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乞巧。彩花飞起,云霞缭绕。金钿七孔试穿针,袅袅。穿出双头巧。
戏呼乌鹊填河去。凌波步。便唤郎来渡。渡来时。赴佳期。水嬉。银盆弄化儿。
【注释】
正月:农历一月。
彩花飞起,云霞缭绕:指织女在天上的绣楼里,用五彩线织出了美丽的云霞,然后从楼上飞起。
金钿七孔:指织女的头上镶嵌着七颗珍珠的金钗,这七个金钗就是针眼儿。
穿出双头巧:指织女用七根针穿过了两颗金钗(也就是七颗珠子),使七颗珠子连成一线。
戏呼乌鹊填河去:指织女对喜鹊说:“请你到天河去把河里的水都叫上来!”
凌波步:指织女踏着云彩在水面上行走。
便唤郎来渡:织女叫喜鹊把喜鹊叫来。
赴佳期:指织女和牛郎约定在七月七日相会的日子。
水嬉:指织女和牛郎在河边嬉戏。
银盆弄化儿:指牛郎把银河中的水弄成了一盆水,供他们玩乐。
【赏析】
这首词是写七夕节的故事。“乞巧”是古代风俗,女子们在七月七日晚上向织女星乞求巧手。此词以织女为主角,描写她如何乞巧、试巧的过程。
首句写她登上高楼,仰望星空,看到天空中五彩缤纷的云霞,想到天上的织女正在用五彩线织云霞。“彩花飞起,云霞缭绕”是说她抬头看到天空中五彩缤纷的云霞,于是她从楼上飞起。“彩花”是比喻,形容云霞像花一样美丽。“云霞缭绕”是说云彩缭乱地飘绕在空中,好像缭绕在织女周围的彩色云霞。
次句写织女在天上的绣楼里用五彩线织云霞,然后从楼上飞起,接着又穿上了七颗金钗上的针,将七颗金钗穿成一个结。“金钿七孔试穿针”,意思是织女戴着七颗金钗,试着将七颗金钗穿成一个结。“金钿”是金钗的意思,这里的“七”是指织女的金钗上有七颗珍珠,而“孔”则是针眼儿的意思。“七孔”是形容针眼儿多。
下两句写织女在天上的绣楼里用五彩线穿了两颗金钗(也就是七颗珍珠,这两颗金钗就是针眼儿),使得七颗珍珠连在一起。“穿出双头巧”,意思是织女穿着七颗金钗,把两颗金钗穿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结。“戏呼乌鹊填河去”是说织女叫喜鹊到天河去把河里的水叫上来,让喜鹊把河里水全部叫上来。“凌波步”的意思是说织女踏着云彩在水面上行走。
接下来是第三句。“便唤郎来渡”,是说织女叫喜鹊把喜鹊叫来,让喜鹊把牛郎叫来。“渡来时”是说牛郎来到的时候。牛郎是天帝的儿子,他来到织女身边,两人相爱并结婚。“赴佳期”是说牛郎和织女约定在七月七日相会的日子。
最后两句是第四句。“水嬉”是说他们在河边嬉戏玩耍。“银盆弄化儿”是说牛郎把银河中的水弄成了一盆水,供他们玩乐。银河是由许多颗星星组成的一条河,河水流动不息。这里用一盆水来代替银河的水,表示银河的水被牛郎弄干了。
这首词通过写织女乞巧、试巧的过程,生动地描绘了她与牛郎之间的爱情故事。整首词语言简练明了,意境深远优美,充分表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