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夜漏声催晓箭,曈曈初日照楼台。
九天阊阖开宫殿,玉帛朝元万国来。
集句
介绍
集句’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源自中国古代的骈文,主要指将诗句、成语、典故等按照特定的结构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表达方式。这种手法能够丰富文学的表现力,使得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在现代,许多作家和诗人也会采用这种方法来创作自己的作品。
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有过集句的创作实践,他的《登高》中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句子,就是一个很好的集句的例子。通过把两个不同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意境和情感。
相关推荐
【注释】 集句:将前人诗文中的名句或佳语收集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手法。 五夜漏声催晓箭:五更时分的更鼓声催促着天亮。五夜,指五更。漏,古代计时器具;以铜壶滴漏,分刻昼夜之长短。 曈曈初日照楼台: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照亮了楼台。曈曈,日光明的样子。 九天阊阖开宫殿:天上的天门开启,宫阙展现在眼前。阊阖,传说中的天门。 玉帛朝元万国来:天下诸侯纷纷前来朝见皇帝。玉帛,古代进贡的玉器与丝织品。 【赏析】
诗句解释 春风院院落花堆,花气浓薰入酒杯。 - 春风:春天的风,通常象征着新生和生机。 - 院院落花堆:庭院里堆积着落花,形容花朵盛开的美丽景象。 - 花气浓薰入酒杯:花香浓郁,仿佛能渗透到酒杯中,形成一种独特的香气。 日千殿头宣索鲙,小舟撑出柳阴来。 - 日千殿头:指太阳高挂于宫殿的顶部。 - 宣索鲙:皇帝命令厨师制作鱼脍等美食,以示恩典。 - 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 集句:将诗句集中成一首新诗。 清明时节好烟光,柳苑春深百草芳。 清明节时烟雾缭绕,柳园深处草木茂盛。 一夜汉宫传蜡烛,柳边新火起严妆。 一夜之间,汉宫传来了蜡烛,柳边的灯火通明照彻。 赏析: 这首小诗以“清明”为题,写春天的景色。全篇以“春”字贯穿,首二句描绘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清明时节,烟雾弥漫,柳园春深,百花盛开。诗人用“柳苑”、“百草芳”等词语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诗歌内容,然后逐句分析其含义即可。 “集句”,指将诗句集中起来编在一起的诗,一般多是前人的作品,或者是自己的即兴之作。本诗即是将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句子收集整理而成的,属于集句体。 “内人相续报花开,天子春游特地来。”意思是:宫女们相继报告了花朵盛开的景象,皇帝春天出游特意来到此地。这两句写到了花和游春的人。
诗句释义: 1. 绣衣鸂鶒浴回塘,风动荷花水殿香。 - 鸂鶒:一种水鸟,此处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 绣衣:古代官服上刺绣精美的图案。 - 回塘:池塘曲折回环的样子。 - 荷花:此处可能暗指女子的容颜如同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 - 水殿香:水中宫殿散发出香气。 2. 坐对芳尊不知热,冰肌玉骨自清凉。 - 芳尊:指酒尊或酒杯。 - 冰肌玉骨:形容女子皮肤如冰一般清澈透明,骨骼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
注释:银河清晰可见,天即将破晓,几声鸡叫响彻锦楼前。你身着华丽衣裳,坐在金銮殿上,绣被烧香独自安眠。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黎明前的宁静时刻,独自安眠的情景。诗人以“银河”、“鸡唱”、“锦楼”等自然景物和宫廷生活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而又孤独的画面。诗中的主人公在黎明前的宁静时刻,独自安眠。他的身边有明亮的银河、清晨的鸡鸣声,以及华丽的锦楼和金銮殿
