情感共鸣,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推荐
桂花 许多香却不多花,灏气浮空月满家。 明日石坛金屑富,旋收剩馥入龙茶。 注释: 1. 桂花:此诗咏桂花,赞美它虽香气四溢却并不繁多,其香气飘荡在空中,月光洒满了庭院。 2. 灏气:浩瀚的气势,形容桂花的香气极为浓郁。 3. 金屑:金黄色的桂花花瓣,此处指桂花的花蕊。 4. 龙茶:一种名贵的茶叶,相传为唐代陆羽所创。 赏析: 首句“许多香却不多花”,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桂花的特点:虽然桂花香气四溢
桂花 揭开纸张糊窗户,别把花窗纸打开。园丁新近送来木犀香。 绕过屏风着色无非画,整天香气不用煤火。同气相求只有菊径通,后生可畏独有江梅强。 月亮中一本应灵异,待向仙娥觅种栽。 注释: 1. 揭纸糊窗莫放开:揭开纸糊的窗户,不要把它打开。 2. 园丁新送木犀来:园丁刚送来了桂花。 3. 绕屏着色无非画:绕过屏风着色,无非是画。 4. 尽日烘香不用煤:整天香气四溢,不用烧柴。 5. 同气相求唯径菊
注释: 西风将桂花吹落,像碎金一样飘洒。 花香如同水沉香一般,与桂花的清香相匹敌。 吹入淮王招隐树中,因为那里有驱散尘埃的心。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桂花的诗,赞美了桂花的香气和价值。首句“西风屑碎几籯金”,形象地描绘了桂花在秋风中凋零的景象,仿佛被西风吹成碎金一般。次句“幻与清香赛水沉”,则是将桂花的香气比喻为水沉香,更加生动地表达了其香气的馥郁。第三句“吹入淮王招隐树”,以淮王招隐树为背景
注释:桂花 绝怜月殿好根荄,流入人间次第开。 只有君家双种好,馨香曾达九天来。 赏析:这首诗是咏物诗,写的是桂花。首句说桂树的根很好,能耐久,所以桂花才能在天上开放;二句写桂花从天宫到凡间,依次开放的过程。三、四两句则是说,桂花的香气非常浓郁,可以飘到天上的九重天上,这两句是对桂花的赞美
【赏析】 此诗写一位女子的相思之情。 首联“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点题,以“空山”和“桂树”为景,营造出一种幽静、寂寥的氛围。诗人在山中寻找桂花树,折下一枝桂花,寄托着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进一步抒发了相思之情。诗人与故人相隔千里,只能通过书信来传递思念之情。每当看到秋天的水面上,那一抹淡淡的忧愁,诗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感叹时光的无情。 颈联“南山北山路
注释 桂花:指桂花。 香:香气。消渴:口渴。 芳:香味。 窅窊:深邃。这里指桂树生长的环境。 分得种:适宜种植桂花的地方。 许清香:允许桂花散发香气。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感遇》。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以及对桂花香气的赞美。 "露香消渴桂花芳,天气偏饶八月凉。"这两句诗描绘了桂花散发出的香气和凉爽的天气。"露香消渴"暗示着桂花的香气浓郁到了令人陶醉的程度
注释: 一秋无雨亦无风,比喻今年与往年的气候迥异。 比似常年迥不同。“常年”即平常之年,“迥不同”指今年的天气与往常有极大的不同。 鼻观了无分别想,道人结习本来空。“鼻观”指的是道家的“鼻孔观”,即用鼻子呼吸,观察世间万物,但不要产生分别心,也就是不要以自己的观念去判断事物。“道人结习本来空”是指修行者(道士)的习性和习惯是空的,不是实有的。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图
