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睡抛书卷,行歌泥酒杯。
那能钻故纸,莫自耻虚罍。
闲把吟须撚,欣逢笑口开。
独醒竟何事,空腹吼饥雷。
书事二首
相关推荐
【注释】 坐睡抛书卷:坐在椅子上,把书本丢到一边,不再去读书。 行歌泥酒杯:在路上唱歌时,把酒杯也摔在地上。 那能钻故纸:怎么能钻进故纸堆里。 莫自耻虚罍:不要为自己的空虚而感到羞耻。 闲把吟须撚:闲暇时把胡须捻一下。 欣逢笑口开:喜悦地遇到别人开心地笑了。 独醒竟何事:独自清醒又有什么意义? 空腹吼饥雷:像饿肚子一样发出震耳欲聋的喊声。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一个文人雅士
【注释】 谋身:谋求个人的利益。 悠悠:《诗经·小雅·北山》:“如可赎,赎我心。”悠悠,指不自量力。 老语:老年的言谈,这里指随俗之言。 寄耳:寄寓之词,即寄托之意。 鸠:一种鸟,比喻才能不高的人。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看法和总结。 首句“谋身殊落落”,是全诗的总纲。谋身,指谋求个人利益,这里指的是追求功名利禄。落落,指落拓不得意;也指高傲。诗人认为
诗以"书事二首"为题,描绘了诗人在壮年与老年时期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心境。以下是这首诗及其翻译、注释和赏析: 诗词原文: 壮年肤骨已清臞,老去支离转不如。 二十七年扶病过,半缘耽酒半耽书。 注释: 1. 壮年肤骨已清臞:指年轻时的肌肤和骨骼还很健康。 2. 老去支离转不如: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变得支离破碎,不如从前健康。 3. 二十七年扶病过:经历了二十七年的病痛折磨。 4.
诗一 苦吟添满镜中丝,课效全输博塞嬉。 注释 1. 苦吟添满镜中丝: 指在镜子前苦吟作诗,以至于鬓发间添满了白发。 2. 课效全输博塞嬉: 指考试时因为过度努力而输掉了游戏的乐趣。 3. 浪言儿辈不须知: 对年轻的一代表示轻视,认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应对未来的挑战。 诗二 改就新诗哦百过,浪言儿辈不须知。 注释 1. 改就新诗哦百过: 指重新修改并吟诵新的诗歌上百遍。 2.
注释:本来我以为千钧重,看破后元无一羽轻。日月光明照耀大地,不妨我啸傲自在过平生。 赏析:本诗通过写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表达了他豁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态度。第一句说“本来只道千钧重”,这里用千钧比喻责任重大,而“只”字则强调了这种感受。第二句“看破元无一羽轻”,意为经过一番思考后,认识到世上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轻重之分。这里的“看破”表示一种超脱世俗的眼光。第三句“日月光明天广大”
【注释】燕雏:指燕子。学母:比喻学习。初熟:刚刚成熟。麈尾:麈尾毛,用来拂尘。唾壶:用瓷制的水盂,用以盛唾,这里指茶壶。余习:残余的习性。炷(zhù):插在瓶中或炉中燃烧的草,如木香、沉香等。 诗的意思是:小燕子刚学会飞,就跟着妈妈学飞了;梅子还未成熟,但已半黄了。把麈尾和茶壶都收起来,只留下一点余习,点上一支香。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罢官闲居后,写自己退隐田园的生活
书事二首 黄旗旁午责军需,括匠搜船遍里闾。 士稚去时无铠仗,武侯屯处有储胥。 粟空都内忧难继,甲出民间策恐疏。 昔补戎行今简汰,空搔短发看兵书。 注释: - 黄旗旁午责军需:在朝廷的命令下,官员们纷纷前往各地征集军队需要的物品。 - 括匠(kè jiàn)搜船遍里闾(qū):官员们命令工匠和船只主人提供所需的物品,这遍及了整个村落。 - 士稚(sī zhì)去时无铠仗(kǎ gàng
诗句解释: 1. "人道山东入职方" - 这句话意味着在山东任职的人(可能是指官员或地方官员)正在积极地工作。 2. "书生胆小虑空长" - 这里指的是一些书生(读书人)由于过于谨慎而长时间地担忧,这可能暗示他们缺乏决断力或勇气。 3. "遗民似蚁饥难给" - 这里的“遗民”可能指失去国家的人民,而“蚁”和“饥难给”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像蚂蚁一样微小且难以得到救济。 4. "侠士如鹰饱易扬" -
【注释】 谦之: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绋(fú):古代丧事时牵引灵柩的绳索。翣(shà):古代丧事时摇动死者身旁的扇子,表示哀悼。归福:返回故乡安葬。平甫: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灰钉:指坟墓上的石碑。返莆(pú):回到故乡。累(lěi):拖累。营后事:料理丧事。遗诸孤:留给孩子们。单传者:单传,即只有一个后人。史稿:史官记录。乙览无:没有经过审阅的记录。招魂:招魂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通过“二士”的言行、心态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前两联为第一层,写二人的志趣和生活态度;后两联为第二层,写二人的生活境况,以反衬出自己的感慨。 【答案】 书事二首 二士平生极好修,箪瓢之外尚何求。暮年更傍谁门户,故国宁无某水丘。华箦殊非爱曾子,短衾自可覆黔娄。小车处士差安稳,十二行窝取次游。 译文: 二位士人在一生之中最崇尚的是修心养性,除了吃穿用度
【注释】: - 空空都没一行书:指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 - 行行徒矜九尺躯:每行都只夸耀自己高大的躯体,却没有任何实际的内容和意义。 - 面上带妖真可耻:脸上带着妖气,实在是可耻。 - 脚中有鬼不容扶:脚底下有鬼怪,不能被搀扶。 - 末年铁拐传仙诀:晚年时,他得到了“铁拐李”传授的仙法。铁拐李是道教中的一位神仙。 - 他日金锥抉冢珠:将来有一天,他用金锥挖开坟墓,取出珍珠。 - 泉下定为明允笑
【注释】 利刃斩风:锋利的刀可以斩断空中的恶风。疾声吠雪:狗狂吠着,仿佛在叫唤那纷纷飘落的雪花。嗟余(yā yu)刍狗木鸡尔:感叹自己如同被宰杀的草狗和木偶。视汝螟蛉蜾蠃(liáng luò):你就像是寄生在桑树上的螟蛉虫。墓上将军堪吓鬼:墓地上的将军,能吓走鬼魂。龛中大士且安禅:佛龛里的大和尚正在安心打坐。不须忏礼如来足:不必再去拜谒佛陀的脚了。佛与波旬共结缘:佛陀与波旬共同结下了一段因缘。
注释:用尽了大海般的力气,山岳般的力量来展现自己的雄才大略。只是担心没有方法可以留住青春不老。必须精心策划好千年之久的大事,多买一些丹砂来为女僮美容。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一生事业的总结和展望。诗人以豪迈的气概,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事业的执着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全诗气势宏大,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启示
诗名:《书事二首》 因治陶朱术太精,世间无物足经营。 更将郭璞书频看,只恐青山尽凿平。 注释: - 因治陶朱术太精:因为治理陶朱术(一种复杂的商业和金融技巧)过于精通。 - 世间无物足经营:意思是世间万物,没有一样能完全适应这种技巧的。 - 更将郭璞书频看:表示频繁地阅读郭璞的《游仙记》。 - 只恐青山尽凿平:担心青山会被完全开凿平为土地。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