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乡人,当省悟。浮利浮名,不坚不固。妻男是、走骨行尸,自身是臭腐。
早因头,投真趣。学取马风,乐然归去。向物外,耕种心田,做神仙伴侣。
清心镜
介绍
《清心镜》是元朝著名文学家丘处机的代表作品之一。
《清心镜》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佛教禅宗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文化特征和思想观念。通过这部作品,人们可以窥见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为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
这首诗的意思是:劝告乡人,应该醒悟。追求名利,是飘浮不定的,不坚固不稳固的。妻子儿女都是行尸走肉,自身也如同臭腐之物。 早早地放下贪念,追求真理的趣味。学习马的性格,快乐而归去。向外界,耕种心灵,做神仙的伴侣。 注释:劝乡人:劝告乡里的人。省悟:醒悟。浮利浮名:指追逐名利。不坚不固:不稳定、不牢固。妻男是、走骨行尸:指妻子儿女像行走的尸体一样。自身是臭腐:自身像腐烂的东西一样。早因头
【注释】 清心镜:指佛家所说的“清净之心”。 头如蓬,面如垢:形容人的容颜丑陋。 万事俱忘,心无尘垢:指人心境宁静,无所牵挂。 恣情慵、放肆婪耽:任意放纵。 乞残馀展手:乞求剩余。 幸知无,宁著有:幸运地知道没有,宁愿有所作为。 无无亦无:即“无”,表示否定。又作“无名”。 神丹无漏:道家所说的长生不老药。 访蓬莱:到蓬莱山去。传说中海上三座神山之一。 功满三千:功德达到三千年。指修炼成仙。
【注释】 清心镜:指修行时用来映照自己的心境,保持清净的镜子。善芽:即善根,是修行者修行的起点。庵主:佛寺中主持佛法的人。相陪:互相陪伴。不凡之侣:非凡的伴侣。自然:道家所说的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根本规律。种良缘:结下美好的因缘。觉心头开悟:使心中的烦恼顿消,达到觉悟的境界。决遭遇:决定要经历的考验或磨难。端的修持:完全的修行。更凭师度:完全依赖于师父的指导。应仙举:应当得到神仙的举荐。功行无亏
诗句释义与分析 清心镜 - 养家人:养育家人,照顾家庭。 - 无个省:没有节省或减少的意思。 - 各炫惺惺:各自炫耀自己的光芒和智慧。 - 悭贪鄙吝:吝啬且贪婪,心胸狭隘。 - 天来大、割舍惊人:天地之宽广,能割舍令人震惊的事物。 - 敢不惜性命:敢于牺牲自己的生命。 译文 清心镜: 养育家人,没有节省或减少的意思。 各自炫耀自己的智慧和光芒,心中充满吝啬和贪婪,心胸狭隘。 天地之大
清心镜 修行人,休失错。仔细寻思,外乐不如内乐。 静清中、真乐真欢,笑靥生花萼。 无忧愁,无染著。神气冲和,心无怨恶。 生大善、救度遇迷,同超升碧落。 注释: 1. 修行人,休失错。仔细寻思,外乐不如内乐:修行的人,不要迷失方向,仔细思考,外在的娱乐并不能比得上内在的快乐。 2. 静清中、真乐真欢,笑靥生花萼:在宁静清新的环境中,才能真正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笑容如同盛开的花朵,美丽动人。
【注释】 菜:芥菜。李:李子。悟生死之苦,懒穷文理:认识到生死的苦痛,对世俗的学问、道理已无心去追求。薄滋味:少吃一点美味。远除色声:远离尘世的繁华与喧嚣。更倦看周礼:更不愿去看《周礼》。三里:指道家讲的“三元”。认三髻(jī):指道士头上戴的三个发髻。清净表里:指道教徒修炼时所说的心和外界景物的合一。气精神:指道家讲的一种精神状态。三宝丹:指道家炼制的三宝丹药。管:听任。三清赐醴(lǐ)
【注释】 1. 清心镜:比喻心境清明如明镜,不染尘世的纷忧。 2. 儒生:古代指读书人,此处指一个俗姓李的读书人。 3. 悟无为清净:领悟“无为而治”的道理和追求自然清静的境界。 4. 应玉皇、仙举争魁:应承了玉皇大帝的邀请,参加了神仙们的竞赛。 5. 腾孔鲤问礼:孔子(孔鲤)曾经向老子请教过礼的问题。 6. 环墙:环绕着的墙壁,这里代指家乡。 7. 碧桃熟:碧桃花开得正好。 8. 琼浆:美酒。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下面是对每句的逐词释义: 1. 悟冤亲,猛离别。男儿志气,斩钉截铁。 - “悟冤亲”指的是领悟到人间的纷争和痛苦,认识到这些并非真正属于自己的情感。 - “猛离别”表示强烈的别离感,可能是与亲人、朋友或旧时的自己告别。 - “男儿志气”强调的是男性的坚定意志和勇气,这里的“斩钉截铁”形容这种决心是坚定且毫不动摇的。 2. 水云游、誓不回眸
清心镜 遇冤雠,当和解。酒色气财,永除永戒。行大道、剪截万缘,便略无挂碍。 莫欺心,休捏怪。认取真常,逍遥自在。处无为、心起悲心,这功行没赛。 【注释】: - 遇冤雠,当和解:遇到冤仇的人,应当化解仇恨。 - 酒色气财,永除永戒:不要沉迷于酒色财气,永远断绝不良习惯。 - 行大道、剪截万缘:奉行正道,剪断各种欲望和杂念。 - 莫欺心,休捏怪:不要欺骗自己的心,也不要捏造奇怪之事。 -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清心镜 出家儿(僧人或修行者)要决断。万种尘缘,一齐割拚(意为彻底摆脱所有的世俗欲望和牵挂)。便忘机(放下世间的纷扰和算计)、绝虑修仙(摒弃一切杂念,专心修炼),把性命了干(完全舍弃自我,达到无我之境)。 2. 外愚痴,内光灿 外愚痴(外表看起来无知无识),内光灿(内心充满光明和智慧)。声音笑貌(形容人的行为举止),有如憨汉(表现出一种纯真无邪的状态)。 3.