注释:雨花那能得到衣服的衣襟,到处弥漫着香气,像佛饭后的食物残余。 金粟如来原本是一点,横陈妙供完全由它决定。 赏析:这首诗以桂花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卷。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桂花比作“雨花”和“如来元一点”,生动地描绘了桂花的美丽和神秘。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桂花 月地云丛花意妍,清芬曾向窦家传。 这首诗以“桂花”为主题,描绘了桂花的优雅和清香。首句“月地云丛花意妍,清芬曾向窦家传”描述了桂花在月光下生长的景象,以及其清新的香气曾经传到窦家。次句“登山不愧自招隐,斫树莫名谁学仙”则表达了诗人欣赏桂花、追求隐居生活的情感。第三句“香换西风埋麝腹,种分南海蕴龙涎”则进一步描绘了桂花的美丽及其香气。最后两句“玉杯甘露何从得
桂花 丹桂从来未发花,今年花发众惊嗟。 盈盈簇盖真珠细,片片笼车美玉斜。 阊阖携香熏席绮,嫦娥流影动窗纱。 乾坤着意欣逢遇,收得风光向北夸。 释义: 1. 桂花自古以来未曾开过,今年却开花了,让众人惊讶不已。 2. 桂花的花瓣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片片桂花如美玉般镶嵌在绿叶之中。 3. 桂花树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弥漫在华丽的席子上,仿佛为人们增添了一抹色彩。 4. 月亮中的嫦娥仙子也来到了人间
桂花 丹桂迎风蓓蕾开,摘来斜插竟相偎。 清香不与群芳并,仙种原从月里来。 注释: 1. 丹桂迎风蓓蕾开:丹桂即桂花,迎风指迎着春风开放。2. 摘来斜插竟相偎:形容桂花被人们采集后,随意地斜插在花瓶中,相互偎依。3. 清香不与群芳并:这里的“群芳”指的是其他的花朵,桂花的香气独特而不与其他花相比,因此用“不与群芳并”来形容。4. 仙种原从月里来:桂花的种子是从月亮上落下的,因此有仙种的美誉。赏析:
桂花 月中丹桂昔谁栽,经岁光华十二回。 正似此花多意思,一番红过一番开。 注释:在月宫中栽培的丹桂,是谁栽种的呢?经过一年的光景,它光彩焕发了十二次。就像这朵花有这样多的意思,一次比一次红得鲜艳。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桂花的开放情况,比喻人的美德。全诗从两个方面来写桂花的开放:一是说它一年之中开花十二次;二是说它“红过一番,开过一番”。前一句是说桂花开花的次数很多,不是一年两次
诗句释义: 1. 桂花(生得粟来大) - 描述桂花的大小,就像一粟米那么小。 2. 妆成蜡样黄 - 描述了桂花的颜色,犹如蜡制般黄亮。 3. 落金遮蚁穴,酿蜜满蜂房 - 描绘了花朵在夜晚的景色,金色的桂花覆盖着蚂蚁的洞穴,蜜蜂的巢穴里充满了桂花的花蜜。 4. 月下高低影,风前远近香 - 描述了在月光下桂花的影子高低不一,而在微风中桂花散发出阵阵香气。 5. 夜深清到骨,幽梦绕胡床 -
桂花 香粟飞从月姊边,秋花无数总饶先。 清芬肯作椒兰观,雅韵羞陪粉黛妍。 点就金丹筛雨露,染成玉骨跨神仙。 馀芳更孕青青子,相伴寒梅到雪前。 注释: 1. 香粟飞从月姊边:比喻桂花飘散时如同香粟粒在空中飞舞。 2. 秋花无数总饶先:秋天的花朵众多,都显得格外美丽。 3. 清芬肯作椒兰观:桂花的香气清新芬芳,堪比椒、兰这样的香料。 4. 雅韵羞陪粉黛妍:桂花的香气高雅,不与胭脂粉黛争艳。 5.