【注解】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 汉阁:汉代宫阙。 玉阶:玉石砌成的台阶。 青琐:古代宫门两侧所刻的青石,用时可以关闭或开启。这里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辨色:辨别时间。 争朝:争相上朝。 咫尺颜:形容距离很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以月下蓬莱阁的残垣断壁、仙杖、群臣等为意象,描绘了一幅宫廷生活图景。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六年(747)秋天,诗人任右拾遗期间。 “羯鼓声高众乐停。”句中之“羯鼓”指羯鼓,一种胡乐,是西域乐器,因以羯为姓而得名。《旧唐书·音乐志下》载:“西京旧有此乐,后汉时传入中国,今谓之胡乐。”羯鼓声高,说明乐曲演奏到了高潮。此时,皇帝正举行盛大的宴会,众乐停止,可见羯鼓声高,非同一般。 “上林仙景似蓬瀛。”上林苑本名秦上林苑,汉武帝曾将长安城分为三部分,南部称宜春苑
【注释】: 集句:即诗句的合集,将不同诗人的诗句收集在一起。 牡丹:这里指牡丹花,古代称国色天香为“牡丹”。 苑中栽:在皇家花园中栽种。 借得东风:借用东风。 一夜开:一夜之间就盛开了。 尽日君王看不足:整天都被观赏,看不够。 芳尊:美酒。 管弦:乐器。 赏析: 这首诗是咏赞牡丹花的。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形式整齐。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人。首句点明主题,牡丹移向苑中栽;次句写花因风力而开放
这首诗是唐代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唐代的张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月倚觚棱宿雾收,三千珠翠拥宸游。 注释:月亮挂在宫殿的檐角上,夜雾散去,露华闪烁;三千名宫女像珍珠和翡翠簇拥在皇帝周围,陪同他巡游。 霓旌影乱箫声远,天子龙舆过玉楼。 注释:彩绸制成的旗帜在微风中飘荡,影子交错在一起;箫声悠长,传得很远;皇帝乘坐着金碧辉煌的龙辇经过华丽的玉楼。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皇宫夜晚繁华景象的诗
【注释】 碧纱窗:绿色的纱窗。水沉烟:水中漂浮的沉香。薰炉:古代用来熏衣取暖的火炉。禁火天:冬至后,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复苏,人们要避寒就暖,停止用火取暖的日子。绿杨:垂柳。画秋千:有彩绘的秋千。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个春日里的美好景象。诗人以碧纱窗作背景,描绘出一幅春色盎然的画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全篇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明快,富有生活情趣。 首二句“碧纱窗下水沉烟
诗句释义: 1. 连夜琼林散舞衣,披香新殿斗腰肢。 - “琼林”通常指帝王园林或皇家园林,这里可能指的是夜晚在皇家园林中举行宴会的场景。 - “散舞衣”暗示了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跳舞。 - “披香”可能是指宫殿内的香气四溢,也可能是形容宫女们穿着的衣物有香的味道。 - “新殿”指的是新的宫殿或皇家建筑。 - “斗腰肢”可能是指宫女们为了展示自己的舞姿而做出各种姿势,如扭腰、摆臂等。 2.
【注释】: 集句:即集句诗,指把诗句集中在一起的诗歌。 内人:古代宫廷女官的通称。 晓起:早晨起来。 怯春寒:害怕春天的寒冷。 惆怅:悲伤、忧愁。 阶前红牡丹:红色的牡丹花盛开在台阶前。 整了翠鬟匀了面:整理好发髻,修饰面容。 翠鬟(huán):用青黛画的眉毛和黑发。 匀了面:使面容显得和谐美观。 沉香亭北倚阑干:(在)沉香亭的北面依靠栏杆。 赏析: 这首集句诗是李商隐的《集灵台》,全诗为:
