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冷江寒走暮烟,渚清沙浅过游船。
松檐燕雀春能语,石窦鱼龙夜不眠。
城里孤峰偏出海,枕边流水欲稽天。
红尘扰扰还今古,渔子清歌自渺然。
海珠寺
介绍
《海珠寺》是明代著名诗人李贞创作的一首诗。
《海珠寺》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了海珠寺周围的自然景致与人文气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中不仅展示了海珠寺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活、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相关推荐
海珠寺 日冷江寒走暮烟,渚清沙浅过游船。 松檐燕雀春能语,石窦鱼龙夜不眠。 城里孤峰偏出海,枕边流水欲稽天。 红尘扰扰还今古,渔子清歌自渺然。 注释: 1. 日冷江寒走暮烟:太阳已经西沉,江上的气温也变得寒冷,傍晚的烟雾缭绕在江面上。 2. 渚清沙浅过游船:湖中的小岛清澈见底,岸边的沙子也显得十分浅薄,可以看见游船经过的痕迹。 3. 松檐燕雀春能语:松树上的鸟儿在春天里也能发出鸣叫。 4.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海珠寺歌送岑参归越》。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谁布黄金海上回,望中楼阁俨蓬莱: - “谁布黄金海上回”:这里指的是在海珠寺的周围布置了金色的装饰,使得海面上反射出金光。 - “望中楼阁俨蓬莱”:站在高处远望(望中),可以看到海珠寺的楼阁仿佛仙境中的蓬莱阁。这里的“蓬莱”是一个著名的神话传说中的仙山。 2. 波涛万里吹天转,画角孤城动地来: -
海珠寺 天风吹浪鼓溟溟,勺水犹堪敌巨灵。 地似折芦曾面壁,人疑登岸得心经。 日沉尽见楼台紫,潮落空馀宇宙青。 闻道海龙能听讲,夜深还扣绿萝扃。 注释: 1. 天风吹浪鼓溟溟:形容海浪汹涌澎湃,好像有风在吹动一样。 2. 勺水犹堪敌巨灵:用勺舀的水还能抵挡住巨大的水流。 3. 地似折芦曾面壁:仿佛大地就像折断的芦苇,曾经面对着墙壁。 4. 人疑登岸得心经:人们怀疑自己已经登上了陆地,找到了《心经》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的字号是义山,他的作品以抒情诗为主。 海珠寺:位于今广东广州市海珠区。 隔岸烟花是锦城:指在岸边看到的烟花映照在锦城的美景。锦城即成都,古时的成都被比喻为锦绣之城,这里泛指成都。 水晶宫里有歌声:形容声音清脆悦耳。水晶宫可能指清澈透明如水晶般晶莹的宫殿或寺庙,歌声则指的是寺庙中僧人诵经的声音。 洲边鸥鹭随流至:描述洲边的鸥鹭随着水流漂向远方的景象。
【译文】 海珠寺,千江月色泻烟流,万里长空紫气浮。 入夜涛声长似昼,列云花影不知秋。 石床鹤叫回尘梦,海寺风生逼酒筹。 回问南溟星斗落,笔端云锦烂江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海珠寺夜晚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将海珠寺的夜晚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句“千江月色泻烟流,万里长空紫气浮。”描绘的是海珠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夜晚的景色。千江、万里、长空
海珠寺 南海骊龙不爱珠,水心擎出夜明孤。 云流上下天浮动,月浸空蒙地有无。 两岸交花摇彩槛,千艘横渚散飞凫。 即看佛宝连金界,全胜仙人弄玉壶。 注释: 1. 南海骊(li)龙不爱珠:骊龙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龙,此处指代南海的龙。骊龙不喜欢明珠,这里用来形容海珠寺的建筑风格独特,不追求奢华。 2. 水心擎(qíng)出夜明孤:在水面的中心部分,仿佛有明珠在闪烁,形成一座孤独的灯塔。 3.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海珠寺” - 注释:海珠寺,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个古老寺庙。 - 译文:站在海珠寺的门前,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海风带着凉爽和清新。 第二句:“两岸秋风吹白蘋,三城烟树隔红尘。” - 注释:白蘋(音pín),一种水生植物,秋天时颜色变为白色。三城,泛指广州附近的几个城市。 - 译文:两岸的秋风吹动着白色的蘋草,远处的三城被朦胧的烟雾和树木所环绕
