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试春衫雨雾中,半庭芳草湿残红。
杜鹃啼过斜阳去,又是楼头芍药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晓试春衫雨雾中: 此句描绘了作者在春雨中试穿春衫的情景。”晓试”意味着在清晨,春衫可能是指新近购置或准备的衣物,因为春天是换衣时节,常被用来象征新的开始。”雨雾中”则描绘了一幅春雨蒙蒙、细雨如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
半庭芳草湿残红: 这句继续描述春雨中的景色,”半庭”可能指的是庭院的一部分或一半空间,”芳草”则指的是生长茂盛的草地,”残红”指凋谢的花瓣,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而又稍带凄凉的画面。”湿残红”强调了雨水的湿润,使得原本鲜艳的花瓣显得有些凋零和哀伤。
杜鹃啼过斜阳去: 这一句转向描写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杜鹃。杜鹃以其叫声闻名,其鸣叫被认为是悲伤或离别的象征。”啼过斜阳去”意味着杜鹃鸟在夕阳西下时仍在啼叫,这个动作可能象征着一种不舍或是对逝去时光的留恋。这里的”斜阳”不仅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夜晚的来临。
又是楼头芍药风: 最后一句回到了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结合。”楼头”可能指的是高处的建筑或阳台,”芍药风”则是一种特定的风,可能是春风或者带有花香的微风,芍药花通常在春季盛开,与春天紧密相连。这句诗可能在说,尽管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离别或是某种情感上的失落(由上一句的杜鹃啼声暗示),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景又再次带来了希望和慰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诗人通过春雨、花草、鸟类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却又略带哀愁的画面。同时,通过使用“斜阳”和“芍药风”这样的时间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是一首典型的唐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