【释义】:珠帘隔断了牡丹花的香气,金殿上香已经燃尽。 这应该是巫山神女梦中春梦的句子,日高天明她仍在床上熟睡。 【注释】: 集句:指摘取他人诗句中的字、句。 牡丹风:牡丹花的香气。 翠绮栊:指华丽的门窗。 巫阳春梦句:巫山神女朝云暮雨的传说故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描写宫中生活的场景,表达出自己对朝廷和权贵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首句“珠帘约住牡丹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集句是一种古典诗歌的表现形式,通过选取前人的诗句或成语进行重新组合来创作新的作品。 “淡淡梳妆薄薄脂,自然富贵出天姿。”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宫女在早晨精心打扮自己的情景。其中,“淡淡梳妆”形容她用轻描淡写的方式梳理着秀发,而“薄薄脂”则暗示着她涂抹着轻薄的胭脂,这样的化妆不仅展现了她的天然美貌,也透露出一种低调奢华的气质。“自然富贵出天姿”进一步强调了她天生的美丽和气质,就像是从天而降的贵女一般
【注】玉壶:指皇宫。铜龙:指铜制乐器。紫阁:指皇宫中的宫殿。阊阖:指宫门。百辟:指百官。未央: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皇帝。疏钟:指远处传来的鼓声。 【赏析】此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写的是皇帝在宫中召见大臣的情景。首句“玉壶传箭咽铜龙”,写皇帝在朝堂上传箭射雁,声音如泣如诉;接着以“金殿当头紫阁重”描写皇帝的威权与地位。最后两句写朝会结束,天已大亮,皇帝在未央宫听疏钟声。全诗语言凝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集句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汉宫的清晨景象,展现了宫女们的忙碌和等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珠箔轻明拂玉墀,汉宫仙掌露淋漓。 - 珠箔:指珠帘。轻明:形容其轻盈透明,仿佛有光华闪烁。玉墀:指玉石铺成的台阶。这里指的是汉宫的台阶。仙掌:指仙女般的手,此处指宫女们的手。露淋漓:形容晨露湿润,晶莹剔透。 - 注释:早晨,宫女们用珍珠帘子轻轻擦拭着玉石台阶
注释:学习画眉技艺,独自超越群芳,越罗巴锦的春色,无法掩盖她的娇艳。承恩多次登上南熏殿,无奈宫中嫉妒心切,让人难以忍受。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与才华,她在学画蛾眉技艺方面独出群芳,越罗巴锦的春色也无法掩盖她的娇艳。同时,她承恩多次登上南熏殿,展现了她的高贵地位和优雅气质。然而,她也无奈地面临着宫中嫉妒的心魔,让人难以忍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才情和内心的苦闷
诗句释义:春天的风先吹开了苑中的梅花,希望春天的君主能拥有万寿杯。 译文:春风先吹开了苑中梅花,希望春王万岁!舞罢霓裳后归去,箫声还在绕回凤皇台。 关键词注释: 1. 春风先发苑中梅 - 描绘了一幅春天到来时,苑中的梅花率先开放的画面。 2. 愿春君王万寿杯 - 表达了对君主长寿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健康长寿,享受美好的生活。 3. 舞罢霓裳归苑去 - 描述了舞蹈结束之后,人们纷纷离开的场景
【注释】 帝:指皇帝。三五戏春台:指元宵节。古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又称元宵节。 玉漏铜壶:计时的器物。漏,古代以铜壶盛水,以漏水计时;或用沙、豆等计时。铜壶滴漏,故称“玉漏铜壶”。 百辟九霄:百官。辟,通“僻”,指官员。九霄,指天空中的最高处。 六鳌:神话中的海龟。鳌,大龟。海上驾山来:海中有蓬莱山,相传为仙人居住的地方。驾,驾着;山来,从海而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元宵节的七言绝句
