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七恨

青蘋叶底声蓬蓬,当年曾号襄王雄。秋高八月势转急,忽来吹我茅屋东。
令我夜坐难秉烛,使我发白成老翁,吁嗟恨尔之秋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宵七恨》是明代著名学者、诗人袁中郎所作的一首诗,全篇共分为七个部分,每部分都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或短语。

  1. 月落乌啼霜满天,
  2. 梧桐叶上露凝寒,
  3. 风吹残烛灯如豆,
  4. 寒蛩悲鸣夜漫漫。
  5. 独倚危楼望断处,
  6. 星河欲转银河倾,
  7. 人间万事皆成空。

这首诗通过七个独立的句子或短语,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月落、乌啼、霜满天等自然景观与梧桐叶上的露水凝寒形成对比;风吹残烛灯如豆则表现了夜深人静时的孤独感;而寒蛩悲鸣和星河欲转银河倾,则表达了对世事变迁无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