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室著不得文殊,众香国里薰教臭。
无端诈病却成喑,只为从前多业口。
维摩赞
介绍
《维摩赞》是宋代诗僧释心月创作的一首杂言诗。
《维摩赞》作为释心月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展现了宋代文学的风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内涵,成为研究宋代文学和禅宗思想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
译文: 文殊师利菩萨,你为何在丈室(即佛堂)中住不得。 你到众香国里去熏染佛法,却变成了一个教唆别人行恶的人。 你无端诈病,却成了哑巴。 这是因为从前你多行善事,口才好,所以现在被人们唾弃。 注释: 1. 丈室著不得文殊:丈室指的是佛堂,文殊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他住在丈室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殊菩萨在你的佛堂里住不住得下去。 2. 薰教臭:薰,指熏染;教,教导;臭,这里是贬义词,指邪恶
【注释】 环堵室,环堵:四面墙壁。形容房屋狭小; 十笏地:古代以一圭(10分)、一璋、一璧、一珪合为一笏,十笏为一“方”,即一方土地,比喻十分狭小的住宅或地方。 咄哉维摩:咄哉:惊叹词,表示赞叹;维摩:即维摩诘,古印度僧人,传说他住在拘尸那陀罗国(即今天的尼泊尔境内)。 病在者里:病:指患病;在:指居住;者里:这里,那里。比喻到处患病。 【赏析】 此诗描写了维摩诘居士居住在狭窄的居室里的悲惨生活
【解析】 本诗的注释,要抓住关键字来理解。“贼”是关键词,“老而不死,是谓之贼”,意思是说,老人死了才叫死,活着的时候叫老不死,所以叫做贼;“春风啼鸟花狼藉”,是说春风催发着啼鸣的鸟儿在乱飞,花朵也零落满地。 【答案】 病 译文:大病临头,天地间一片寂静。老人活到九十岁还健在,这才是真正的贼。这贼贼,是因为春风吹动着啼鸣的鸟儿使花儿乱了秩序而形成的
【注释】 维摩:即维摩诘,古印度人。本为国王舍利弗的家臣,后成为佛教高僧。传说他曾在拘尸那罗城与释迦佛论经,故称“维摩诘”。 赞:佛教中对颂佛之文称为赞。 扁鹊:名越人,战国时期医学家,精于针刺,曾游历列国,为人治病,名闻天下。 病在一默:指不开口说话,不说话。 医你不得:无法医治你的病。 【赏析】 《维摩诘经》中记载:维摩诘在毗舍离城,以大乘佛法开导众生,但有一方士子,名为长者
【解析】 ①“维摩”是古印度僧人,曾住天竺灵鹫山的韦提希夫人家。他的门徒名维摩诘,故后人称其为“维摩居士”。②“深”:深沉;“妙”,精妙。③“不二门”:佛教语,指空与不空的统一,即“不二法门”。④“巧尽翻成拙”:形容技艺高超的人在某种情况下,反而表现得笨拙。⑤“定千差”:指定下许多差别。⑥“万古清风”:形容高洁坚贞。⑦“说”:讲。 【答案】 巧尽翻成拙。一默定千差,常说炽然说说拙,万古清风寒彻骨
维摩 维摩是古印度的一位高僧,名无着,又称“居士”,在《维摩诘经》中,他以善辩著称。维摩诘即维摩诘,是其人名,意为“请来”,意指佛陀邀请他来讲解法义。 呵二乘,弹十地。 呵:责备、斥责;二乘:佛教的两种派别,即声闻和缘觉。弹:讥讽、嘲笑。十地:佛教中的修行境界,共分九个阶段。 以强词,夺正理。 强词夺理:用强硬的话语来争辩,试图取代正确的道理。这里比喻那些自以为是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诗歌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将整篇诗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多字的情况。此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这是一道基础题,也是高考的必考题之一。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如下几点: 1.准确理解诗文的内容,准确把握诗文的思想情感; 2.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共四句
