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
蠛蠓出阡陌,弥漫百步中。
或盘旋如硙,或下上如舂。
舂者天将雨,硙者天将风。
嗟彼旦暮间,安知造物工。
春气感鸣禽,秋至动阴虫。
时来不自由,物理将无同。
所以达士心,委运以固穷。
园中十首
相关推荐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最后附上赏析。 我们来逐句释义: 1. 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 - 秋天天气寒冷,露水凝结成霜。 - 太阳升起,光芒四射,温暖如春。 2. 蠛蠓出阡陌,弥漫百步中。 - 细小的蚊子开始在田间出现,飞舞着。 - 它们在空中飘荡,覆盖了整个空间。 3. 或盘旋如硙,或下上如舂。 - 这些蚊子有的在空中旋转,就像石磨。 - 还有的向下飞去,又像舂米一样。
园中十首 自为灌园子,职在耒耜间。 秋来耕耨罢,独往仍独还。 河水清且涟,紫蓼被其湾。 踌躇落日下,聊用娱心颜。 译文: 我担任的是园中的灌溉工作,职责就是拿着犁和锄头进行耕作。 秋天到了,我停止耕作,独自行走,然后又独自返回。 清澈的河水轻轻荡漾,紫色的蓼草覆盖着河岸。 我在落日的余晖下徘徊,姑且用这来娱乐自己的心情。 瓠叶已经枯黄萎靡,它下面是一片茅草和菅草。 担心会破坏堤岸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旟鹆出林莽,羽翮半摧残。 - 译文:野鸡从森林边缘飞出,翅膀受伤了一半。 - 注释:旟(yu)——野鸡的古称,“鴃”;林莽——指森林或灌木;羽翮(hé)——鸟的羽毛和翅膀;摧残——受伤。 - 赏析:此句描绘了野鸡从树林中飞出的情境,强调了其受伤之态,可能暗示野鸡因受伤而失去了飞行的能力。 2. 于人两无猜,终朝自盘桓。 - 译文:对于人,我们没有猜疑,总是整天徘徊不去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绩。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居贫不学俭,居卑不学恭。 居贫不学俭,指即使身处贫困,也不学着节俭;居卑不学恭,指即使地位卑微,也不学着恭敬。 末流多忧患,如在枳棘丛。 末流指的是事物的结局,忧患则是指忧虑和祸患,枳棘是一种植物,其果实有毒,常被用来比喻困境或艰难的处境。 我生何不辰,少小遘闵凶。 我生为何时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了不幸。 家贫自力作,岁入方下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结合作者的情感来分析即可。 “郁郁千尺松,所忧斧与斨”,意思是高大的松树虽然郁郁葱葱,但担心的是斧头和锤子;“离离三寸草,所患牛与羊”,意思是稀疏的草虽然只有三寸高,却担心的是牛羊;“圣贤逢浊世,处身复何当”,意思是圣人和贤者在乱世中,又能做什么呢?“高明畏摧折,忠信虞毁伤”,“高明”指才能突出的人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昔我游京华,达者日晤言。 - 注释:“我曾经游览过京城。”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旅行的回忆和怀念。 2. 著书三公第,开宴七贵园。 - 注释:“在朝中三位公的府邸撰写书籍,邀请七位贵族一同设宴。” - 赏析:描绘了诗人曾与朝中权贵交往的荣耀场景。 3. 中心既无营,澹若蓬荜门。 - 注释:“内心没有杂念,宁静如蓬荜之门。” - 赏析
南国的遣老,被服蕙与蘅。 驾言和銮谐,行有玉佩鸣。 当昼经康衢,猘狗忽喤喤。 归来独深念,中心久怦怦。 老氏有遗训,含德比于婴。 鸷鸟不能搏,猛兽不能婴。 吾有异心乎,何以得此声。 君子慎终始,为善无近名。 苟能保玄德,万物莫与争。 幸无以一眚,造次易平生。 【注释】 1. 园中十首:诗篇名称,作者不详。 2. 南国:指南方的某国(具体国家未明)。 3. 遣老:指年高德劭者。 4. 被服:着装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鹤鸣在林樾,山谷有遗音。 - 注释:山林中,鸟儿的鸣叫声回荡。 - 赏析:此句描绘出一幅幽静的自然景象,鸟鸣声在山谷间回响,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向往。 2. 置之阛阓间,三载如病喑。 - 注释:放在市井中,三年如同失语之人。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市井繁华的失望和无奈。市井中虽然人声鼎沸
【注释】 ①园中十首:指《七哀诗》中的“北征”一首。②太息有余悲:长叹不止,充满悲伤。③岂惟忧宗国(国家):不仅是为国家担忧。④我爱我园葵:我怜爱园中的葵菜。⑤忆昨三韩外:回忆去年在辽东的外事。三韩即朝鲜半岛三国。⑥六载悬王师:六年来朝廷对辽东的用兵。⑦太仓三百万:太仓库储备的粮食达三百万石。⑧辇送沧海湄:运粮船驶到海边。⑨今闻五将军:现在听到五位将军的名字。⑩狐兔恋窟穴:狐兔喜欢躲在洞穴里
梅实须五春,橘实须六秋。 梅树在春天开花,果实在五月份成熟; 橘树要等到六月份才开花,果实要到秋天才能收获。 人的生命短暂如斯,怎能保证能活上几世。 邻家的老人笑着对我说,你的想法也太天真了。 如果你没有勤劳地开垦土地,到老时也不会有好的收成。 繁花似雪飘落,硕果随霜降落。 以前我居住在包山的麓下,每天无所事事。 既然没有买山的钱,为什么不去经营自己的祖业呢? 茂盛的树木需要寻丈之长的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