海珠寺 乾坤疏瀹处,砥柱有孤峰。 波撼龙宫月,经翻鹢首风。 山光遥似逼,海气近还空。 何物神珠女,思王赋已工。 注释: 1. 乾坤疏瀹处:指天地间的开阔地带或空旷的地方。疏瀹,意为分散、开垦。 2. 砥柱有孤峰:砥柱,即砥柱山,位于黄河中流,形状如同砥柱一样矗立在河中,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孤峰,即孤立的山峰,形容砥柱山的险峻与独立。 3. 波撼龙宫月:波撼,意为波浪冲击。龙宫
海珠寺 烟波缥缈散花台,祇苑初传鹦鹉杯。 岛上一珠悬照乘,江中双树辨如来。 林开碧嶂孤城转,水合青天两岸回。 已泛仙槎逃苦海,欲乘灵气望蓬莱。 注释: 1. 烟波缥缈散花台:形容水面上的烟雾和波光在缥缈间显得散乱而美丽。 2. 祇苑初传鹦鹉杯:祇园是佛教寺院的名称,这里指代一个传说中鹦鹉能飞到的神奇地方;鹦鹉杯是古代用来盛放液体的器具,可能是一种装饰品或仪式用具。 3. 岛上一珠悬照乘
海珠寺 清津开水国,天际见孤洲。 漫指羊为石,还看蜃作楼。 波涛元浩劫,身世亦虚舟。 坐久忘醒醉,渔歌几唱酬。 注释: 1. 清津开水国:清津指的是珠江口的清水口(今广州),这里指代南海的水乡。水国有比喻之意,指代海上的繁华景象。 2. 天际见孤洲:孤洲指的是孤立无援的小岛,在海中或海上显得格外突出和渺小。 3. 漫指羊为石,还看蜃作楼:这里的“羊”和“蜃”,都是古代用来比喻海中的幻影。 4.
海珠寺 四字微茫外,中流胜可招。 空台留海色,断口咽江潮。 梵刹晴还湿,鱼龙晚益骄。 长风堪破浪,应任此身遥。 注释: 1. 四宇微茫外:指寺庙位于大海的边缘,显得非常渺小。 2. 中流胜可招:意味着在中流处,景色优美,可以欣赏到迷人的风景。 3. 空台留海色:形容寺庙的空台上依然保留着海水的颜色,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4. 断口咽江潮:形容江水从寺庙的断口中流向大海,仿佛在吞咽着江潮的声音。
海珠寺 南汉城边菰叶落,流花桥下水趋东。 烟笼碧树春分后,月浸寒江子夜中。 潮上石沉僧语歇,笛残人去蜡灯红。 分明一幅蓬山景,吹入鹅潭影自空。 【注释】 1. 菰(gu)——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可食,叶子可制淀粉。 2. 莲(lián)——水生草本植物,其茎有节,叶圆形或卵形,花大而美丽,果实为坚果。 3. 流花桥:广州古桥名。在广州城南,珠江两岸,故又名双门桥。 4. 蓬山:传说中的蓬莱、瀛州
海珠寺 素馨花谢有人愁,开尽芙容岁岁秋。 几片锦帆迷海燕,千条银浪吼沙鸥。 分开碧水鲛鮹室,隔断青山玳瑁楼。 何似粤王台上客,松声终日送行舟。 注释: ①素馨花谢有人愁:素馨花(即茉莉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佳人。这里指女子。 ②开尽芙容岁岁秋:芙容,即荷花;岁岁秋,每年秋天。意思是说荷花每年都要开,但是到了秋天就会凋谢。 ③几片锦帆迷海燕:锦帆,即彩绘的船帆;海燕,即海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它以海珠寺为题,描绘了海珠寺的独特魅力和佛教文化。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海珠寺 - 海珠寺,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是广州最著名的古迹之一。它因形状像一颗巨大的珠子而得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 2. 中流砥柱差堪拟,沧海遗珠亦浪猜。 - 在江流中矗立着一块巨石(中流砥柱)可以比喻海珠寺就像一块屹立于江心的巨大岩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海珠寺即景》。下面是对每句的逐词释义: 第1句:“孤岛飘摇巨浪中” - 孤岛:指位于珠江中的小岛,通常指广州市内的小岛。 - 巨浪:形容海浪很大,波涛汹涌。 - 中:这里指在海浪之中,即在江水中。 - 孤岛飘摇:描述小岛孤立在广阔的海面上,被巨浪摇摆的景象。 第2句:“临流避暑一尊同” - 临流:靠近水流。 - 避暑:乘凉避暑,指夏日里在水边休息享受清凉。 -