维摩赞 据坐胡床,风悄悄地。 四八痴人夜走,未免落他圈樻。 七佛之师,也遭连累。 石田当时在傍,只消打个喷嚏。 注释: - 维摩赞:这是一首赞美维摩诘的诗。维摩诘是古印度的一位高僧,以智慧著称。这首诗可能是用来赞美维摩诘的智慧和风度。 - 据坐胡床:据坐在胡床上。胡床是一种轻便的坐具,用胡桃木制作。据坐表示安坐,胡床则是指这种家具。 - 风悄悄地:形容微风轻轻吹过,没有声音。 - 四八痴人夜走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维摩赞》并给出相应的注释和赏析。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指桃骂李: - 指:指向或指责。 - 桃:这里可能比喻为美好的、正面的事物。 - 骂李:以负面或批评的态度对待李(通常被视为不良之物)。 - 关键词:指、桃、骂 - 赏析:诗人通过“指桃骂李”这一形象的表达方式,暗示着对某些现象或行为的批判。 2. 败种发机: - 败种:这里指失败的根源或种子。 - 发机
【注释】 维摩诘:即维摩诘居士,古印度人,以“菩萨”自称。 机:佛教语,指一切众生的生死轮回。不可触:不可以触及。 病:比喻烦恼、苦难等。不病时:没有烦恼、苦难的时候。 说黄道黑: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时正话反说。 引蔓牵枝:喻指说话或写作时,往往牵扯出许多枝节问题。 要见:希望看到。 【赏析】 《维摩诘经》,又称《维摩诘经难》、《维摩诘经答难》。是大乘佛教般若经之代表之一
维摩赞 示疾毗耶方丈,文殊亦难近傍。 看来无药可医,只是忌口为上。 注释: 维摩赞:这是赞美维摩诘(即维摩诘居士)的赞歌。维摩诘是古印度的一位高僧,以“在家”居士的身份,弘扬佛法,被誉为“净行第一”。他的故事后来被记载在《维摩诘所说经》中。 示疾毗耶方丈:指维摩诘因病住在毗耶方丈。毗耶方丈是一座寺庙的正殿,是佛教圣地之一。 文殊亦难近傍:指文殊菩萨也难以接近。文殊菩萨是佛教中的智慧和觉悟的象征
《维摩赞》是宋代释广闻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倚胡床,执白拂”: - 倚胡床:靠在胡床上,形容悠闲自在的姿态。 - 执白拂:手里拿着白色的拂子。 2. “三十三人,尽底籍没”: - 描述一个场景中的人们,他们的名字都被记录在册,最终被彻底地消灭或清除。 3. “却将一默对文殊”: - 表达一种心态的转变,从之前的紧张和焦虑到后来的平静和接纳。 4. “兔子何曾离得窟”
【注释】 维摩:即维摩诘,佛经中一位著名的菩萨。 凛然夷齐之风:夷齐是古代的两位隐士,他们以清高廉洁为人所崇敬。 翛然巢许之态:巢和许都是古代的两位贤人,他们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横作竺乾之孽:竺乾即印度,这里指代佛教。 崛起释门之害:释门即佛教,这里的“害”是指对佛教的破坏。 口吧吧地说尽万千:形容说话滔滔不绝,不知疲倦。 究竟不知有这一解:意思是说这个人虽然说得很多,但真正的意思并没有表达出来
维摩赞 谙菩萨之法式,现居士之仪形,闻如来名。 跳下妙喜世界,悯众生苦,示疾毗耶离城。 万化出于神变,一喙犹如建瓴。 洎扣不二之法,何得默而无声。 诗句解析: 1. 「谙菩萨之法式」:了解菩萨的法则和规矩。 2. 「现居士之仪形」:显现出居士的样子和仪态。 3. 「闻如来名」:听到佛陀的名字。 4. 「跳下妙喜世界」:形容自己如同从美妙的喜悦世界中跳下来。 5. 「悯众生苦」:同情众生的苦难。
【注释】 维摩(wéi mó):古印度僧人,以善辩闻名,曾为居士治病,后辞归。 尪羸(wāng liè):身体瘦弱,指病者。 蹊跷(xī qiāo):不寻常,不平常。 说离生死妙法:讲述脱离生死的玄妙之法。 一默无双:默诵一次,无人可比。 【赏析】 《维摩诘经》是佛教经典,讲述佛陀对维摩居士说法,维摩居士答问。此诗借《维摩诘经》中“离欲”之语,赞美维摩居士远离欲求,心无挂碍。 首句“尪羸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