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眼揩摩眩青碧,湿翠浮岚生几席。
闭门却扫已逾旬,忽对此图神奕奕。
诸君夙有烟霞癖,策杖欲穷猿鸟迹。
蹑云穿洞不知险,岭外奇峰恣探历。
归来逸兴犹遄飞,千岩万壑填胸臆。
槎牙奇诡郁不得,吐得云烟挂斋壁。
我今读画兼读诗,疑有山灵暗中觌。
卧游便可学宗生,不须更着谢公屐。

季寿(字无咎)没有过错,再次游览了桂林的名胜古迹。他作了很多画,并将这些画装成卷轴给我看。我为这些画写了首诗,这就是这首诗。

老眼昏花,看不清楚青碧的天空和山峦,湿气和绿色在几案之间漂浮。

闭门不出已经十天,忽然看到这幅图,精神奕奕。

诸君早有烟霞癖好,拄着拐杖想去探查猿鸟的踪迹。

踏着云梯穿过洞窟,不知道会有多险要,但是岭外的奇峰可以尽情去探索。

归来后兴致高昂,千岩万壑填满了我的心胸。

槎牙的山峰奇特怪异,不能尽述,只能吐出云雾挂在斋壁之上。

我现在读画的同时读诗,怀疑山上的神灵暗中出现。

卧游便可学到宗生的学问,不必再穿谢公屐了。

注释:季寿:即范仲淹(950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历任多个重要职位。他在任时提倡新政,力革时弊,兴利除弊,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仁宗即位后,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以推行“庆历新政”著称于世。《岳阳楼记》是其代表作之一,与包拯、范仲淹、王安石并称“范文正公”,又因《岳阳楼记》一文被世人称为“范文正公”。

赏析:

全词通过对桂林山水风光的描绘,表现出作者热爱自然景色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老眼揩摩眩青碧”,描写的是作者在游览桂林山水时,眼睛因长时间注视而产生疲劳的情况。这里的“青碧”指的是桂林山水的清澈和碧绿,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第二句“湿翠浮岚生几席”,则进一步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这里的“湿翠”、“浮岚”都是形容桂林山水的颜色和气息,给人一种神秘、迷人的感觉。

第三句“闭门却扫已逾旬”,则表现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心情变化。从最初的兴奋到最后的厌倦,反映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程度逐渐加深的过程。

第四句“忽对此图神奕奕”,则是对前一句的转折,表明在看到桂林山水图时,作者的精神焕发起来。这里的“神奕奕”形容桂林山水的神奇和壮丽,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表的魅力。

第五句“诸君夙有烟霞癖”,则是对作者的朋友的称呼和赞赏。这里的“夙有”表示他们一直以来就有着欣赏烟霞的爱好,而“癖”则是一种独特的爱好或兴趣。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朋友们的关心和赞赏之情。

第六句“策杖欲穷猿鸟迹”,则是描述作者和朋友在桂林山水中游览的情景。这里的“策杖”表示他们正在用拐杖行走,而“猿鸟迹”则是形容他们在游览过程中看到的猿猴和鸟类的痕迹。这两句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和朋友在桂林山水中的愉快心情。

第七句“蹑云穿洞不知险”,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展开。这句描述了他们攀爬山峰、穿越洞穴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冒险和刺激的感觉。同时,这也暗示了桂林山水的险峻和美丽。

第八句“岭外奇峰恣探历”,则是对前一句的补充和拓展。这句描述了他们攀登到更远处的山岭,欣赏到了更多的奇峰美景。这里的“岭外”表示更远的山岭,而“恣探历”则表示他们尽情地去探险和欣赏。这两句一起描绘出一幅壮阔的山水画面,展示了作者和朋友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九句“归来逸兴犹遄飞”,则是对前几句的总结和升华。这句描述了他们游览完桂林山水后的心情,感到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两句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和朋友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第十句“千岩万壑填胸臆”,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这句描述了他们游览完桂林山水后的感受,仿佛所有的岩石和山谷都充满了他们的胸怀。这两句一起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展示了作者和朋友对自然美的深深陶醉和赞美之情。

第十一句“槎牙奇诡郁不得”,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这句描述了桂林山水中那些奇特而怪异的景象,令人感到难以言说和理解。这两句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神秘感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和朋友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之情。

第十二句“吐得云烟挂斋壁”,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这句描述了他们将桂林山水的景象绘制成画,并将其悬挂在家中书房的墙壁上。这两句一起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示了作者和朋友对艺术和审美的追求和执着。

第十三句“我今读画兼读诗”,则是对前几句的总结和升华。这句表达了作者现在不仅在阅读画作,也在品味其中的诗句,从中感受到了艺术和自然之美的结合。

第十四句“疑有山灵暗中觌”,则是对前几句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山灵存在的猜测和疑惑,认为山灵可能真的出现在他的画中。这两句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神秘的深深敬畏和好奇之情。

第十五句“卧游便可学宗生”,则是对前几句的总结和升华。这句表示作者现在可以通过学习绘画来模仿和领悟桂林山水的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之美。这两句一起描绘了一幅充满智慧和感悟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艺术和自然之美的追求和理解。

第十六句“不须更着谢公屐”,则是对前几句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这句表达了作者不需要再去穿上谢灵运那种登山鞋来体验桂林山水的美,因为他已经通过绘画和阅读诗歌得到了满足。这两句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自信和骄傲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我能力和才华的坚信和自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