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藏星宿是天文,暗坐光腾五岳云。
侵晓清都挥彩笔,欲书制诰赐茅君。
小游仙十首
介绍
。
《小游仙十首》是唐代诗人张乔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10首。
这是一组咏物诗。全篇以“小”字为贯穿始终的线索。“小”的形象包括人、事和景三个方面:“小”者,小品也;“小”者,小事也;“小”者,微小也;“小”者,渺小也。
张乔(生卒年不详),字从运,唐代诗人。一作张居正,《全唐诗》录其诗二卷。《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作品原文
小游仙十首·其一
玉女金童侍紫微,九重天上碧云飞。
只因误入人间世,长向花间醉复归。
小游仙十首·其二
山中道士住桃花,笑指红尘
相关推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把握能力。题干已经明确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因此考生在翻译时要严格按照这一要求进行。同时要注意注释和赏析的内容。此诗是李白的《清平调》,全诗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日轮赫赫起东溟,真火抽添养白庭。 汤谷萧萧万竿竹,裁书少昊借秋声。【注释】日轮:太阳。赫赫:明亮的样子。东溟:指东方的大海。真火:指真阳之火、真意。抽添(chōudān):增加和减少的意思。养(yǎn):养育。白庭:指白帝的居处,即白帝山,在今四川奉节县东。汤谷:传说中的日之所浴,在今山东荣成市东的成山头,相传是黄帝炼丹处。萧萧:风吹竹叶的声音。萧萧,形容声音清越。少昊: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小游仙十首 第一修文是子渊,五云阁吏敢争先。谁传玉诏宣长吉,天上才华黜鬼仙。 诗句原文及译文 1. 诗句原文: - 修文是子渊:在文华的深处,子渊独自修行。 - 五云阁吏敢争先:在五云楼上的官员们竞相展示自己的才能,不甘后人。 - 谁传玉诏宣长吉:是谁将玉制的诏书传达给了长吉? - 天上才华黜鬼仙:在天界中,他以才华压倒了所有的鬼神。 2. 译文: 在文华的深处,子渊独自修行。
小游仙十首 仙人的孩子吃惊地报告说,笔上生花,万丈长虹在织彩霞。 独自进入词头三百卷,常常陶醉玉皇家。 【注释】 小游仙:指唐代诗人李贺所创作的诗歌。李贺的《小苑行》诗中有“游仙”二字,后来便将这类诗统称为“小游仙”。 生花:晋代张华《博物志》:“燕王屋山下有黄公,好养一白兔,自云:‘食则饮木兰之英,以茯苓为粮,经月余不食。’忽然一夜香气满谷。其家鸡犬牛羊皆忽死,道士来问其故,此家之人尽来问此术
【注释】 仙班:指皇帝的侍从官。济济:众多的样子。袖拂红云:衣袖轻轻拂过红色的天空,意指天上的云。跨彩鸾:骑着彩色神鸾。笑约玉皇香案吏:和玉皇大帝的香案小吏开玩笑。禹余宫里借花看:在皇宫的花园里赏花。 【赏析】 《小游仙十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之一,共有十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仙们欢乐祥和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间情怀。全诗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注释】 (1)小游仙:道教指炼丹求成仙,此诗是说在天宫里也做神仙。 (2)帝:指玉皇大帝。 (3)昌黎:唐人李贺,字长吉,号昌黎生,有“诗鬼”之称。 (4)巫阳:即屈原。 【赏析】 此诗是李白对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赞赏之词。首句写天上的帝王们也感到寂寞空虚,而人间的文章、日月光等却充满了生气。第二句写李贺被召入朝为官,第三句写李贺才情出众,第四句写李贺被特地下诏去巫山。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天上
这首诗是作者为纪念其好友黄庭坚所作的。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苏轼合称“苏黄”。他曾任吏部尚书,因力主抗金,遭秦桧排斥而免职。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彩霞公署玉楼前,上界尊严紫府仙。 - “彩霞”和“紫府”都是仙境的代称,象征着高远和神秘。 - “玉楼”通常指代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是形容一个华丽的居所或办公场所。
小游仙十首 云浮碧落似轻尘,散步闲过析木津。 莫讶神光生两舄,天行是处蹑星辰。 释义:白云在天空飘荡,宛如轻尘一般,我漫步走过析木津(地名)。不要惊讶于我的神光能从双足生出,因为无论行走到哪里,我都能踏上星星般的足迹。 注释: - 云浮碧落:比喻云雾缭绕如同天地相接。 - 析木津:即“泗水”,古代大河之一,流经今山东、江苏、安徽等地。 - 莫讶:不要惊讶。 - 神光
【注释】 白云为被,彩霞毡:以白云作被子,用彩霞作褥子。 凌:超越。 丽:明亮。 日月丽中天:太阳和月亮都在天空中照耀着万物。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谪居期间所作组诗《小游仙十首》中的第一首诗。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闲适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白云为被彩霞毡”,意思是说,我像躺在一张由彩云和霞光织成的被褥上面一样,安然地入睡。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
