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舍苔衣积,倚墙梨颊红。
地平宜落日,野旷自多风。
禹迹千年后,家山一顾中。
未休嗤土偶,已复逐飘蓬。
晚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绕舍苔衣积,倚墙梨颊红。
地平宜落日,野旷自多风。
禹迹千年后,家山一顾中。
未休嗤土偶,已复逐飘蓬。
【注释】 1. 晚立:傍晚站立。 2. 绕舍苔衣积:环绕着屋舍的墙根上长满了青苔。 3. 倚墙梨颊(lián xī)红:靠在墙壁上的树枝,由于阳光照射而显得通红。 4. 地平宜落日:地面平坦适宜观赏落日。 5. 野旷自多风:田野空旷,自然风力大。 6. 禹迹千年后:禹,古代圣王之一,曾治理过洪水,他的足迹至今还留在地上。 7. 家山一顾中:回头看见自己的家乡,但家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8.
晚立 倦凭小竖立柴门,残角疏钟欲断魂。 伤雁养翎依荻浦,渡牛浮鼻望烟村。 壮心已觉随年往,孤学何由与俗论。 数点雨声催返舍,小窗灯火对壶飧。 注释: 1. 疲倦地靠着仆人(小竖)站在柴门旁,残旧的钟声仿佛要切断人的灵魂。 2. 受伤的大雁在芦苇丛中筑巢喂养羽毛,渡水的耕牛浮着鼻子望着烟雾笼罩的小村庄。 3. 壮志豪情已经随着岁月流逝而消磨了,我的学问如何与世俗之人讨论? 4.
诗句解析 1. 晚立 “晚立”指的是傍晚时站立,这里可能是诗人在黄昏时分的某个地点停留。 2. 独游得荒蹊 “独游”表明是独自一人在行走,“荒蹊”可能意味着偏僻或荒芜的小径。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的情景。 3. 晚意与心会 “晚意”指傍晚的感受或心情,“心会”表示心情与自然景色相融合。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4. 水声远才闻 “水声”指的是远处传来的水声
【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写景抒情的小诗。全诗以“静”为主色调,以“静”为线索来勾画画面,抒发情感。 “晚立”句,诗人在傍晚时分站在门前,门内古径长满苔藓,白天也紧闭着门户。这里既写出了门庭的幽静,又表现出诗人对外界环境的冷漠、淡漠。“外头尘土不曾闲”,是说外面世界纷扰忙碌,而诗人自己却置身其中,并不关心。 “雨晴天气明如镜”句,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是全诗的高潮部分。雨过天晴,天气晴朗
【注释】 1.晚立:傍晚独自站立。 2.动诗兴:激发起作诗的兴致。 3.凉风:微风。 4.角巾:用兽角制成的头巾,这里指戴角巾。 5.答犬吠:狗叫声。 6.空山:指寂静的山林。 7.残照:夕阳斜照。 8.五湖:古称长江下游的太湖、鄱阳湖、洞庭湖、巢湖和青草湖等五个湖泊。 9.边陲万里身:意谓身在边疆。 10.家书春暮寄:春天的傍晚寄出家信。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小诗。诗人以独步山岗为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晓试春衫雨雾中: 此句描绘了作者在春雨中试穿春衫的情景。"晓试"意味着在清晨,春衫可能是指新近购置或准备的衣物,因为春天是换衣时节,常被用来象征新的开始。"雨雾中"则描绘了一幅春雨蒙蒙、细雨如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 2. 半庭芳草湿残红: 这句继续描述春雨中的景色,"半庭"可能指的是庭院的一部分或一半空间
晚立 旋整罗衣候月斜,萧然人影出晴纱。 烟中紫燕相思语,霜里红蕖独自花。 住久小楼因对岭,断来清梦又无家。 曲阑幽话何时展,一笛西风万树遮。 注释与赏析: - 《晚立》是一首描写傍晚时分人物活动的诗作。诗人在夕阳下整理着衣服,等待着月儿的斜照。 - "萧然"形容人孤独的样子,而"人影出晴纱"则描绘了一个人的身影从晴朗的天空下走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的孤独与等待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