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仙窟宅不多见,车马往来成再游。
后洞白云前洞出,上池红叶下池流。
水花照眼明金鲫,石发藏春护玉虬。
邂逅尚青游子眼,栖迟应白老僧头。
白龙洞
相关推荐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灵仙洞的诗。全诗从洞口到洞中,逐层深入,描绘了山中的美景和奇观,抒发了游山的喜悦心情。 “灵仙窟宅”四句:指灵仙窟宅,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灵仙窟宅不多见(不常见),车马往来成再游(多次游览)。灵仙窟宅,即指此山。 “后洞白云”二句:谓在后山洞内,有白云飘来飘去;前洞外,有红叶流落下来。这是指洞外之景。后洞、前洞,都是指山中洞府。后洞白云出,前洞红叶流,是说后洞的白云
白龙洞 开元年间关中地区旱灾严重,灵岳神祠祈祷多次。 少监冯生擅长画龙,皇帝命他试新池殿。 落笔婉蜒势未已,素鬣冰鳞湿如洗。 池波汹涌雷电惊,云气之门白龙起。 吾观冯生岂作霖人,画龙能雨疑有神。 深山大泽多窟穴,不应杳眇不似真。 澄江接海连空白,泓深当是神龙宅。 螭虬狡狯非其伦,河伯江妃敢驱役。 霜锁烟关昼不开,时倾膏雨苏民灾。 一炉香火动诚意,风马云车天际来。 吾闻泽国多水患,淮甸地乾多苦旱。
【注释】 白龙洞口:在山西永济县。白龙台:即白龙庙,在今运城西南。南天:指南方的天空。豁开:开阔。苍壁:指山崖。漫题:随意题诗。三数字:指“一”至“四”。后人:后来的人。曾:曾经。来:来到。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当时诗人任绛州司马,途经永济白龙庙作此诗。 首句以“白龙洞”为题,点明题旨。颔联是说,诗人登上白龙庙的台子,放眼向南望去,那辽阔的天空,就像被打开似的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洞门寂寂昼常阴”:描述白龙洞的大门在白天也是紧闭的,周围环境显得静谧而阴暗。 2. “谁识行天济物心”:表达了对一个能够理解并实践上天意志、帮助万物的心性的人的敬仰。 3. “金翅影沉超永劫,玉毫光现契圆音”:描述了一种超脱于时间之外的存在,其影子深不可测,光辉则与宇宙的和谐声音相吻合。 4. “滂沱普润三千界,叆叇浓兴一万寻”
注释: 白龙洞:指西湖中著名的白龙古迹。 浪宕:浪荡,游荡无定。 龙岩:即龙井,在杭州西湖的西北面。 老古锥:指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种比喻,这里指的是用“龙”作比来写西湖的水势浩大,波涛汹涌。 诗家:诗人,这里指作者。 华亭:地名,在今江苏苏州附近。 举棹:摇船。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游历西湖时所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感受,将西湖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精神融入诗行之中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是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地尽东南沧海据,龙窟蛟宫自无数。 客行千里见山高,却到东州地穷处。 人传山有白龙居,拄策何辞一徒步。 我因好奇细询之,父老无能道其故。 乃知沧海蛟龙多,天遣行云作霖雨。 懒为翻身归故窟,暂戢鳞鳍此中住。 上连碧巘欲南奔,下泄清流自东注。 老石暗结生云根,虚谷潜通上天路。 风雷三月动地来,洞口时闻头角露。 常陪白帝行清秋,要与尘寰洗炎雾。
注释:春雷在地下轰鸣,就像一匹白色的绸带在空中飘舞。无需长时间地等待,解除旱情就会回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雷的威力和作用。诗人用“匹练空中飞”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将春雷比作一条白色的绸带,在空中飞舞,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即春雷是解除旱情的关键,一旦雨下起来,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整首诗通过对春雷的描绘
注释: 白龙洞:指山中洞穴的深处,有如白龙藏身。 用即当行舍即藏,素云霭霭欲飞扬:意喻在适当的时间应当有所行动,而在该藏身的时候就应该隐退。 当今大地禾方起,好作甘霖润万方:现在大地上的庄稼已经生长起来,希望像甘霖一样滋润每一寸土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白龙洞这一独特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大地的关爱之情。 首句“用即当行舍即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提示信息和要求进行具体分析。这首诗的注释为“沧溟,大海。霖雨,久旱逢雨之喜。万方,四方。”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答案】 译文:小洞本来不是灵物藏身之地,野云也不允许乱飞乱飘;终当奋力卷起大海的水,化作商霖雨洒满四方。 赏析:“小洞”,诗人用拟人化手法,把自然景观人格化了
注释:白玉洞内空明,隐藏着无数珍宝,白龙盘踞其中悠然自得。谁知道这变化之快,顷刻间就降下甘霖滋润九方大地。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白龙庙》一诗中的前四句。全诗以“白龙”为线索,从白龙庙的建筑特点入手,描绘了白龙庙的雄伟壮观,赞美了其建筑之美。同时,诗人还借白龙庙的神奇传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 白龙洞: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西御街的杜甫草堂内。唐开元年间,杜工部游历至此,见一岩穴,题诗壁间:“映物常如画,凌空或似仙。”后有道士白龙修炼于此,故名。 飞去:指白龙已离去。 洞长阴:指白龙洞幽深昏暗。 题壁人何在:意谓白龙洞中题壁的人已经不在了。 气萧森:意谓洞中气氛显得冷寂。 泉响不知处:意为不知泉水的声音从何处传来。 泠泠清到心:意为清凉的泉水声传入心中。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