海珠寺 梵宇奇檠石一拳,布金开刹自何年。 回环四水全浮地,倒影长空小碍天。 山翠北来供几案,海涛东簸拥楼船。 琳宫剑垒看如此,沧海将无浅作田。 注释: 1. 梵宇奇檠(gōng)石一拳:形容寺院的建筑宏伟,岩石如同一拳头般大。 2. 布金开刹(chà):开凿寺庙。 3. 回环(huán):环绕。 4. 四水:指寺前的四条河流。 5. 长空:广阔的天空。 6. 山翠:山的绿色植被。 7. 北来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海珠寺景色和氛围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长歌游宝地,延步爱清晨 - “长歌游宝地”:诗人在早晨沿着曲折的山路走来,边走边唱着赞美之词。 - “延步爱清晨”:表达了诗人对早晨美景的喜爱和珍惜,延步即慢慢行走。 2. 烟气笼青阁,晴光转绿蘋 - “烟气笼青阁”:形容烟雾缭绕,笼罩着青翠的楼阁。 - “晴光转绿蘋”:晴日阳光下,水面上浮萍反射出绿色光芒
海珠寺 野寺江天阔,萧疏台殿凉。 青林依石塔,危槛等飞樯。 暝色生寒树,滩声聒夕阳。 看心兼送目,都使俗情忘。 【注释】 1. 海珠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2. 野寺:指远离城市中心的寺庙。 3. 江天阔:指江水和天空辽阔无边。 4. 萧疏:形容景物清幽、荒凉。 5. 台殿凉:指台殿在夜晚时分显得格外凉爽。 6. 青林:指绿色的树林。 7. 石塔:指寺庙中的石制塔楼。 8. 危槛
这首诗的原文是: 海珠寺 扁舟何处泊,珠影散长河。 一寺波中出,孤峰水底过。 日晓分黄木,云深起白鹅。 临流聊怅望,不觉野怀多。 译文: 我乘坐的小舟在何处停泊,珍珠般的倒影洒满长河。 一座寺庙在波涛中浮现,一座山峰在水底掠过。 早晨阳光照耀着黄木林,云雾缭绕时有白鹅跃出。 我在河边徘徊着惆怅地眺望,不知不觉间心情变得忧郁。 注释: - 海珠寺:位于中国广州市,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 -
海珠寺位于广州市的越秀山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诗人以“海珠寺”为主题,创作了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海水如镜般平静,水面上倒影着天边的云朵。 注释:这句描绘了海珠寺周围海面的宁静景象,以及天空中云层的倒影。 2. 想要从鳌鱼背上停下来休息,乘坐灵槎(一种古代神话中的船)游览。 注释:鳌鱼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这里用来形容海上的壮丽景色。 3. 阴晴变化时
海珠寺 古寺临珠石, 高僧住镜天。 波环中印度, 岸达上乘禅。 鲸吼通鲛室, 渔歌杂象筵。 市尘飞不到, 沽酒白鸥边。 注释: 1. 古寺临珠石:古寺庙坐落在珍珠般璀璨的石头上。 2. 高僧住镜天:高僧住在像镜子一样平静的天空下。 3. 波环中印度:海水环绕着印度。 4. 岸达上乘禅:岸边通往佛教修行的高台或禅修之地。 5. 鲸吼通鲛室:鲸鱼咆哮声能够直达鲛人居住的水底洞穴。 6.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加以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仔细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筛选相关内容,进行概括。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文史知识的错误。 海珠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始建于唐代。因寺内海珠石形似圆珠而得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改称海珠寺。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改为海珠寺。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再次易名为海珠寺
