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贫不学俭,居卑不学恭。
末流多忧患,如在枳棘丛。
我生何不辰,少小遘闵凶。
家贫自力作,岁入方下农。
岂无当世志,凤鸟不可逢。
沟壑常在念,自比冶家佣。
里中诸故旧,不厌相过从。
朝欢或列鼎,夕宴时鸣钟。
心知非其分,临乐独冲冲。
常恐诸子辈,耳目艳纤醲。
忘其贫且贱,放志以雍容。
勉思庶人职,聊用蔽寒宗。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绩。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居贫不学俭,居卑不学恭。

居贫不学俭,指即使身处贫困,也不学着节俭;居卑不学恭,指即使地位卑微,也不学着恭敬。

末流多忧患,如在枳棘丛。

末流指的是事物的结局,忧患则是指忧虑和祸患,枳棘是一种植物,其果实有毒,常被用来比喻困境或艰难的处境。

我生何不辰,少小遘闵凶。

我生为何时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了不幸。

家贫自力作,岁入方下农。

家贫,即家境贫寒;力作,是努力劳作的意思;下农,是指从事农业劳动。诗中表达了诗人虽然家贫,但仍然努力工作,以农耕为业的情怀。

岂无当世志,凤鸟不可逢。

岂无,是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没有”?当世之志,是指有志于当世之事,即有抱负和追求。凤鸟是不可遇的良禽,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志向非常高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有着非凡的志向和追求。

沟壑常在念,自比冶家佣。

沟壑,指沟渠和山壑,比喻困境或艰难的环境;比,是用来比喻的动词;冶家佣,是指从事手工业的工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常常思念着困境中的艰辛生活,并把自己比作那些从事手工业的工人。

里中诸故旧,不厌相过从。

里中,即家乡、故乡之意;诸故旧,指的是与自己有过交往的老朋友或者亲戚;相过从,则是相互拜访的意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老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他们之间相互拜访、交流的生活场景。

朝欢或列鼎,夕宴时鸣钟。

朝欢,是指早晨的欢乐,这里可以理解为早晨的宴会或者聚会;列鼎,是古代的一种盛器,通常用于宴请客人;鸣钟,是形容声音悦耳,这里可以解释为夜晚的宴会或者是聚会。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个繁华热闹的场景,既有早晨的宴请,也有夜晚的聚会,展示了一种富贵而奢侈的生活方式。

心知非其分,临乐独冲冲。

心知,即明白知道、清楚了解的意思;非其分,是指不属于自己应该享有的地位或待遇;临乐,是面对音乐或者宴饮的意思;独冲冲,则是形容心情激动、兴奋的样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然知道这种生活方式不属于自己应该享有的待遇,但依然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情,感到兴奋和激动。

常恐诸子辈,耳目艳纤醲。

常恐,是指担心的意思;诸子辈,指的是儿子们一代;耳目艳纤醲,则是形容耳朵听到的声音美妙动听,眼睛看到的事物丰富多彩。这里可以理解为担心儿子们会被外界的美好事物所迷惑。

忘其贫且贱,放志以雍容。

忘其,是忘记的意思;贫且贱,是指贫穷且低微的身份;放志以雍容,则是形容心态开阔、从容自如的样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然忘记了贫穷和低微的身份,但仍然能够保持一种从容的心态。

勉思庶人职,聊用蔽寒宗。

勉思,是努力思考的意思;庶人职,是指普通人的职责;蔽寒宗,则是用来形容简陋的住所。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努力思考着普通人的职责,以此来遮蔽寒冷的住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他既看到了生活中的困苦和艰辛,也看到了其中蕴含的机会和希望。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期待和追求,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淡然和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