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吉利。华胜妆钗,宜春贴字。檀郎把酒,屠苏索醉。道儿家得岁。
闹蛾满路鳌山会。猜灯谜。输了鸳鸯翠。却拉邻家姊妹。紫姑相伴戏。
河传 · 戏拟闺中十二月乐词正月
介绍
。
《河传·戏拟闺中十二月乐词正月》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收录于《漱玉集》,此词写的是初春的景色。这首词以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全词如下:
河传·戏拟闺中十二月乐词正月
宋代:李清照
江水漾西风,大堤花发锦成绣。
等闲游冶春时节。行乐处,落梅如旧曲。
新来频梦远,两鬓无霜多少年?
别愁罗带,平度金尊同倚醉。
更恨天涯远,一去隔山川。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面对
相关推荐
正月初一,新年吉利。华胜妆钗,宜春贴字。檀郎把酒,屠苏索醉,道儿家得岁。 闹蛾满路鳌山会,猜灯谜,输了鸳鸯翠。却拉邻家姊妹,紫姑相伴戏。 注释:正月初一,新年吉利。华胜妆钗,宜春贴字。檀郎把酒,屠苏索醉,道儿家得岁。 闹蛾满路鳌山会,猜灯谜,输了鸳鸯翠。却拉邻家姊妹,紫姑相伴戏。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模拟闺中十二月乐词中的《正月》篇。它描写了正月初一这个新春佳节的情景。在古代中国
注释: 河传 · 戏拟闺中十二月乐词正月 春半社来飞燕。丽日花朝。茜裙扑蝶过红桥。垂腰折柳条。汉宫寒食新传火。 贻雕卵。耍笑郎家果。墙头马上看秋千。喧阗。争分白打钱。 译文: 春天的半边,燕子飞舞而来。美丽的阳光和花朝。女子穿着红色裙子,蝴蝶在她周围飞舞。她弯腰折断柳枝。在汉代皇宫,人们会点燃新的蜡烛。 他们把鸡蛋作为礼物,在墙上下棋。男子在马上观看秋千游戏。人们纷纷来到集市,争夺着零钱
春午时分,红雨洒落。湔裙曲水边,采兰江渚上,万朵鲜花簇拥着游女们。她们手拉手,踏青芳草,翩翩起舞。 拾得斗合的鸳鸯谱,瑶环赌彩,赢取了同心缕。傍晚归来,倚在碧纱幕旁,周身都罩着花影。 赏析: 《河传·戏拟闺中十二月乐词正月》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江南水乡景象。首句“春午红雨”描绘出了春日午后的美景,红雨如同花瓣般飘落,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浪漫气息。接下来,诗人详细描述了游女们在曲水、江渚上的活动
【注释】 红英:指红色的花。方亚:正浓。拂拂:形容风的吹动。一番谷雨:一次春雨。鼠姑:即紫姑,一种草本植物。梅润:指用梅花水浸过的罗裙。轻纱:指轻薄的丝织品。 【赏析】 这是一首闺中十二月乐词,写的是农历正月新春时闺中女子的生活情趣。全词以“拂拂薰风”起兴,写春风吹拂着花枝,使花谢了又绿,绿了又青,接着描写了女子在闺中的日常生活和心情活动,最后写到了新年的到来。全词意境清幽,情致婉约。
佳辰重午。钗悬艾虎。臂缠彩缕。龙舟两两竞渡。 画鼓。雕弓射角黍。 兰汤浴罢蒲觞泛。红生面。窈窕摇葵扇。凭栏杆。亸髻鬟。阑珊。乞郎半夏丸。 诗句释义 1. “佳辰重午”:美好的时光,端午佳节。 2. “钗悬艾虎”:佩戴着装饰有艾叶的饰物。 3. “臂缠彩缕”:手臂上缠绕着彩色的丝线。 4. “龙舟两两竞渡”:在水面上举行龙舟比赛,形容端午节的热闹场景。 5. “画鼓”:描绘着鼓声的音乐。
注释: 1. 玉骨冰肌,天然无汗。纨素风来,鬘华香散。小池边。棹船歌采莲。 2. 昼长独抱青奴卧。桐阴破,枕畔金钗堕。 3. 起看明月上纱窗。萧郎。桃笙今夜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阁词,描写了一位女子在春天夜晚独自采摘荷花的情景和感受。 第一句“玉骨冰肌,天然无汗”描述了女子的美貌和气质,她的皮肤如同玉石一般光滑细腻,没有一点汗水,这表现出她的美丽与清纯。 第二句“纨素风来
