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舆绳祖武,岁岁幸滦京。
夏至今年早,山行久雨晴。
日瞻黄道肃,夜拱北辰明。
随步窥形胜,周咨记里程。
纪行诗
介绍
纪行诗是记录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诗歌形式。以下是对纪行诗的介绍:
- 历史沿革:纪行诗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元稹就创作了120余首纪行诗,约占其诗歌总量的六分之一。宋代杜集类编纂诗中也将“纪行”列为重点,显示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 艺术特色:纪行诗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包括描绘沿途风光、抒写个人情感等。这种诗体通常涉及多首作品,可以是针对单次旅行,也可以是多次、连续的旅行。纪行诗的创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文学意义:纪行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历史的见证。通过这些诗歌,可以窥见诗人当时的心境和对时代的思考,同时也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风貌和变迁。
纪行诗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以旅途经历为主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与时代背景。通过对这类诗作的研究,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还能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深刻的联系。
相关推荐
【注释】 乘舆:乘坐车马。绳祖武:继承先祖的遗志。随步窥形胜:随着步伐去观察名胜古迹。 纪行(zhì xíng ) 诗:记叙游览所经过地方的景物、风土人情及旅途见闻的诗歌。 赏析: 此首是一首纪行诗,作者记述了在北巡途中,一路观览各地名胜古迹的经历。前四句为第一段,写沿途所见;后六句为第二段,写沿途所闻,并抒发感慨。 “乘舆绳祖武”两句,言自己奉旨巡幸北方,一路上继承先祖的遗志
昌平古县名,谏议远流芳。 石斗清溪急,林昏暮树苍。 市阛云聚散,关岭斗低昂。 辇路平如砥,灵宫坌异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景色和感受的纪行诗。诗人在旅途中经过昌平这个古城时,被这里的自然风景所吸引,写下了这首纪行诗。 1. 昌平古县名,谏议远流芳。 - 昌平(Chāngchéng)是中国古代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位于今天的北京西南部。这里曾经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遗迹
【注释】 居庸:地名,今北京昌平县西北。东北:东和北。 草细:草木繁茂的样子。一川:一条河流。 夹岸:两岸。山屏:如屏风一样的山峦。转:曲折环绕。 穿沙:从河床穿过。水带:指河水像丝带一样缠绕。 六龙:指皇帝所乘的六骏之车。御:驾驭。 万骑:指皇帝的车驾。拥:护卫。云旌:指皇帝的仪仗。 游豫(yù):安乐;闲暇。诸侯度:诸侯朝见天子的时候,表示敬意。 兆姓:古代称百姓为“兆民”, 即百姓。 赏析
缙云山独秀,沃壤岁常丰。 玉食资原粟,龙洲记渚虹。 荒祠寒木下,遗殿夕阳中。 谁信幽燕北,翻如楚越东。 注释: 1. 缙云山: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山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风景而闻名。 2. 沃壤岁常丰:指土地肥沃,农作物常年丰收,体现了自然赋予的富饶与生机。 3. 玉食资原粟:比喻食物如玉般珍贵,源自于肥沃的土地,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尊贵。 4. 龙洲记渚虹:描述了一个壮丽的景象
车坊尚平地,近岭昼生寒。 注释:车坊地势平坦,靠近山岭时天色变得阴沉寒冷。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了车坊的地形特征,即地势平坦且靠近山岭,因此天气变得阴暗且寒冷。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景色更加鲜明,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拔地数千丈,凌空十八盘。 注释:山峰直插云霄,犹如千丈之高;山路陡峭曲折,犹如十八盘之险。 赏析: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和山路的景象,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注释】 逾险梦频悸:越过山险时,心里常常感到害怕。 夷:这里指平坦之地,泛指南方。 千岩奇互献:千重的岩石交相辉映,景色奇妙迷人。 万壑势争趋:无数山涧的流水奔腾向前,气势磅礴。 峭壁剑门壮:陡峭的山峰像利剑一样挺立,令人生畏。 重梁星渚纡:重重的桥梁曲折蜿蜒,犹如星辰闪烁。 凡鳞期变化:世间万物都在期待着变化。 雷雨在斯须:雷雨来得快,转瞬即至。 【赏析】
