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十咏

晓来吹角彻苍茫,鹿耳门边几战场。
流毒犹传日本国,偏安空比夜郎王。
楼船将帅悬金印,郡县官僚辟草堂。
使者莫嫌风土恶,番儿到处绕车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宁十咏》是清代诗人高拱乾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深刻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高拱乾(? ~?),号九临。陕西榆林人。荫生,历任分巡台厦兵备道、浙江按察使等职,为台湾官修志书之始。
  1. 诗歌原文
    三秋闻见总萧骚,日夜飞涛不断号。旧集闾阎皆斥卤,新开原野半蓬蒿。空山那得珠崖贝,伏莽休悬渤海刀。应识乘轺难塞责,愿纾南顾圣躬劳。

  2.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这首诗以宏大的历史背景为背景,通过对东宁十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多次出现的“流毒”与“偏安”等词汇,揭示了诗人对国家衰败和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
  • 情感真挚:诗人在这首诗中倾注了深厚的情感,无论是对家乡的思念,还是对国家的忧虑,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最后两句“愿纾南顾圣躬劳”,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心以及对皇帝的忠诚。
  1. 艺术特色
  • 用词精准:诗中大量使用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流毒犹传日本国,偏安空比夜郎王”,形象地描绘了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苦难。
  • 结构严谨: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首尾呼应,体现了高拱乾严谨的诗歌创作风格。
  1. 历史影响
  • 此诗不仅是高拱乾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了解清代诗歌及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情感。
  1. 文化价值
  • 作为一部反映清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诗歌作品,《东宁十咏》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社会状况和人们生活状态的窗口,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料。
  1. 现代意义
  • 在当今时代,虽然国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仍需警惕各种潜在的危机和挑战。通过学习《东宁十咏》,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的历史教训,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发展成果,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东宁十咏》是一首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和深刻社会意义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人生哲理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