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本无体,何在文字间。
易从先天画,诗自圣人删。
流风传益远,后作莫可攀。
推敲谁氏子,一字不可闲。
论诗
相关推荐
【注释】 1. 大道本无体:大道,指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本无体,即没有固定的形体。 2. 何在文字间:何在,何处在;文字,文字记载的东西。 3. 易从先天画:易,指《周易》。先天画,指《周易》中先天卦象的描绘。 4. 诗自圣人删:诗,指诗歌作品。圣人删,指圣人对诗歌作品的筛选与删节。 5. 流风传益远:流风,指诗作流传下来的风尚。益,更加。 6. 后作莫可攀:后作,指后来的诗歌创作。莫可攀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未得归山养圣胎:此句表达诗人渴望隐退、远离尘世,回归自然,修养身心的愿望。"圣胎"指的是精神或灵魂的纯净状态。 2. 凭谁轻脱出山来: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想要摆脱世俗压力、追求心灵的解脱。 3. 老犹作态经霜柳:虽然年事已高(“老”),但仍保持着一种姿态(“作态”),如同经受了霜打的柳树,依然挺立不倒,比喻虽经历风雨但依然坚强。 4. 静有馀妍照水梅
注释: 三百多篇诗歌,难道都是苦思苦想出来的吗?其中精妙之处很少有人能领会到。 风吹竹林的声音多么美妙,怎么用力量来模仿,不是真正的诗。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诗歌创作和欣赏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诗歌创作和欣赏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见解。 诗人认为诗歌的创作不应该只是苦思苦想,而是要有灵感和直觉。他说:“三百余篇岂苦思,个中妙处少人知。”意思是说,诗歌的创作并不全是苦思冥想的结果
【注释】 品格:指诗歌的风格、格调。 遣(qiǎn)情:寄情于诗,抒发情感。 宫商:古代音乐的音阶,这里借指诗歌的音乐性。 【译文】 诗人自己评价诗歌的格调,诗人自己抒发情感。 可惜那些不懂得欣赏的人,错把宫商之说当作了诗歌的格调高低,而不了解诗歌的真正意义。 【赏析】 “品格诗家枉费评。”是说那些评论诗歌的人都是些品格低下之人,不能理解真正的诗歌。他们只看到诗歌的形式,而看不到诗歌的内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内容如下: 对客挥毫易百篇,今人尚论古谁贤。 乱投野雀焉知璧,渴饮清江岂辩泉。 文忌十联穷石鼎,时来万选中青钱。 尚忧三十年来事,且共闲吟耸瘦肩。 注释: 1. 对客挥毫易百篇:在客人面前挥动毛笔写了很多文章,容易写成了上百篇文章。 2. 今人尚论古谁贤:现代人还在讨论古代的谁更优秀。 3. 乱投野雀焉知璧:胡乱投掷野鹊,怎么会知道它是一块美玉
【译文】 多少次准备迎接,又退后了一步;三年七步都算不了贤良,狂吟时若也同搜句,苦思时何当避涌泉。采石高楼堪醉白,湘灵短梦独神钱,早知诗道难精进,未老尘途共息肩。 【注释】 论诗:对诗歌的评价和讨论。 几度将迎却又前:几次想参加却总是推脱不去。 三年七步总称贤:形容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却不能得到任用。 狂吟若也同搜句,苦思何当避涌泉:如果也能像诗人一样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注释: 富贵辞夸奈俗何,清虚趣胜亦诗魔。 白云瑶草红尘外,终胜黄莺绿柳多。 释义: 富贵辞夸,又有何用?清虚的趣味胜过了诗魔。 白云瑶草在红尘之外,终究比黄莺绿柳更加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诗歌的诗。诗人通过对诗歌的赞美,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诗歌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追求的精神。 第一句“富贵辞夸奈俗何”,意思是说
