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春行药石桥东,憔悴形容即漫翁。
事事不如彭泽宰,四株疏柳约东风。
矩洲杂咏五十首
介绍
《矩洲杂咏五十首》是明代诗人黄衷的一组诗歌作品。
字子和,是广东南海人,他的文学成就非常显著,除了《矩洲杂咏五十首》,他还著有《海语》、《矩洲集》等。他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文字功底著称于世,在官场上也颇有政绩,曾任南京户部主事、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等职位,并在云南镇守期间也有出色的表现。
相关推荐
诗句原文: 矩洲杂咏五十首 融春行药石桥东,憔悴形容即漫翁。 事事不如彭泽宰,四株疏柳约东风。 注释翻译: - 矩州杂咏五十首:这是一首五言诗,共五十首。 - 融春行:春天来了,诗人行走在药石桥的东边。 - 憔悴形容即漫翁:形容自己的外貌和神态都显得憔悴,就像“漫”字一样随意无拘。 - 事事不如彭泽宰:事事都比不上彭泽县(今属江西)的一位官员治理得当。 - 四株疏柳约东风
矩洲杂咏五十首,黄衷所作。其中一首为“清晓凝寒午郁蒸,幽居何处兴堪乘。东岩闻有栖禅侣,欲扣云关恨未能。”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作者介绍: - 黄衷,字子和,明代广东南海人,弘治九年进士。他历任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等职务,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著有《海语》、《矩洲集》等。 2. 诗句解读: - “清晓凝寒午郁蒸”
矩洲杂咏五十首 委巷微通老圃家,墙隅几树欲蒸霞。落红犹自因风舞,不是榴花是槿花。 释义:在小巷深处,一位老园丁的家中,几株树木仿佛要蒸腾起霞光。那些飘落的红花随风起舞,它们并非是石榴花,而是木槿花。 译文:在小巷深处,一位老园丁的家中,几株树木仿佛要蒸腾起霞光。那些飘落的红花随风起舞,它们并非是石榴花,而是木槿花。 注释:1. 委巷:指小巷。2. 微通:微小的通行。3. 老圃家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回塘漠漠旋成桥,寒窦长回小尽潮。 - “回塘”指的是池塘,因为形状或大小像弯月,因此称为“回塘”。 - “漠漠”形容水面宽阔且平静,像是没有尽头的桥梁。 - “寒窦”是指冬日里寒冷的洞穴,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水潭。 - “长回”意味着水潭中的水流缓缓流淌。 - “小尽潮”表示水位逐渐降低直至潮水退去。 2. 溪老似谙幽寂性,一蓑烟雨送鱼苗。 -
注释: 1. 瘦仆长镵薙短莎:瘦弱的仆人用长刀修剪过长的草地。 2. 一弓荒土种波罗:一片荒芜的土地,种上了波罗树。 3. 牙根木爱甜如蜜:波罗树喜欢甜食,像蜜一般甜。 4. 只为秾阴入夏多:只是因为夏天的浓郁阳光使得它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将波罗树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瘦仆长镵薙短莎”,诗人以瘦弱的仆人为主题
诗句:自是园林只着闲,雁声虚带凤城寒。 注释:这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通过描绘园林的悠闲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同时,也借此抒发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译文:这园林里只有我一个人在悠闲地散步游玩,耳边传来的是那雁群的叫声,仿佛带着一丝凤城的寒冷气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园林中漫步的情景,通过雁声和凤城寒意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解析】 “矩洲”是苏州的别称,“杂咏”是诗人自谦之词。这首诗的大意是:我在苏州遇见了老朋友,我们没有戴帽,也没有系结,只是随便交谈着。我曾在山谷里种下牡丹,每年春天都要欣赏它。 【答案】 译文:在苏州我遇到老朋友,我们没有戴帽,也没有系结,只是随便交谈着。我曾于山谷里种下牡丹,每年春天都 要欣赏它。赏析:此诗为五律,首联写遇旧情景,“竹外逢人”,“不冠”;颔联写在山谷里种下的牡丹;颈联写自己