清心镜 马风风,五旬六。云水飘飘,洒然清独。运天风、摇曳灵光,转增明性烛。 到亭川,窑里宿。不意中他,土津火毒。欲要解、四假违和,炼身中金玉。 注释: - 清心镜:指的是一种能够清净心灵,洞察事物本质的镜子。 - 马风风:形容马儿奔驰的样子,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 五旬六:指五十六年。 - 云水飘飘:形容云雾缭绕,水波荡漾的景象。 - 洒然清独:形容景色清新,独自美丽。 - 运天风、摇曳灵光
【注释】 清(清澈)心镜:比喻心境清明如镜。涌醴泉:指甘泉涌出,比喻清心使人得到清凉的滋养。降甘露:指甘霖降落,比喻清心使人得到滋润。上下升降:指清心的人精神活动有高有低。不曾停住:指清心的人精神活动没有停止的时候。得自然、滋润三田:意谓清心的人能够受到大自然的滋养,使心神清明。紫灵芝敷布:指清心的人身体强健,像紫色的灵芝一样茁壮成长,敷布于身。善芽生:指清心的人能够产生善良的本性。慧苗吐
【注释】 蒂:花蒂。苦瓜:指佛教中的佛家之物,即佛性、佛心。李:指道家之物,即道心。去苦就甘:指佛教的出世法门,从烦恼中悟出佛法,从苦难中觉悟人生的道理。自通至理:指佛家的道理,通过实践而得到领悟和理解。灭无明:灭除无明之苦。混俗和光:混同于尘俗之中,与世俗同化。且闲施俗礼:暂且不拘泥于礼法。访长安:到长安去。经:经过。槐里:地名。在长安东面。心归物外:心回归到自然界中,与万物融为一体。气收补里
注释:在众多生灵中,人最为尊贵。超越群生,位列天地三者之列。愚蠢的凡人,却肆意妄为,轻易地杀害生灵。 全诗以“清心镜”为题,描绘了一幅人世间众生万象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诗中既有对人的赞美和歌颂,也有对人的批评和谴责。 译文:在众多生灵中,人最为尊贵。超越群生,位列天地三者之列。愚蠢的凡人,却肆意妄为,轻易地杀害生灵。 赏析
【注释】 建斋筵,须省可。休罗列,看食重重堆□。本来要荐福求恩,却招殃惹祸。 强老先生还见么。莫不是受用,于身太过。如今纵百味珍羞,眼相看咽唾。 【赏析】 此词为《水龙吟·建斋》的同调,写宴饮之乐与宴饮之害。 起句“建斋筵,须省可”,点出宴饮的目的。斋筵,即宴会,是佛教徒为了超度亡灵、祈求冥福而设的一种宗教仪式。“建斋”即举行斋戒仪式,以表示对佛菩萨的虔诚。“省可”,意谓在斋筵中要有所节制
下面是对《清心镜》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作品赏析: 1. 诗词原文: 鬼神擒,鞭挞跪。愁开眼,强欲思量巧计。当头把业镜高悬,那冤家怎讳。 拔舌剜心酬快意。全不似旧日,馨香美味。三涂任百毒陵迟,再生人卒未。 2. 译文注释: - 鬼神擒,鞭挞跪:形容因恐惧而屈服或受到严厉惩罚的状态。 - 愁开眼,强欲思量巧计:表达了一种被迫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焦虑。 - 当头把业镜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