【注释】 岚翠:山色如翠。摩台:摩天,形容山峰高耸入云。林霏隐日车:树林里雾气弥漫,看不见太阳。谷深:山谷深处。幽境:幽静的处所。迥:遥远,深远。列峰:连绵不断的山峰。锦石:五彩斑斓的石头。敧(juàn):倾斜。瑶草:瑶瑟,一种美玉制的琴。苍丛:浓密的草丛。缀:装饰。白花:白色的花朵。柴门:用树木和茅草编成的门户。成聚落:变成了村落。山崦:山腰。尽:全部。 【译文】 群山环绕着层层绿树
【注释】 万幕:指无数帷幕。 悬崖:山崖。 高下疏复稠:指高低不等的样子。 罽(jì)墙:以毛皮装饰的墙壁,这里指宫殿的外壁。 虎卫:守卫宫殿的勇士。 幄殿:帐篷式的宫殿。 榆柳清长昼:指早晨的时候,榆树和柳树都显得清新可爱。 早秋:初秋。 威容隆古昔:威仪庄严如古代帝王。 神武镇中州:形容其雄威之极,足以镇守中原。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他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对祖国山河十分热爱
【注释】 纪行诗:古代诗人写旅途见闻的诗歌。缘山:沿山。行营:军队驻扎的地方。散野屯:分散地驻扎。四望:四周远望。蜂蚁:喻指敌人或百姓。虞备:警戒防备。邦谟:国家大事。垂典则:树立典范。根本:根基,基础。元元:百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行诗。纪行诗是古时诗人旅行途中所写,以记叙旅途所见所感为主要内容的诗歌。纪行诗往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内容和形式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 首句“群牧缘山放”
【注释】 崇冈:高峻的山坡。绵铁垒:连绵不断的山脉像铁铸的壁垒一样。叠巘(yǎn):重叠的山岭。匝:环绕。金城:指金碧辉煌的城池。地峻:地势高峻。风烟冷:风和雾气笼罩着山峦,显得冷清而寂静。人稀:人迹稀少。萱(huān)花:萱草,一种香草。开当夏昼:萱草在夏天开放。当:正值。麦秀:形容麦子长得十分茂盛。比:比得上。秋成:秋天成熟。鸡犬知归路:鸡鸣狗叫,知道是回家的路。牛羊认暮荆
薪蒸因地利,种萟遍山阿。 注释:由于地形有利,这里的薪炭和农作物种植得非常茂盛,遍布了山间的每一个角落。 村坞氓居朴,溪桥客径颇。 注释:村庄里的房屋朴实无华,而溪边的桥梁连接着行人的道路。 通宵阴雾重,盛夏北风多。 注释:整夜都笼罩在浓厚的阴云之中,而夏季的北风却格外强烈。 僻境轮蹄绝,桃源未是过。 注释:在这个偏远的地方,车辆无法通行,所以无法真正到达所谓的“桃花源”。 赏析
【注释】 岫:山峰。苍笋特:青翠挺拔的竹。厓:山崖。豁:开阔。洞门:山洞口。张:展开。罗绮:丝织品。麾旄:古代军队指挥用的旗子。金:指野花。沙韭:一种草名。翠:指沙韭。侵:覆盖。苑马:皇家御马、骏马。苑中养马场,此处泛指宫廷。枥:养马的槽。步稳:走得平稳。 【赏析】 首句写山峦高峻,山峰秀丽;二句写山洞深邃,山势险峭;三句写山崖陡峭,气势恢宏;四句写旌旗猎猎,旗帜飘扬
注释: - 山行三百里,马上不知疲。 - 意思是走了三百里的山路,马也不觉得累。 - 溪涧淙淙急,峰峦矗矗奇。 - 意思是小溪潺潺流淌,山峰高耸而奇特。 - 云寒蓬岛晓,雪霁会稽时。 - 意思是云雾寒冷的蓬莱岛,早晨的时分,雪后晴空万里。 - 风物无过此,清缘有夙期。 - 意思是这里的景色没有超过这里的,我与这里结缘也有早先的缘分了。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记录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注释】: 高岭横天出,炎天气候凉。——指高高的山峰直插云霄,炎热的夏天却十分凉爽。 白沙深没马,碧草浅连冈。——在白沙中,马匹无法奔跑;在碧绿的草地上,山冈也显得十分低矮。 晨服增绵纩,寒乡供稻粱。——早晨穿上厚重的棉衣,寒冷的家乡供应稻米和粗粮。 土风多国语,闾井异寻常。——地方风俗中有许多不同的言语,乡村和城镇的建筑风格也不同。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作者在旅途之中看到高耸入云的高山