东华金阙万重开,何处闻灯不看来。 行幸未停歌未发,君王又进紫霞杯。 注释: 东华金阙:指皇宫,金阙是古代宫殿的正门。 行幸:帝王出行。 紫霞杯:一种皇家专用的美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繁华场面,充满了皇家的气息。首句“东华金阙万重开”,以壮丽的语言描绘出皇宫的宏伟景象,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皇权的威严。第二句“何处闻灯不看来”,则是对这种场景的进一步渲染,无论走到哪里
【注释】 朝光瑞气满宫楼,一例珠帘不下钩。 认得圣颜遥望见,香烟欲傍衮龙浮。 瑞气:祥瑞之气。 一例:一律。 珠帘:用珠宝装饰的窗帘。 下钩:下垂。 认得:看见。 圣颜:皇帝的面容。 衮(gǔn)龙:古代帝王所乘之车,此处指皇帝。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对皇帝的一次观瞻。“朝光瑞气满宫楼”,这是诗人对皇宫中充满祥瑞之气的生动写照。“一例珠帘不下钩”则是诗人对皇宫内华丽装点的描写
【注释】 集句:将前人诗句摘录下来,重新组合。 清晓:天刚亮的时候。 蓉(róng)花:荷花的别称。 深院:幽深的庭院。 斗秋千:指荡秋千。 君王未起:即皇帝还未起床。 珠帘:挂在门前的彩色帘子,用以障风避寒。 房里围棋:指在房内下围棋。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中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个闺妇早晨的生活情景来表达对这位闺中少妇的赞美之情。 首联“清晓妆成寒食天,芙蓉深院斗秋千”,点明时令为早春
【注释】 集句:集,收集;集句,即把散见的诗句收集在一起。“长眉”指女子的眉毛细长如山;“画了绣帘开”,形容女子的眉毛像画在屏风上的一样漂亮;“榆火”指用榆木作燃料的灯;“新传蜡炬来”,形容烛光明亮,如新传来的蜡烛一般;“扑蝶”“晚归”,描绘女子的生活情景;“看花回”,形容女子看到花儿而高兴得回来了。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一个女子的日常生活。诗中的主人公是个美丽而又聪慧的女子,她喜欢打扮
诗句注释 翠髻高丛绿鬓虚,娉娉袅袅十三余。未央宫里三千女,卷上珠帘总不如。 - 译文: 她那绿色的发髻高高地束在脑后,长长的黑发如云般柔顺,身姿窈窕,美丽动人,宛如十三岁的少女。未央宫中有三千佳丽,她们虽然都卷起珠帘,但都无法掩盖住她们的美丽。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她的美貌如同春天的花朵,既清新又充满生机。她的翠色发髻高耸,象征着高贵和纯洁
【注释】 道字娇讹:指女子体态轻盈,走路时步态柔美。 淡蛾羞敛:形容女子眉目传情,神情羞涩。 歌罢下阶砌:指歌女唱完一曲,便走下台阶。 闲把宫花独自行:指在皇宫花园里独自漫步赏花。 【赏析】 这首诗以写女子为题材,描写了女子的美貌、娇弱和情感世界。 首句“道字娇讹苦未成”,描绘出一个美丽女子行走的样子,她的体态轻盈,走路时步态柔美,但这种美丽并未完全展现,因为她的娇弱
《集句·黄金阁子锁牙床》是宋代诗人闻人祥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画面: 1. 首句“黄金阁子锁牙床”:这里的“黄金阁子”指的是一种豪华的楼阁,而“锁牙床”则意味着这阁子的装饰非常精致,如同牙齿般精细。这里运用了借代手法,通过“牙床”这一具体形象来代表整个楼阁的华丽与精致。 2. 第二句“不是愁人也断肠”: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悲伤的情感。在这里
【注释】 骚人:诗人。百感:各种感触。太平日:太平盛世的日子。避公侯:避开做官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失意的文人,在太平之世,却感到百感交集,不自由,满身是尘土,只好躲着做官的人,以避其锋芒。诗题“集句”,即把前人的诗句摘录下来,加以变化组合,使之成为新的作品。这是一首很有特色的集句诗。 首句“骚人吟罢起乡愁”,化用李白《静夜思》中“低头思故乡”句式。“骚人”即诗人
诗句释义: 浔阳向上不通潮,离别河边绾柳条。回首可怜歌舞地,玉人何处教吹箫。 1. 注释: - 浔阳:地名,指长江边的一个小镇,常因水运而繁荣。 - 通潮:河流水位上涨。 - 绾柳条:女子在河边用柳条系住自己的头发,以示别离。 - 玉人多用于形容女性的美丽和高贵。 2. 译文: 站在浔阳的高处,看不到江水上涨的景象,只能看到离别的河边,女子用柳条将头发紧紧系住,仿佛是在告别。我回头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