矩洲杂咏五十首 诗句释义: - 老大生涯任拙谋,家儿叫噪为观优。 - “老大生涯任拙谋”:描述诗人在晚年的生活状态,用“任拙谋”表达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不再追求功名利禄。 - “家儿叫噪为观优”:指家中孩童的嬉闹声,表现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 梁尘飞尽空肠断,总有西山月映楼。 - “梁尘飞尽空肠断”:形容时光流逝,一切仿佛都已远去,只剩下回忆和感慨。 - “总有西山月映楼”
矩洲杂咏五十首,黄衷所撰,其诗意境深邃,情感真挚,是明代文人雅集中难得的佳作。其中《古木交阴水漫川》一句,更是引人深思:“古木交阴水漫川,野人相对石床眠。” 。此句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风景画,更通过与石床的静眠,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内心的平和追求。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并附上赏析。 1. 诗句释义:首先,“古木交阴”描绘出了一片茂密的树林,在阳光的照射下投下了深深的阴影
嬉谐长笑不能棋, 坐向林塘撚素髭。 爱杀饥鹰轻且捷, 衔鱼飞上木绵枝。 注释: 嬉谐:欢笑嬉戏,表示心情愉快。长笑:长时间地笑。不能棋:无法下棋。撚:捏。素髭:白色的胡子。 木绵枝:即棉花树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林中悠然自得地捻着胡须,看着自己心爱的猎物,悠然自得地享受生活的情景。他的心情愉悦,笑容满面,仿佛已经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渴望
【注释】 矩洲:即今苏州。杂咏:指诗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魿鱼(chǎng):一种淡水鱼,体长而侧扁,鳞细而密,背部青黑,腹部灰白,口大而腹小,形如带鱼,味鲜美。《尔雅》郭璞注:“大者可为脍。”橙齑:用橙皮和米捣成的泥状食品,可作饮料或佐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日与琴客相约游访苏州时所作的一首纪游诗。首句“偶从琴客订幽期”点明了这次出游的原因——与琴客约定去游冶幽美的园林
【解析】 “木绵衫薄快春晴”一句中,“木棉”是岭南的特产之一。“木棉衫薄”,点明时间、地点及气候特点;“快春晴”,说明诗人心情舒畅,喜悦满怀,为后文作铺垫。“橘酒微醺不作酲”一句中,“橘酒”,即以柑橘酿制的酒。《晋书·刘伶传》记载:“(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可见刘伶嗜酒如命,且不避忌讳。因此,这里的“橘酒”应理解为“刘伶之酒”。诗人饮酒作乐,不觉微醺
矩洲杂咏五十首 张公说易著西铭,逸气言从见猎生。 忆昨少年□易甚,射鹰飞鞚出江城。 诗句释义 1. 张公说易著西铭:这里的“说易”可能指的是研究《易经》或者讨论与《易经》相关的话题。而“西铭”可能是某种特定的哲学或道德思想,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颇为重要。 2. 逸气言从见猎生:“逸气”通常指一种超脱、自在的气质,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具有超凡脱俗的才情。而“见猎生”则可能是指看到狩猎时动物奔逃的场景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右军挥洒谪仙歌: - “右军”指的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他被誉为“右军”,因其书法风格刚劲有力。 - “挥洒”表示自由自在地书写。 - “谪仙”是古代传说中居住在天上的仙人,这里指代李白,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 - “歌”可能是指颜真卿模仿李白的诗歌风格所写的作品。 2. 总有驯鹇似白鹅: - “驯鹇”是一种鸟类,常被视为优雅的象征。 -