桂花 手种秋风碧玉成,花开如粟水沉惊。 人间商略年年事,到底其如一字清。 【注释】 桂花:指桂花树或桂花。 手种:亲手种植,即亲手培植。 秋风碧玉:秋风中飘散着像玉石一样晶莹的香气。 花开如粟:形容花开时花瓣小而密集,犹如小米。 水沉惊:用来形容花香浓郁,令人感到惊讶。 人间商略:人间商议、商量之事多。 到底:最后,最终。 其:代词,指桂花。 “清”:形容词,指清澈、纯净。 【译文】
桂花 一岩树色乱秋云,初喜秋风触鼻根。 招隐归来浑未得,老怀索漠剩思君。 注释: 桂花:指桂花的香气。 一岩:指一个山岩。 树色乱秋云:形容树木的枝叶色彩与秋天的白云交相辉映。 招隐:指隐居山林。 浑未得:表示还没有得到。 索漠:指怅惘的心情。 赏析: 首句写诗人在欣赏桂花时被其香气所打动,仿佛置身于一个飘散着桂花芬芳的秋日云海之中。次句则是对这种美好感受的进一步描绘
【诗词解读】 这首诗是一首咏桂花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描绘桂花的香气淡雅、花形独特和难以采摘等特点,表达了对桂花的赞美之情。 【注释与赏析】 1. 远于沉水淡于云:沉水,即沉香,是一种香料。这里用来形容桂花的香气非常淡雅,仿佛在云中飘散,无法捉摸。 2. 一段秋清孰可分:这里的“秋清”指的是秋天的清新气息,而“孰可分”则是表示无法区分。诗人用这句诗表达了桂花的美丽和独特
【注释】 (1)桂花:即桂花树,常在秋天开花。花小而香,黄色或淡黄白色,有浓香味,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2)东西南北:指四季。日团圆: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故云“团圆”。 (3)肝膺:这里指肝脏,因为“肝”与“膺”(胸膛)谐音,所以借指肝脏。 (4)料得痴蟾别有药:意思是说月亮之所以会圆,是因为它被施了“药”。 (5)金粟径升天:月亮的路径是一条金线,直上九天
注释: 1. 桂花:一种植物,常在秋天开花,其花香浓郁。 2. 吹老西风粟满梢:风吹过,使树上的桂花落下,仿佛被吹老了一样。 3. 天来爽气助挥毫:天气清爽,有助于书写或绘画。 4. 影摇夜月金波碎:月光下,桂花的影子摇曳不定,就像金色的波浪一样。 5. 香度秋云玉宇高:桂花的香味弥漫在秋日的天空中,给人一种高洁的感觉。 6. 万点娇黄光醉眼:无数颗桂花如同黄色的珍珠,照亮了我的眼睛。 7.
诗句释义与赏析: 桂花 译文: 桂花,自古以来被认为有辟邪的效果,死后被埋入金粟或金沙之下。 注释: 1. 服食生平屑辟邪:服用桂花可以驱除邪气。 2. 死埋金粟或金沙:指将桂花埋在金粟或金沙中以保平安。 忽惊秋骨开成雪 译文: 忽然之间,秋天的骨骼仿佛变成了雪,让人震惊。 注释: 1. 忽惊秋骨开成雪:形容秋季景色之凄冷,如同骨骼在秋天里被风吹散,化作漫天飘雪。
桂花 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 玉绳低缺月,金鸭罢焚香。 忽起故园想,泠然归梦长。 注释: 1. 桂花:指秋季的桂花,通常用来象征秋天。 2. 留晚色:留下傍晚的颜色。 3. 帘影淡秋光:窗帘的影子映衬着淡淡的秋日光芒。 4. 靡靡风还落:微风轻轻吹拂,落下。 5. 菲菲夜未央:夜晚还很漫长。 6. 玉绳:指北斗七星中的玉衡星。 7. 低缺月:月亮已经落下。 8.
