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古城夜向深,满窗白月光沉沉。罗帏美人劳寸心,双杵忽传空外音。
寒衣不来道路远,丁东落耳愁难禁,吁嗟恨尔之秋砧。

【注释】

秋宵七恨:秋天的夜晚思念情人。

西风古城夜向深:秋风萧瑟,古城之夜更深了。

白月光沉沉:月光下,满窗都是清冷的月华。

罗帏美人劳寸心:美人在闺中独处思夫。

双杵忽传空外音:捣衣声从空中传来,声音悠远。

寒衣不来道路远:衣服还没有送到,路途又遥远。

丁东落耳愁难禁:捣衣的声音不断传来,让人感到忧愁难以忍受。

吁嗟恨尔之秋砧:叹息着怨恨那秋夜的捣衣声。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代表作之一,全篇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始终,抒发了女子深夜对远方爱人的深深相思之情。

首句“西风古城夜向深”,写景入情,点明时间地点。“古城”二字,写出了诗人身处之地的特点,也暗示了她所处的环境。“西风”“夜向深”营造了一幅凄清寒冷的夜景图,为下面的感情抒发奠定了情感基调:孤寂、凄凉、伤感。

第二句写“罗帏美人劳寸心”。这是第一层意思。“罗帏”即丝织的帷帐,“美人”指作者自己。她孤独地在闺中,思念着远方的爱人,心中无限惆怅,于是便有了下文的倾诉和感叹。

第三句“双杵忽传空外音”,写捣衣声的响起,表现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和情绪变化:她听到远处传来的捣衣声,心中更加愁苦;同时,她也意识到,这种声音不是来自自己的丈夫,而是她的丈夫在外地思念着她。这一层意思,由听觉转到视觉,由眼前所见联想到远方所闻。

第四句“寒衣不来道路远”,写主人公因不能及时得到丈夫送的寒衣而深感忧虑。“寒衣不来”既指丈夫没有送来衣物,更是指丈夫没有回来。“道路远”表明丈夫不在身边,无法给予她温暖和慰藉。

第五、六句紧承上文,进一步渲染出主人公心中的愁苦:“丁东落耳愁难禁”,“吁嗟恨尔之秋砧”。“丁东”即击打声,这里指捣衣声。诗人听到这种声音,心情更加痛苦,仿佛这声音成了她的心病,使她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最后一句“吁嗟恨尔之秋砧”,表达了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

此诗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展现了她在孤独中思念丈夫的痛苦心境。语言简练含蓄,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