【注释】 ①渔人:指渔夫。网集:捕鱼归来。②赪尾(chénɡwěi):鱼的尾部为红色,这里泛指各种鱼类。苍鳞:青色的鳞片。伤:悲伤。③五湖:泛指太湖及其周边地区的湖泊。⑤茫茫:无边无际。⑥正:正是。⑦“风浪”二句:《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力也。”《列子·汤问》:“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注释:冬天的郊外,梅花盛开,香气扑鼻。春天的郊外,桃花盛开,如晨霞般绚丽。然而,我因病体虚弱,无法消受这样的美景,只好请人扶着,在晴朗的沙滩上漫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冬春两季的不同景象。冬天的梅雪和春天的桃霞都是美丽的景色,但诗人却因病无法欣赏。他只能依赖他人,在晴好的沙滩上散步,这体现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诗句:“委羽山人厌腐腥,自收松蕊贮山瓶。” 译文:委羽山人厌倦腐恶的腥味,自己收集松子蕊贮藏在山瓶中。 注释:委羽山人:指一位厌恶腐恶的人。厌腐腥:厌倦腐恶的腥味。自收松蕊贮山瓶:指这位山人收集松子蕊来装填在山瓶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委羽山人在自然中的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整首诗语言朴素而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注释】 矩洲:今浙江绍兴市。 杂咏:即杂诗,多有咏物、言志等意。 桂酒:以桂木为酿的酒。 山瓢:一种陶制的酒器。 先尝:请人先品尝。 尽酌:畅饮。 鬓脚霜:谓鬓发因酒而白。 【赏析】 此诗写的是主人殷勤劝客饮酒,客人欣然应允的情形。首句“有客晨携桂酒香”,写诗人在早晨就闻到了主人送来的香气扑鼻的桂花酒,可见主人待客之周到和热情。次句“山瓢引满劝先尝”,写主人用一只山瓢将满杯的桂花酒斟满
破釜曾无并日储,意为曾经放弃所有储备以激励士气;岩龛一席亦摊书,意味着即使是简陋的居住环境也不忘读书学习。下面将结合注释和背景进一步探讨: 1. 破釜曾无并日储的解析与赏析 - 破釜的意义:在古代战争中,“破釜”是一种极端的军事策略,意指破坏所有的炊具,使军队断绝饮食来源,以此来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这一做法象征着一种决心与勇气,即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将勇往直前。 - 无并日储的含义
``` 箬笠修髯削玉身 顾予谈笑出风尘。 石桥挥手终辞去, 似是朱明洞里人。 【注释】 1. 箬笠:用竹叶或草茎编织的帽子。 2. 修髯(rán):修饰过的胡须,使之整洁。 3. 顾予谈笑:回头看我,笑着和我说话。 4. 风尘:指尘土飞扬的环境。 5. 石桥挥手:在石头桥上挥手告别。 6. 朱明:古代对太阳的称呼,这里可能指代某个地方或者季节。 7. 洞里人:指隐居的人。 【赏析】
注释: 1. 箕踞荔阴闻鸟韵,回牛自逐来潮信。 2. 儿童路口笑相呼,矶脚筠篮有桑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充满了生活气息。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将周围的景色和自己的情感融入诗歌之中,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 第一句“箕踞荔阴闻鸟韵”,描绘了诗人在荔树阴凉下坐着的场景,听到了鸟儿的叫声。这里的“箕踞”是形容诗人的姿态,他坐在那里,仿佛在享受这大自然的美丽
注释: 1. 矩洲杂咏五十首:这是一组关于矩洲的诗歌,共五十首。 2. 久坐书床体力疲:长时间坐在书桌前读书,使得身体感到疲惫。 3. 柴关小立瘦藤支:在柴门旁站立,支撑着瘦弱的身体。 4. 憧憧镇日如流水: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如同流水一般。 5. 不问那知我是谁:不去询问,就不知道是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在矩洲的日常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在书房中的生活状态
诗句:荜门居士古贤流,结屦元为易粟谋。 译文:这位荜门居士出身于贵族家庭,却选择放下身份去做农民。他每天辛勤劳作,为了生活而奔波。 关键词释义: - 荜门居士:指出身于贵族但选择平民生活的学者或士大夫。 - 结屦:指穿着草鞋,形容简朴的生活状态。 - 易粟谋:指为了生计而从事农耕或其他劳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荜门居士的艰辛生活和他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
诗句: 寰中几个闻鸡起,江上千艘缚鸭回。 山鬼见时应冷笑,不知献颂有人来。 注解: 1. 寰中:世界之中,此处指中国。 2. 闻鸡起:听到鸡鸣就起床的意思,形容人们勤劳早起。 3. 江上千艘缚鸭回:江上千艘船上捆满了鸭子准备回航。 4. 山鬼:山中的鬼怪,这里比喻隐居的高人。 5. 冷笑:嘲讽,看不起。 6. 献颂:进献颂词,此处指献诗。 7. 有人来:有人来欣赏或响应。 译文:
【注释】 矩洲:今江西吉安市的青原山。杂咏:即组诗,是古代诗人的一种体裁。五十首:指作者所创作的组诗数量。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青原山自然风光的七言绝句。全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欲升云晓气多”,这一句描写的是青原山在早晨时分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山势和云雾的变化,展现了青原山的美丽与神奇。 “晚江风顺客帆过”,这一句描绘的是傍晚时分江上的情景
江南千载尚仪形,鼎轴真同海燕轻。 唐史后来谁捉笔,谩教房杜擅前名。 【注释】: -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包括现在的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 仪形:比喻美好的形象或姿态。 - 鼎轴:古代用来平衡鼎的两端的木棍,也比喻事物的中心或者关键部分。 - 海燕:一种鸟,因其飞行迅速而得名。 - 房杜:唐太宗时期的两位著名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曾经参与过唐朝的政治改革,被后世尊为“贤相”。 - 唐史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洛水当时起卧龙,中朝名姓到儿童。 - “洛水当时起卧龙”:指的是在洛水中崛起的英雄人物,卧龙指诸葛亮。 - “中朝名姓到儿童”:表示当时的朝廷内外,都是知名人士的孩子。 2. 译文: 洛水当时崛起了像卧龙一样的英才,朝廷内外都是知名的孩子。 一心为天下着想忧心忡忡,却只是虚有其名的人。 3. 赏析:
注释:在仙游阁上怀念逝去的真性,飞翔的凤凰何必频繁诏令。 在蒲涧寻找盟誓的人谁能陪伴,清泉白石自然闪烁光泽。 赏析: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仙游阁、仙游阁上的遗真的怀念之情。他想象着仙游阁上真性的存在,而自己却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同时,他也感慨着仙游阁上的真性被遗忘,只能通过翔凤这样的象征来表达他的思念之情
注释:赣石千年的岩石变成了安流的河床,台諌(tái xié)才名与欧阳修相匹敌。庙貌还未建成却让孤使节去守,到现在遗恨满邕州。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赣榆一带山川河流、风土人情等景观的描写和赞美。诗中通过对赣榆的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 1. 上殿弹文皎日明,缒城偏见济时情。 2. 荆榛满地先高蹈,留与青编世上名。 译文: 1. 在朝廷上弹压文网,太阳明亮如洗,从城墙上跳下去,只为了救世情。 2. 到处都是荆棘丛生之地,却先一步高蹈远去,只留下青史传名。 注释: “上殿弹文”:指在朝廷上弹劾官员。 “皎日明”
【注释】: 矩洲杂咏五十首 浮云日日换晴阴,林莽交加一径深。幽事满前看不定,高歌时发变商音。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矩洲的所见所闻所感。 “浮云日日换晴阴,林莽交加一径深。”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浮云每天在天空中变换着形状和颜色,而树林茂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条深深的小径。这里的“一径”指的是小径,而“深”则形容小径的深远。整句话的意思是,每天的浮云都在变化着
矩洲杂咏五十首·其十 绕篱黄蝶闭关时,儿扫溪房爇柏脂。 穷日一餐仍笋蕨,居然僧味欠披缁。 注释:绕篱的黄蝶正在闭关时,我的孩子清扫溪边的房屋并燃起柏木香料来驱赶蚊蝇。整日在山中吃着竹子和嫩叶,竟然有出家人的风味,但似乎还欠缺一些修行人的气质。 赏析:这首五言绝句是明代诗人黄衷对矩洲自然风光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谐与简朴生活方式的向往。诗中的“绕篱黄蝶”、“儿扫溪房”等细节描写
《矩洲杂咏五十首》是明代弘治九年进士黄衷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蓬扉一扫马蹄尘:蓬门(简陋的门户)被打扫干净,扫除了马蹄留下的尘土。 2. 耒耜长随布谷春:农具(耒耜)总是伴随着布谷鸟的叫声,春天的到来。 3. 不是衣冠不相惜:即使身着官服,也不吝啬与农民分享土地。 4
