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听秋雨,新凉入简编。
心能无一事,意可到千年。
治乱无今古,扶持有圣贤。
邻翁应笑我,漏断未成眠。
秋夜读书
相关推荐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诗歌的语言,包括诗句的字词含义、句式特点、艺术手法等,最后分析诗人运用各种手法在诗中达到的效果,同时要结合创作背景、作者经历、作品主题及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赏析。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附上注释。首先从字面上理解诗句,如“听秋雨”“新凉入简编”等。然后根据诗意进行赏析:
秋夜读书 读书喜夜长,著书悲齿暮。 平生企前哲,凛有庸人惧。 吾庐大泽中,地旷北风怒。 徂年凋草木,寒气逼霜露。 灯昏老眼闇,钝马行恶路。 投枕卷未终,吾衰叹非故。 注释: 1. 读书喜夜长:喜欢夜晚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书,因为白天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专心阅读。 2. 著书悲齿暮:写作书籍时,可能会因为年岁增长而感到悲哀,因为牙齿可能会变得不好咀嚼食物。 3. 平生企前哲
秋夜读书 一雨濯残热,秋气忽已深。 青灯照空廊,重露滴高林。 危坐读周易,会我平生心。 夜分徐掩卷,闲弄床上琴。 帘外初斜河,屋头已横参。 人生每如此,利欲安能侵。 注释: 1. 一雨濯残热:一场雨洗去了夏日的炎热。 2. 秋气忽已深:秋天的气息突然变得浓厚了。 3. 青灯照空廊:点着的油灯照亮了空旷的长廊。 4. 重露滴高林:厚厚的露水落在高高的树林上。 5. 危坐读周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学者在秋天的夜晚,独自坐在书房里读书,享受着孤独与宁静。诗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与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译文: 秋夜读书 门前客三千,帐下兵十万。 人生可意事,随手风雨散。 不如一编书,相伴过昏旦。 岂惟洗贫病,亦足捍患难。 老夫垂八十,岩电尚烂烂。 孤灯对细字,坚坐常夜半。 吾儿幸能继,书亦未残断。 安知不遭时,清庙荐玉瓒。 不然老空山,亦足化里闬。 我死斯言存
诗句释义: 1. 青灯敞虚堂:指在明亮的灯光下,宽敞的书房。 2. 微风动衣襟:形容微风轻拂衣裳的情景。 3. 兀坐耽尘编:形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沉迷于书籍或文章。 4. 起观星河沉:起身时,看到银河渐渐下沉。 5. 古人岂可见:古人是否可见?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古人的怀念或遗憾之情。 6. 所希见其心:希望看到的是他们的内心世界。 7. 终然发永叹:最终发出了长久的叹息。 8. 不寐鸣床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名为《秋夜读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稚子慵都睡,先生唤不应。 “稚子”指的是年纪尚小的孩子,“慵都睡”表示孩子不愿意睡觉,可能是因为外面有声音或者其他原因。“先生”在这里指代作者自己,因为作者在诗中自称“先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虽然在读书,但孩子们可能并没有完全被吸引,或者他们自己也沉浸在其他事情中无法入睡。 虫声窗外月,书册夜深灯。
秋夜读书 白纻乌纱不耐凉,晚风吹月上莓墙。 旧书重读添新味,二尺檠边夜正长。 注释: 1. 白纻(zhù):古代的一种丝织品。乌纱(shā):黑色头巾。白纻乌纱不耐凉:指天气渐冷,白纻和乌纱都显得不够透气,难以忍受寒冷。 2. 晚风:傍晚的微风。吹月(yè)上莓墙:微风吹拂着月光洒在莓墙上,形成了一种美丽的景象。 3. 旧书:指已读过多次的书籍。 4. 新味:新的阅读体验或感悟。 5.
【注释】 秋夜读书:秋天的夜晚,我独自在书房中读书。 西郊风露夕:秋天的傍晚,西郊的风和露水。 焚膏继昼晷(guǐ):点燃蜡烛照明,直到天亮。膏是蜡烛的蜡,晷是日晷,古代用它来测时间。 简编散芸香:书卷被风吹散了。芸香指芸草的香气。 探味腴(wēi):品味其中深意。 油然乐有馀:心中自然地感到喜悦有余。 四郊:四周地区。 兵戈政驰驱:战乱频繁,政治混乱。 红尘障白日:尘雾遮蔽了太阳。
【注释】 良宵:美好的夜晚。 迎爽至:迎来凉爽的秋夜。 旧简:旧书信,这里指诗稿。 驹影:骏马的影子。过:经过。 萤光映室寒:萤火虫的光芒映照在室内,显得格外寒冷。 吟馀砧欲度:吟咏之余,钟声传来了。 捡处:拾起的地方。烛初残:蜡烛快要燃尽了。 漫讶边生卧:不经意间,发现有人已经睡下。 潜来:悄悄地来到。太乙观:道教的名山之一,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是古代帝王祭祀的重要场所。 五车:指藏书极多
诗句释义及赏析 高秋净炎暑,官居若蓬瀛。 - 解释: 在深秋时节,炎热已经消退,我如同居住在一个遥远的蓬莱仙境中。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在秋季的宁静与超脱,用“蓬瀛”形容自己仿佛身处仙界,体现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超然态度。 落日人吏散,琴书有馀清。 - 解释: 夕阳西下,人们纷纷散去,但琴和书籍依然保持着一种清新。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天结束的景象
秋夜读书 古人竟何之?见此秦时月。落照青简端,冠履若飘忽。 澹对不相闻,秋风天籁发。欹枕研至精,凛冽砭吾骨。 鬼神能害名,漏泄受天伐。蒲柳畏先零,燕石守金阙。 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 注释: 1. 古人:指古代的人或事物。何之:去向何处。 2. 秦时月:指的是秦朝的月亮,象征历史和时光。 3. 落照青简端:落日余晖照射在书卷上,如同落在青简(古代书写用的竹简)的一端。 4. 冠履若飘忽:冠履
【注释】 1. 秋夜读书:在秋风萧瑟的夜晚,我坐在书桌前阅读。 2. 断绝浮尘梦:指摆脱世俗的欲望和纷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3. 支离世外居:形容隐居的生活,远离尘嚣,与世隔绝。 4. 青灯堪耐久:指书房里的灯光明亮而持久,象征着知识的光辉。 5. 白发不违初:即使年华已逝,依然坚持初心,不违背最初的理想和信念。 6. 阴砌虫鸣露:指在幽静的环境中,蟋蟀在墙角鸣叫,露水滴滴落下。 7.
秋夜读书 【注释】吾道残编在:我的学问像残篇的线装书一样。秋斋翠色深:秋天的书斋,窗外景色如翡翠绿。杜门如老衲,力学尚童心:闭门读书,就像和尚一样专心致志。力学尚童心:努力学习,保持着孩子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霜叶鸣寒牖,风枝动夜禽:窗外的霜叶在寒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树枝随风摆动,惊动了夜晚的鸟兽。年来人事少:这几年来,世事纷繁,没有太多的人情世故。稽古遂抽簪:于是放下书本,准备退休。
秋夜读书 凉露微霜入夜清,下帷展卷对孤檠。 人亲风雅千年友,秋送西南万里声。 寂历有时鸡共语,低徊何限月还明。 黄茅紫桂相悬地,冷暖均无此夕情。 【注释】 1. 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白露过后、秋分之前的时节,此时天气渐凉,露珠减少。 2. 清:清凉、清爽之意。 3. 下帷:拉开帘幕,以避外界的干扰,专心致志地读书。 4. 孤檠(qúgōng):指孤独的灯或指一个人在夜晚独自读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