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已飞去,千载洞长阴。
题壁人何在,岩花开至今。
我来访前迹,只觉气萧森。
泉响不知处,泠泠清到心。
【注释】
白龙洞: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西御街的杜甫草堂内。唐开元年间,杜工部游历至此,见一岩穴,题诗壁间:“映物常如画,凌空或似仙。”后有道士白龙修炼于此,故名。
飞去:指白龙已离去。
洞长阴:指白龙洞幽深昏暗。
题壁人何在:意谓白龙洞中题壁的人已经不在了。
气萧森:意谓洞中气氛显得冷寂。
泉响不知处:意为不知泉水的声音从何处传来。
泠泠清到心:意为清凉的泉水声传入心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成都浣花溪畔的白龙洞时写的。全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古迹的怀念之情。
首联“白龙已飞去,千载洞长阴”两句是写白龙洞的景色和历史。白龙洞幽深昏暗,环境清幽。诗人感叹白龙已然飞去,而千年过去,白龙洞依然长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颔联“题壁人何在?岩花开至今”两句是写白龙洞中的景物和传说。诗人感叹题壁的人早已不在,但岩上之花却依旧盛开,犹如在诉说着白龙洞的历史和传说。
颈联“我来访前迹,只觉气萧森”两句是表达诗人的情感体验。诗人来到白龙洞,感叹自己的心境也变得萧瑟起来,仿佛被白龙洞所影响。
尾联“泉响不知处,泠泠清到心”两句是表达诗人对于自然之声的感受。泉水声从何处传来?似乎清澈地流入心灵深处,令人感到清凉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白龙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遗迹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加深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