【注释】 矩洲:地名,在今江苏。杂咏五十首:作者自号“矩洲居士”,故称。 穷愁:穷困忧愁。春草:比喻生命短促,易逝。 剪还生:比喻人生道路坎坷不平,前途未卜。 【赏析】 《矩洲杂咏五十首》是诗人晚年隐居时所作。此首为其中之五。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辞官归隐后的生活。他游历四方,浪迹天涯,最后来到一个偏僻的角落。当他看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时,不禁想起自己曾经的仕途。他感叹道:“唉!我当初辞去官职
“矩洲杂咏五十首”是黄衷的作品之一。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谩与闲林较浅深,肯将孤介混鱼禽。 陈留老父为谁者,惠我千秋金玉音。 ``` 我将逐一进行诗句解释和翻译: 1. “谩与闲林较浅深”: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在与自然景观进行比较时感到无聊或不屑,他并不关心树木的深浅,也不去考虑它们是否能够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周围世界的漠视态度。 2. “肯将孤介混鱼禽”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十 匹士从来足国华,未应盐坂滞神骅。 谁知江左清谈地,更有忠臣孝子家。 接下来将逐一解读此诗: 1. 第一首诗: - 匹士从来足国华:诗人以“匹士”自比,表达自己作为一位有才能和品德的人,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这里的“足国华”意味着他认为自己足以为国家做出贡献。 - 未应盐坂滞神骅:这里用“盐坂”暗指仕途中的艰难险阻,而“神骅”则象征着马的神速和力量
矩洲杂咏五十首 方术争传内外丹,汞烟飞尽黍珠寒。 无穷荒草埋仙骨,天上徒闻白玉棺。 【注解】 方术:古代的一种学问和技能,主要研究药物、针灸、气功等方法,以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 内外丹:一种修行的方法,通过炼制金丹来修炼身体,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汞烟:指炼制金丹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主要成分为汞。 黍珠:指黍粒,是古代的一种粮食,也常被用来比喻珍珠。 白玉棺:指用白玉制成的棺材
``` 矩洲杂咏五十首 吹铙江上应鸣鼍 共道南夷贡象过,光耀定如唐二鸟,诗声吾愧老韩多。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的《矩洲杂咏五十首》中的第三十八篇。诗中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南夷(古代南方民族)贡品的美好想象和赞美之情。诗中的“吹铙江上应鸣鼍”,形象地描绘了江上的鼓铙声响,伴随着鼍龙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一句“光耀定如唐二鸟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未发现关于“矩洲杂咏五十首”这首诗的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提供该诗的具体译文、注释和赏析。 对于明代诗人黄衷的相关作品,可以提供一些背景信息。黄衷(1490—1563),字子美,号东山野老,明代诗人,曾任南京户部主事、南京兵部武库司员外郎等职。他的诗歌创作以五言古诗居多,风格清新自然,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对于明代其他诗人的作品,如彭泽宰的《题画》,其内容为
``` 矩洲杂咏五十首·其十五 黄衷 短翎斜日谩差池,黄口同栖只一枝。滚滚缁尘骑马路,几人回首见鸒斯。 注释: - 短翎:指鸟儿的短尾巴。斜日:太阳倾斜。谩差池:随意漂泊。黄口:鸟雏,这里指幼小的鸟儿。只一枝:只有一根树枝。滚滚缁尘:滚滚的车尘。骑马路:骑马经过的道路。几人回首见鸒斯:有几人能回头看见这些鸒斯呢?鸒斯:即鸒鷀,一种小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
注释: 白头野老对门居,早起曾收蛋客书。 白头:头发变白,此处指年老,也形容人的苍老。 对门居:住在邻居的对面。这两句是说,在门前的老人们都是白发苍苍的。 早起:天还没亮就起床了。 曾收蛋客书:曾经收到了来自远方客人送来的鸡蛋书信。 试问书中何所有:试着问书中有什么。 江乡四月上银鱼:江边的村庄四月时有银白色的鱼上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白头发的老人
