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飙入梧桐,凉月侵虚幌。
西斋掩书坐,落叶时一响。
揽衣出前楹,信步成独往。
圆水涵空净,孤烟逗丛莽。
梵钟何处来,悠然淡尘想。
【注释】
商飙:指秋风。梧桐:一种落叶乔木,秋时叶落。凉月侵虚幌:凉月照射在窗户上的纱帐上。西斋:指西室。掩书坐:关上门读书。落叶时一响:落叶在风中发出的声音。揽衣:整理衣服。信步:随意漫步。圆水:指月亮。涵空:笼罩天空。孤烟:指炊烟。逗:逗引、勾住。梵钟:佛教的铜钟,声名远播。何处来:从哪里传来。悠然:悠闲、从容的样子。
【译文】
秋天的风穿过梧桐树吹进房间,月光照射在纱帐上,显得有些凉意。我关上房门专心读书,偶尔听到外面落叶随风飘落的声音。整理好衣服走出前厅,漫无目的地走着,去享受独处的时光。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水面,映出了天空的倒影。炊烟袅袅升起,轻轻地勾住了草丛和山冈。不知从哪里传来的佛寺钟声,让我感到心旷神怡,忘却了世俗的烦扰。
【赏析】
《月夜池上》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首句“商飙入梧桐,凉月侵虚幌”,描绘了秋风穿过梧桐树叶的情景,凉月照射在纱帐上,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里运用了意象,将秋风、梧桐和凉月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
第二句“西斋掩书坐,落叶时一响”,描述了诗人关上门读书的情景,偶尔听到外面落叶随风飘落的声音。这里的“掩书”与“落叶”形成了对比,展现了诗人专注学习的状态和对自然的感悟。
第三句“揽衣出前楹,信步成独往”,描绘了诗人整理衣服走出前厅,漫无目的地走着,去享受独处的时光。这里的“揽衣”和“信步”都体现了诗人的随性与自然。
第四句“圆水涵空净,孤烟逗丛莽”,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了天空的倒影。这里的“圆水”和“孤烟”都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美丽。
最后一句“梵钟何处来,悠然淡尘想”,表达了佛寺钟声悠扬传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忘却了世俗的烦恼。这里的“梵钟”和“悠然”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月夜池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