【注释】 正月:农历一月。 彩花飞起,云霞缭绕:指织女在天上的绣楼里,用五彩线织出了美丽的云霞,然后从楼上飞起。 金钿七孔:指织女的头上镶嵌着七颗珍珠的金钗,这七个金钗就是针眼儿。 穿出双头巧:指织女用七根针穿过了两颗金钗(也就是七颗珠子),使七颗珠子连成一线。 戏呼乌鹊填河去:指织女对喜鹊说:“请你到天河去把河里的水都叫上来!” 凌波步:指织女踏着云彩在水面上行走。 便唤郎来渡
注释: 1. 琼楼玉宇。紫云霓羽,广寒何处?:形容嫦娥居住的美丽宫殿,以及她穿着紫色衣服,身姿像彩虹一样美丽。 2. 白衣歌舞,是嫦娥小女:指嫦娥在人间的侍女,她穿着白衣,跳着舞蹈。 3. 月圆正值人圆夜:月亮和人都团圆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是中秋节。 4. 箫楼下,彩凤应同跨:指嫦娥在月宫中与一只五彩凤凰一起飞翔。 5. 泛金卮,弹锦丝:指嫦娥用酒杯盛满酒,然后弹琴唱歌。 6. 红儿,为郎折桂枝
【注释】 1. 重九:指重阳节,古代以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民间有登高、赏菊、佩茱萸等风俗。 2. 酌:斟酒。 3. 茱萸:传说中有辟邪作用的植物,古人常在重阳节插茱萸。 4. 笑口:开心的笑容。 5. 小楼帘卷也登高:指重阳节登高习俗,小楼的窗帘卷起,准备登高。 6. 相邀:邀请。 7. 小鹿糕:一种食品。 8. 自怜人比黄花瘦:形容人消瘦,与菊花相比更显瘦弱。 9. 垂罗袖:衣袖下垂。 10.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生活情趣的小令。全词从正月到十二月,依次描写了女子的生活情景,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女性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 译文: 春意盎然。暖阳早春。黄莺儿飞来报晓。海棠花开,妆台新添梳妆用品。云髻上新添通草,画衣翩翩飞翠鸟。 窗子容易倾斜,斜阳之下。香奁卸下,难以消磨漫漫长夜。剪金凫,倒玉壶,胡庐偷窥秘戏图。 赏析: 这首小令以“春小”开篇,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注释】 亚岁:农历正月。 尊章:酒器,即樽。 檠将履袜双:把鞋袜放在灯下烤干。 六出花:雪花。 毡炉底:毡制的火炉。 瑞炭:瑞雪。 饮羊羔:吃羊肉的汤。 蛮腰:指美女。 【赏析】 这是一首模拟闺中十二月乐词的作品。诗以“戏拟”为题,是因为它写的不是真事,而是诗人的想象,所以称它为“戏拟”。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写景抒情,而重点则在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女子的喜爱。 第一句点明时间是“正月”
【注释】 正月:农历正月。腊鼓:指腊月的鼓,即腊八日的鼓。悬螺:指悬挂在房梁上的装饰。画虎:指用彩笔画成老虎形状的装饰。爆竹:爆竹声,指除夕燃放爆竹。藏钩:一种游戏,把钩子放在一个盒子里,让男女双方去取钩子。馈节:赠送礼物。口脂翠管:涂在口上的香粉和涂在脸上、手上的绿色管状化妆品。双凤:古代传说中的凤凰,这里借指黄金。梅妃:梅妃是唐玄宗宠妃的名字。拟献椒花颂:想向皇帝呈上椒花颂词。向围炉劝酒
【注释】 川犬:指狗。民眼:老百姓的眼睛,比喻民间的耳目。凄凄:凄凉的样子。馆:客舍。悠悠:形容时间过得很慢。醒来谁伴:醒着的时候有谁陪伴呢?残书:指旧书。败卷:《汉书·王莽传》载,王莽居摄二年(7),“莽使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造说宗室刘京、刘秀兄弟,欲令自决雌雄。”二人上书劝刘氏兄弟起兵诛除王莽,事败后被王莽所杀。这里泛指刘氏子孙。昼长嫌梦短:白天太长了,而夜晚却很短。天涯怅望云中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