【注释】矩洲:即浙江绍兴的东湖,又名镜湖。唐白居易有《东湖泛舟二十首》诗。杂咏:随意吟咏。五十首:指诗人在一次宴集上作的五言诗。五十首中包括《东湖泛舟》、《题东湖看花亭》、《自题东湖新居》、《和李大夫东湖看花亭》、《游越台》、《泛舟东湖看花》、《同诸公游东湖》、《泛舟至三潭看桃花歌》、《泛舟至镜湖观鱼》、《题镜湖小饮》、《泛舟至张公堤看荷花》、《泛舟至孤山看荷花》、《泛舟至北关门看荷花》
矩洲杂咏五十首·其五十 尘里那能了世缘,市门行尽即林泉。 凭谁寄谢丹青笔,安得风流似辋川。 注释与赏析: 尘里那能了世缘 - 尘里:指世俗之中。 - 了世缘:了结世间的缘分。 市门行尽即林泉 - 市门:城市之门口或市集之所在。 - 行尽:走到尽头。 - 林泉:自然山水,此处喻指心灵的归宿。 凭谁寄谢丹青笔 - 凭谁:向谁寻求帮助。 - 丹青笔:绘画用的彩色毛笔
逃名唯有一渔竿,何必芬芳比蕙兰。 时主亦知怜晚节,满朝歌赋饯黄冠。 【注释】: 1. 矩洲: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 2. 逃名:指隐退不做官,保持清高的生活。 3. 一渔竿:表示作者隐居的生活方式。 4. 芬芳: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5. 蕙兰:两种草本植物,常用来比喻君子的品德。 6. 时主:当时的君主。 7. 怜晚节:君主理解并尊重作者的晚年生活和品质。 8. 黄冠:道士戴的黄色帽子
注释:草木无声,却有情感;并排的花朵连在一起,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数落的归雁没有孤单的身影,我想它们应该是化作了芙蓉,降落在了城楼上。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花草鸟兽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诗中“草木无言亦有情”一句,既写出了大自然的生命之美,又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而“数残归雁无单影,想为芙蓉落化城”则更深入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独笑亭中独笑人,何年散发跨麒麟。 - “独笑”可能是指一个人独自欣赏风景或独自思考,也可能指孤独或者独自笑。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在独处时的感受。 - “何年”可能是问自己何时能有这样的自由和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 “散发跨麒麟”可能是指一种理想或者愿望,即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束缚。这里的“麒麟”可能是指传说中的神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了解大意,结合诗句分析内容,并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即可。 “三年湘汉滥旌麾”,意思是说诗人已经三年没有在朝廷上为官,而如今被贬到湘州,这实在是枉费了他的一片忠心。诗人以“滥旌麾”自比,表明自己的仕途并不顺利,也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悲愤之情。 “棠柏谁云系去思”
矩洲杂咏五十首·其十 十二峰头望白盐,我行三月麦渐渐。 注释:站在十二峰顶眺望远处的白盐,我已经行走了三个月,只见到一片片金黄的麦田逐渐变绿。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十二峰顶远眺的景象,通过“望白盐”和“麦渐渐”等词汇,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注解】 1、矩洲:即今江西吉安市。杂咏(yǒng):指诗的体裁,内容不拘一格。五十首:指作者所作的五首诗。 2、小傒(xi):古代对年幼奴隶的称呼。 3、奇峰:山峰奇特。 4、水东西:指山峦环抱的水系,水从山上流下来,在东边汇入江河。 5、幽人:隐居的人。 6、夷犹:徘徊。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以白描手法写自然景色,意境清丽。 我拄着拐杖闲散地随着那个小厮,那奇峰高耸向东西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