【注释】 论诗:论诗文。生面:指新的面貌、新的发展。七宝楼台:形容建筑华丽堂皇,这里比喻文章的辞藻精美。九天珠玉:用来形容文章如天上的珠宝,光彩夺目。百思索解终难解:意思是说这首诗虽然反复琢磨,但仍然难以理解其意。香山老妪: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因白居易晚年隐居在香山(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所以后人尊称他为“香山老叟”。 【赏析】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赞美诗坛上唐宋两代名家
【注释】 1. 论诗:对诗歌的评论与研究。 2. 诗学源流远,贞淫寓美刺:讨论诗学的历史和渊源,以及诗歌中蕴含的贞洁与淫乱、讽刺与褒奖的元素。 3. 谁将三百篇,以意来逆志:是谁将《诗经》中的篇章,通过其字面意义来表达诗人的志向。 4. 上窥古风谣,下逮及五季:上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歌谣曲,下可以到达魏晋南北朝时期。 5. 说诗如司空,风流不著字:谈论诗歌如同司空图一样,其文采风流而不拘泥于文字。
【解析】 1. 好诗如佳人,嫣然媚幽独。铅华屏不御,葆此无瑕玉。巧笑流瑳那,蛾眉腾曼绿。一顾失倾城,何必炫奇服。又如闻好鸟,应节喧百族。引吭扬天和,喁于叶弦乐。春花仓庚歌,夜月杜鹃哭。微物讵有知,听者感衷曲。始知心之声,不在斗繁缛。笑啼根至性,风萧任枨触。勿使天籁乖,要令老妪觉。神充貌自腴,至味乃蕴蓄。(“嫣然”:形容女子笑得甜美的样子;“巧笑”:形容笑容美好可爱;“仓庚”、“杜鹃”
注释: 论诗:讨论诗歌。 着色:绘画、写作。 原资:本源。 妙选材:挑选好材料。 也:表并列,和“须”相对,表示同样重要。 结构匠心裁:结构需要巧妙的安排。 匠心:巧妙的心思,这里指作者的匠心。 涂在无盐脸上来:用芙蓉粉涂抹到无盐的脸上。无盐:比喻丑陋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审美观点的表达,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用心和技巧的重要性。 第一句“着色原资妙选材”,诗人认为
【注释】 论诗:诗歌评论。 未曾删订未堪存,古作三千亦太繁:未曾编辑过诗歌,难以留存;古代的诗歌数量太多,过于繁杂。 一自圣人编得所,至今学者擅专门:自从圣人整理过诗歌之后,到现在的学者就专门研究诗歌了。 全经穷尽须三颂,要旨参来蔽一言:整个《诗经》都穷尽于三个篇章,而其中的核心思想需要深入探讨才能领会。 若问正葩何自始,温柔敦厚是诗源:如果有人问,美好的诗歌从哪里开始,那么答案就是“温柔敦厚”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离骚赋祖兼诗祖,未有无情更有诗 - 注释:屈原的《离骚》既是楚辞的鼻祖,也是诗歌的源头。没有哪部作品是没有情感表达的,而只有更加深沉和细腻的作品才称得上是诗歌。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表现力,指出了诗歌的本质特征。 2. 会意不须求甚解,阙疑乃可赏其奇 - 注释:理解一首诗并不需要过于深究字句的解释,有时留下一些疑惑反而能更好地欣赏其中的奇妙之处。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论诗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比和比较的方式,对古代和现代的诗歌进行了评价。以下是对各句的解释及赏析: 1. 生风啸虎擅刘曹,莫角奇才是两豪。 - 解释:这里的“生风啸虎”比喻了唐代的李白,他的作品如同狂风暴雨一般震撼人心;“擅刘曹”则指的是宋代的苏轼,他的诗歌同样具有震撼力。 - 赏析:通过对比,诗人展现了两位诗人各自的特点和风格,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作品的喜爱。 2.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晋氏清言亦雅骚: - “晋氏”指的是晋代的文人雅士,“清言”指的是他们的言辞清新高雅。“也雅骚”表示这样的言辞具有高雅的风格,类似于古代的《诗经》和《楚辞》。这里的“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多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2. 元音莫杂土音操: -