晴川平似掌,地势与天宽。 译文:晴朗的天空如同手掌一般广阔,地势宽广,与天空一样。 注释:“晴川”指晴朗的天气,象征着美好的景象;“平似掌”形容其宽阔如手掌,给人以开阔之感。这里的“地势与天宽”则进一步强调了地势的广阔和高远。 赏析:诗人以晴空作比,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景象。在这里,他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自己内心的豪情壮志。整句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诗人的喜悦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结合诗中意象及典故、作者的情感态度等进行赏析。“岭西通驿传”:山尽见邮亭。驿传指古代传递军情的驿站,泛指传递信息的道路或机构。岭西即岭南,泛指南方山区;驿传泛指南方山区的交通道路。“万灶闾阎聚”,炊烟袅袅升起,万家炊烟缭绕。闾阎,指里巷门第,泛指平民百姓居所。炊烟是家家户户做饭时冒出的缕缕青烟
【注释】 凉亭临白海:指亭子位于白海边,以白海为背景。凉亭,即亭子。白海,指大海。 行内壮黄图:在亭子里观看黄图的壮丽景象。行内,即亭子内部。壮黄图,指观赏黄图。黄图,即黄色的地图,可能指的是中国历史地图。 具阙明清旭:指亭子的窗户有明暗不同的阳光照射,形成美丽的光影效果。具阙,指亭子内部的结构。清旭,指清新明媚的早晨阳光。 丹垣护碧榆:指红色的围墙保护着绿色的榆树。丹垣,指红色围墙。护,护卫
【注释】 纪行:写旅行的见闻和感想,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诗体。地旷居人少:指边远荒僻之地人烟稀少。山低云影微:指山势低矮,云彩隐约可见。石墙虫避燥:指昆虫在石头上躲过炎热。土屋燕交飞:指房屋简陋,燕子在其中飞翔。沙净泉宜酒,天凉秋合围:意思是沙漠中泉水清澈甘甜,气候凉爽适宜饮用,秋天天气凉爽合围。朔方戎马最,刍牧万群肥:意思是在北部边疆,战事频繁,马匹众多,牛羊成群。 【赏析】
【释义】: 纪行诗,记录旅行见闻的诗。这首诗是作者在登长城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描绘了长城北边景色的荒凉。 译文: 汉将荒台下,滦河水北流。 岁时何衮衮,风物尚悠悠。 川草花芬郁,沙禽语滑柔。 暮梁遗句在,过客重绸缪。 注释: ①汉将荒台:指汉将的旧垒遗址。荒台,荒芜的台基。 ②年:岁月,时光;衮衮:众多的样子; ③悠悠:悠远的样子; ④川草花芬郁:形容草原上花草茂盛、芬芳扑鼻;
【注释】 桓州:指唐代的河南府,治所即今河南省洛阳市。孔道:交通要道。唐时:唐朝。翊辅:辅助。盛:兴盛、强盛。川原:指河洛地区。夷:平坦、广大。滋:滋生、繁茂。歇:停歇。云起:行云飘荡,形容天空景象。被眷私:受到君主或贵族的青睐。 【译文】 河南府位于交通要冲,城池建筑始于唐朝时期。 历经千年辅佐朝廷,河洛一带成为中原之地。 新雨过后草叶茂盛,远方山峦在云雾之中移动。 官僚们习惯于迎接送行
【注释】 1. 纪行诗:纪,记述;行,行走。指作者在旅途中写下的诗歌。 2. 南坡延胜概:南坡指的是南方的山坡,延胜概是指延长胜地的景象。 3. 一舍抵开平:一舍指的是一个驿站的距离,抵开平是到达开平的意思。 4. 地蕴清凉界:地蕴是指土地蕴藏着清新的空气和清凉的水土,清凉界是指清凉的世界。 5. 天开锦绣城:天开是指天空开阔,锦绣城是指美丽的城市。 6. 雷轰驼鼓振:雷轰是指雷声大作
【注释】龙虎:指龙虎山,位于中国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与玉山县交界处。清淑:指清纯美好的德行。金汤:指金城汤池,喻指城池坚固。洛都:指洛阳,古都城名。汉:汉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丰邑:指丰邑(今河南省开封市),是周武王灭殷建周后所封的诸侯国之一,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封其后裔为东虢公,即丰邑侯。启成周:指周朝建立,开创新纪元。宫钥:指宫中的锁钥,泛指皇帝的权力。邦符:指国家的法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以及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 “黄屋如天运”:这里的“黄屋”指的是皇帝的车驾,古代帝王出行时,通常有黄色的车驾,因此用“黄屋”来比喻皇帝。“如天运”则表示皇帝如同天命一般,不可违抗。 第二句 “纡徐再浃旬”:意思是说皇帝的车驾缓缓行进,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里“纡徐”指的是缓慢行进的意思,而“浃旬”则是表示经过一个月。 第三句
【解析】 这是一首七律,全诗八句,每句7个字,共56个字。首联“巡守绥畿甸”,意思是巡视、守护京城周围的地区。颔联“游从览近风”,意思是随同皇帝出行游览,观赏当地风俗风情。颈联“山川随地异”,意思是山山水水随着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尾联“神都制作雄”,意思是在长安城(神都)进行治理和建设。整首诗通过对京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繁荣昌盛的期盼之情。 【答案】 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