海珠寺 客子一停桡,秋空正泬寥。 珠浮插江寺,虹落倚城桥。 独鹤唳霜月,寒蟾随夜潮。 蒹葭无限思,宛在水迢迢。 译文: 客人停下船桨,秋天的天空格外清朗。 江面上的珍珠倒映在水中,彩虹落在城边的小桥上。 孤鹤在霜月下鸣叫,寒月伴随着夜晚的潮水。 蒹葭丛中无尽的思绪,如同遥远的水路一般遥远。 注释: - 客子:客人。 - 停桡:船只靠岸。 - 秋空:秋天的天空。 - 泬寥:空旷寂静。 -
海珠寺 微茫云海一珠浮,中有仙家十二楼。 红蓼斜连枫叶寺,绿榕低护木兰舟。 采芳客至昌华苑,拾翠人归花渡头。 夕梵晨钟鸣底事,一蓑江上独夷犹。 注释 1. 海珠寺:位于广州市越秀山上的一座古寺庙,因周围环绕着珠江而得名。 2. 微茫云海一珠浮:形容寺庙周围的景色如同在云海中漂浮的明珠。 3. 中有仙家十二楼:指寺庙内部有象征神仙居住的十二层楼。 4. 红蓼斜连枫叶寺,绿榕低护木兰舟
海珠寺 三山飘却此山存,南渤横流足巨吞。 宝角寒星飞水国,玉鞍神马堕云根。 磬沉响跃扶桑日,龙过身遮古寺门。 我似漆胶移未得,上方钟鼓对黄昏。 注释: - 这首诗描述了一座寺庙在自然景观中的位置和景象。 - "三山漂却此山存":三座山峰飘去,只剩下这座山存在。 - "南渤横流足巨吞":南方的大海横流,足以将巨大的物体吞噬。 - "宝角寒星飞水国":宝石般的角闪烁着寒冷的光芒
海珠寺 虚无一蜃结楼台,碧瓦高连粤秀开。 八水尽朝珠气入,二丸还照佛光来。 寒窗僧去难巢鹤,夜角秋深自落梅。 咫尺尘寰人莫到,不堪今昔动馀哀。 注释: 1. 虚无一蜃结楼台,碧瓦高连粤秀开。 - 这句话描绘了海珠寺的宏伟景象,用“虚无一蜃”形容寺庙如同蜃景一般虚幻而美丽,而“结楼台”则指的是层层叠叠的建筑结构。接着描述“碧瓦高连粤秀开”,即碧绿的屋瓦高耸,与广东省美丽的风景相连。 2.
注释 1. 海珠寺:位于广东番禺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 2. 有山何处坐巢由:这句话引用了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的故事,表明作者在寻求一个隐居之所的想法。 3. 水满南溟地轴浮:形容南海的水波浩渺,仿佛能够浸没整个地球,突出南海的广阔和深邃。 4. 青史半篇闲老眼:表示岁月流逝,虽然历史记录了很多事情,但看这些历史的人也渐渐老去。 5. 泰山千仞一江舟:用泰山的高大来形容江上的小船
【注释】 越王台:指越王勾践在会稽山建的越王城。 未曛:天色未暗,指黄昏前。 分:分流。江水从越王城边分流。 宝刹:佛寺。 中流:中间流淌。 闲僧:清静的僧人,也指悠闲自得的僧人。 赏析: “海珠寺”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写景,写越王台和越王城。颔联写寺内景,写寺庙、流水、看水云的清闲僧。颈联用一“出”字,将“千年”与“宝刹”联系起来,突出了越王城的历史之久和建筑之高耸入云。尾联写寺外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景图。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海珠寺 坐看天地小浮沤,海屋谁添第几筹。 佛顶祥光开宝藏,人间孤柱砥中流。 媚涵沧海空遗叹,价并乾坤肯暗投。 懒倚江亭横铁笛,恐惊风雨起潜虬。 注释解析: - “海珠寺”:指的是位于海边的寺庙或观景台,这里可能是指海上的一个观景点。 - “坐看天地小浮沤”:意为静静地坐着观看大海中的泡沫,形容视野开阔
海珠寺 疏钟度水江云晓,几度溪桥飞白鸟。 玻璃千顷浸重城,一点孤峰望中小。 竹梧绕寺青苍苍,老僧长啸开松房。 莲花灯下传清梵,十里江流闻妙香。 蜃楼幻出横烟渚,长日依微飞绿雨。 宝地西风下雁王,香台噀雾来龙女。 五月江头藕放花,夹溪扶荔蒸红霞。 越女相携采莲去,木兰双桨载琵琶。 金塘日晚芙蓉醉,箫鼓声沈岛烟翠。 此时海上一珠悬,流光照见群山睡。 公子王孙越布衫,临风齐唱望江南。 摩尼五色原无价
海珠寺 五仙门外海连天,色烂牟尼石一拳。 万里风烟藏佛骨,六时梵呗到楼船。 半空尚挟鱼龙气,照夜常疑日月悬。 食采元臣肃遗像,禺山俎豆自年年。 注释: 1. 五仙门外海连天:指海珠寺位于五仙门(即广州的五座山峰)之外,面向大海,与天空相接。 2. 色烂牟尼石一拳:形容牟尼石颜色斑斓,如同拳头一般。牟尼石是指寺庙中的佛像雕塑,颜色丰富,形态各异。 3. 万里风烟藏佛骨:指在万里外的风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