桂花 秋树婆娑风露凉,老蟾落子种虚堂。 胚浑天地中央色,漏泄神仙上界香。 贫里忽惊添粟满,老来不动买花狂。 带愁莫上黄楼去,归隐淮山兴味长。 注释: 1. 桂花:秋天的树上桂花盛开,风和日丽,清凉宜人。 2. 老蟾:月亮,这里指代月亮落下后在庭院中落下的月影。 3. 胚浑:指桂花的种子。 4. 漏泄:泄露,透露。 5. 黄楼:古代建筑名,这里指代诗人居住的地方。 6. 淮山:指安徽黄山
桂花 岭外秋清瘴乍消,小山赋就隐同招。 月寒几夜霜华落,只恐仙娥灵药雕。 注释: 岭外:指岭南的山区。岭外秋清瘴乍消:意思是说岭南的山区秋天清冷,瘴气刚刚消散。 小山赋就隐同招:意思是说在小山之中赋诗以寄托隐居之意,如同招唤神仙一般。 月寒几夜霜华落:意思是说在月色清冷的时候,有几夜霜花落下了。 只恐仙娥灵药雕:意思是说恐怕那仙女般的嫦娥仙子,用灵药雕琢成的花枝已经凋谢了。 赏析: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秋冷幽岩玉露飘,白云千顷隐招摇。 - "秋冷" - 描述秋天的凉意。 - "幽岩" - 深邃的山岩。 - "玉露飘" - 玉色的露水。 - "白云千顷" - 大量的白色云朵,像海一样广阔。 - "隐招摇" - 隐藏的光辉或美丽的景象。 2. 象林窈窕香全发,蟾府清虚夜未凋。 - "象林" - 指大象栖息的地方,通常与森林联系在一起。 - "窈窕" -
注释:桂花高攀才子衣沾绿,争插佳人发压黄花。谁能在蟾宫分得桂花种,每年月圆时庭前都盛开桂花。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桂花的诗歌,通过对桂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首句“高攀才子沾衣绿”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的高洁品质,它不与世俗之物为伍,而是选择高洁的品质。次句“争插佳人压鬓黄”则描绘了桂花的美丽,它在人们的头上竞相开放,仿佛是佳人的秀发一般美丽。第三句“谁向蟾宫分得种”则提出了一个问题
注释:桂花盛开在月宫的殿宇之上,散发着嫩黄色的花朵,婆娑的翠绿色的叶片中隐约露出一层薄薄的霜花。这是因为桂花具有高洁的品质,能够经受住秋风的考验,独自傲立在众芳之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桂花的美丽和坚韧。首句通过“月殿珠英绽嫩黄”形容桂花的鲜艳和娇嫩,如同月亮宫殿中的珍珠一样珍贵。第二句“婆娑翠叶隐微霜”则描绘了桂花的枝叶婆娑多姿,虽然已经过了秋天,但依然保持着绿意
桂花 一片秋光爽气新,花枝摇曳启灵椿。 风前郁郁香初透,月下沈沈味更醇。 静坐欲忘衣浸露,闲吟乍觉夜将晨。 芰荷久谢惟存叶,黄菊何时漉酒巾。 诗句与译文 诗句释义 “一片秋光爽气新,花枝摇曳启灵椿。” 这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桂花树随风摇曳,仿佛在唤醒沉睡的大地。 “风前郁郁香初透,月下沈沈味更醇。” 描述了桂花开放时散发出的香气,以及月光下的桂花更加浓郁。
【注释】 小山:指庐山。 桂花到处生:到处盛开的桂花。 浓香飘有意:香气浓郁,使人闻之心醉神迷。 冷露滴无声:露珠晶莹如玉,滴滴落下却无声响。 月落一庭碎:月亮西沉,庭院一片昏暗。 几树轻: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摆。 夜凉金粟堕:夜深人静,月光下金黄的粟粒洒满庭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首句“秋气小山集”,写秋天的山色,山气与秋天融为一体,给人以萧索之感;接着写秋天的景物
这首诗描绘了桂花盛开时的景象,以及桂花飘香的美丽画面。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丹桂花开八月中: - "丹"是形容桂花颜色鲜艳如朱砂,"八月中"指的是农历八月。这里强调了桂花在秋季盛开的特点,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2. 天香飘落引秋风: - "天香"形容桂花散发出来的香气浓郁且远达,"引秋风"意味着这股香气随风飘散,可能也暗示着某种情感或气氛的变化。 3. 人间亦有淮南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