【注释】《小游仙》十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共十首。这组诗写仙人在海上乘船游玩。第一首为总起之笔,第二首写海中仙家的生活,第三首写海神与龙女欢宴,第四首写仙人乘船出游,第五首写仙女在海上采珠,第六首写仙女在海上炼丹,第七首写仙人驾船归去,第八首写仙女送别仙人,第九首写海中仙家的日常生活,第十首写仙女采珠归来。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神仙生活的诗。前四句是写神仙们在海里的生活和活动
小游仙十首 昨夜天书下九重,群仙都住蕊珠宫。 文昌原属三能职,何事传宣南极翁。 注释:昨夜天上传来诏书,所有仙人都居住在蕊珠宫里。原本文昌星是属于三个职能的职位之一,为什么会把诏书传给南极翁呢? 日轮赫赫起东溟,真火抽添养白庭。 汤谷萧萧万竿竹,裁书少昊借秋声。 译文:太阳从东方升起,真火在天地之间燃烧,为万物生长提供能量。在昆仑山有一片竹林,人们在这里砍伐竹子,制作乐器和书写文字。
【注释】 细:细细。挹:斟酒。琼浆:美酒。炼紫霞:炼制紫色的霞光。碧桃花:用仙家种植的桃花,这里指道士家的桃花。天风:天上的风气。却:反而。落:掉下。寻常:平常的意思。 【赏析】 《小游仙十首》组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全唐诗》中共录有十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诗以咏道士为题材,描写了一位道士种花、酿酒、品茗的生活。诗中“殷勤”二字用得极妙,写出了这位道士殷勤好客的性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一、诗句释义及注释 1. 仙家例种玉为田 - 这一句描述的是仙人通常种植的田地都是用玉石作为材料的,象征着他们的生活富足和高贵。 2. 岁岁璚枝贡九天 - “璚枝”指的是玉石上长出的枝状物,“贡”在这里表示献上或贡献。这句诗意味着每年玉石都会贡献给天界,象征着他们的尊贵和贡献。 3. 不道近来鸡犬恶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属于《小游仙》十首之一。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雾阁云窗事渺冥,蛾眉无计学娉婷。 雾阁云窗:指仙境中的楼阁,云雾缭绕,如在梦中一般。娥眉无计:嫦娥没有妙计可以学会人间女子的打扮,这里指的是嫦娥无法改变自己的美貌,只能以仙女身份生活。 姮娥(hé ē,即嫦娥):月亮女神,传说中嫦娥是后羿的妻子。毕竟:终究,表示事实如此。人间样:指人世间的样子。怎比银河织女星
石室丹炉不计年,冷云枯木尚依然。 一双青乌前生福,窃得残脂竟上天。 注释: - “石室丹炉不计年”:形容时间漫长,仿佛石室丹炉已经燃烧了无数年。 - “冷云枯木尚依然”:形容即使环境荒凉、冷清如枯树,仍然保持着一种坚韧或不变的状态。 - “一双青乌前生福”:青鸟是吉祥的象征,这里用青鸟来比喻自己拥有前世的福分。 - “窃得残脂竟上天”:形容通过某种手段或机遇,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赏析:
第一首 托根端要傍瑶台,未必仙姿胜众材。 只为玉皇亲手种,大家推作百花魁。 注释:这两句诗意思是说我生长在高高的枝头,并不因为长得美就超过其他的植物。我只是得到了玉皇大帝的特别宠爱,所以大家都推举我为最美丽的花朵。 赏析: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自己在花丛中的独特地位,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超凡脱俗、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才华。 第二首 莫把琼芳比众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诗句中表现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此诗首句是说“小游仙”在石渠中,以青藜照明,谈经刘向竟何如?“岂有”,即“哪里会有”。第二句说神仙不喜欢“琅嬛字”,错写天官玉叶书。第三句说“神仙不喜琅嬛字”,错写天官玉叶书。第四句说神仙喜欢什么。“错”指错误。第五句说神仙不喜欢什么
注释:我身不系腰缠,骑着白鹤回到故乡。在扬州找不到家的地方。 桃花盛开,遍布青溪的路旁,要叫渔人叩响关门。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游仙生活的诗。首句写他骑着白鹤回到了故乡。第二句说:在扬州没有可称家的山,可见他已厌倦了世俗的生活,向往神仙世界。第三句说:桃花开遍了青溪的路边,他要叫渔人去叩响关门。这两句写出了他的游仙生活。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之情
【注释】 闻道湘君:听说湘君(指湘夫人)已经下了洞庭。 蜺旌翠盖雾冥冥:彩虹旌旗、翡翠伞盖笼罩着浓雾,一片朦胧。 数声:几声。 霹雳:霹雳声。 天胡舞:天空中雷电交加的景象。 斩取毒龙:把毒龙斩杀于江水中。 【赏析】 这是组诗的首章。湘夫人,即湘君,是舜帝的二妃;湘水,就是洞庭湖水。相传湘夫人曾下洞庭,与舜帝相会。这里以神话传说为背景,描写了湘君下洞庭时的壮观场面:“蜺旌翠盖雾冥冥”
注释:阆风妙圃是清凉的仙境,我不想升天便退藏。我留给世间真正的道德,看人们扼腕献奇方。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人间道德的重视。他不愿升天而选择退隐,因为他更看重人间的道德和真理。他希望人们不要被虚假的奇方所迷惑,应该追求真善美。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对人间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