诗句释义: 1. “论诗”:讨论诗歌的题材、风格等。 2. “诗仙诗鬼又诗囚”:指诗人有超凡脱俗的一面,也有被束缚的一面。 3. “去取多偏各有由”:诗人在创作时可能会根据个人喜好有所偏向。 4. “奇想都能凭己出”:诗人的奇思妙想都是自己产生的。 5. “雄词何必与人犹”:伟大的言辞不必与他人相同。 6. “直探学海无量底”:诗人直接深入知识的海洋。 7. “便立骚坛最上头”
诗句释义: 1. “后来五代仅戋戋”中的“戋戋”,意为“稀少、不多”。这句话表达了对五代时期诗歌数量的稀少和不繁荣的看法。 2. “大宋风华三百年”中的“大宋”,指的是北宋。“风华”在这里指代宋代的文学成就,“三百年”则表示宋代的持续时间。这句话强调了北宋时期文学的辉煌成就。 3. “漫恨流波尽沧海”中的“流波”,指的是水流。“沧海”是大海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对宋代诗歌作品流传广泛的遗憾
【注释】 1. 金元诗:指金朝和元朝的诗歌。 2. 少渊涵:缺乏深厚的内涵。 3. 风格萧疏:诗歌的风格显得粗犷、简朴。 4. 劲气在西北:指元代文学中,有一种强烈的西北之风。 5. 东南和声:东南地区的诗歌与声音相融合。 6. 百年上下:指从唐朝到元朝。 7. 两代源流正变参:指唐宋两代的诗歌源流和变迁。 8. 学杜遗山推首出:学习杜甫,推举李白为第一位诗人。 9. 百家谈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诗歌创作的评论诗。它首先指出元后明诗在体裁上的不同,然后赞扬他们的才华。接着,它提到七贤久已风流继,四子将气运开,意味着元后和明代的诗人继承了前人的诗歌风格,开创了自己的风格。然后,它提到了谁把新音翻始作,转教别调失原来,暗示着有人改变了传统的音乐风格,使得原本的风格被掩盖。最后,它提到可知当日虞山论,乘隙而攻匪忌猜,表明当时有人对虞山的批评进行反击
【注释】: 1. 论诗:对诗歌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的评论。 2. 国朝:指当代,这里指宋代。 3. 雅咏:高雅的歌唱。 4. 直赓歌:原指《诗经》中《国风》等篇直接歌唱的形式,这里指对诗歌的直接吟咏。 5. 名作如林:形容名家作品多如树林。 6. 较昔多:比过去更多。 7. 归采录:收集整理。 8. 万家韵学受包罗:指广大学者和民众都学习了这门艺术。 9. 言诗派本圣贤衍
【注释】 满眼生机转化钧:形容大自然的万物都在不停地生长、变化。 天工人巧日争新:形容大自然和人的巧妙创造都竞相展示出新的风采。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意思是说人的智慧在几百年内已经创造出了很多新的东西,但这些新东西却很快地被历史淘汰了。 【赏析】 “满眼生机转化钧”,诗人以“满眼生机”来形容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以“转化钧”来形容大自然的生命力无穷无尽。这两句话是全诗的主题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 “只眼”:在这里指诗人的独特视角和判断。 - “须凭自主张”:强调个人见解和主张的重要性,即诗歌创作中应坚持自我表达的原则。 - “纷纷艺苑漫雌黄”:艺苑指的是文学创作的领域,雌黄通常用来形容涂抹修改文字,这里意指对作品的随意修改或评论。 第二句 - “矮人看戏何曾见”:比喻那些见识短浅之人,无法理解真正的艺术价值和深度。 - “都是随人说短长”
【解析】 “论”是议论,“少时学语”是说年少时说话不圆熟;“苦”是艰苦的意思,“只道工夫半未全”说明自己认为功夫还不到家。这两句是第一层,写年轻时对“诗”的理解,认为诗歌的成败在于作者的努力与否,而不是天分高下。 第二层,“到老始知非力取”,意思是到了晚年才懂得:不是努力就能写好的。这“到老始知”三字,是关键所在,说明人老了,才知道做诗不能仅仅靠力量,而要靠天赋与修养。 第三层
【注释】 论诗:即《论诗绝句》。 穷、空:指贫穷。 熊鱼:即“鲉”(yú),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形状像鱼,但背上有一对鳍,故称“熊鱼”。这里比喻作者自比熊鱼,自嘲其诗才贫乏。 【赏析】 首联“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表明作者认为自己并不富裕,是因为自己没有写出好的诗歌,所以感到空虚。这是一首自我解嘲的诗。 颔联“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是说自己就像熊鱼那样贪心,既想写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