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巾角弹棋妙五官,搔头傅粉对邯郸。
风流浊世佳公子,复有才名压建安。
【其二】
五字「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使人思。
定知妙不关文字,已有千秋幼妇词。
【其三】
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
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
【其四】
挂席名山都未逢,浔阳喜见香炉峰。
高情合受维摩诘,浣笔为图写孟公。
【其五】
杜家笺传太纷挐,虞赵诸贤尽守株。
苦为《南华》求向郭,前唯山谷后钱卢。
【其六】
漫郎生及开元日,与世聱牙古性情。
谁嗣《箧中》冰雪句?《谷音》一卷独铮铮。
【其七】
风怀澄澹推韦柳,佳处多从五字求。
解识无声弦指妙,柳州那得并苏州?
【其八】
《中兴》高步属钱郎,拈得维摩一瓣香。
不解雌黄高仲武,长城何意贬文房?
【其九】
草堂乐府擅惊奇,杜老哀时托兴微。
元白张王皆古意,不曾辛苦学妃狶。
【其十】
广大居然太傅宜,沙中金屑苦难披。
诗名流播鸡林远,独愧文章替左司。
【其十一】
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
千年毛郑功臣在,犹有弥天释道安。
【其十二】
涪翁掉臂自清新,未许传衣蹑后尘。
却笑儿孙媚初祖,强将配飨杜陵人。
【其十三】
诗人一字苦冥搜,论古应从象罔求。
不是临川王介甫,谁知「暝色赴春愁」?
【其十四】
苦学昌黎未赏音,偶思螺蛤见公心。
平生自负《庐山》作,才尽「禅房花木深」。
【其十五】
「林际春申」语太颠,园林半树景幽偏。
豫章孤诣谁能解?不是晓人休浪传。
【其十六】
《铁崖乐府》气淋漓,《渊颖》歌行格尽奇。
耳食纷纷说开宝,几人眼见宋元诗?
【其十七】
藐姑神人何大复,致兼南雅更王风。
论交独直江西狱,不独文场角两雄。
【其十八】
三代而还尽好名,文人从古善相轻。
君看少谷山人死,独有平生王子衡。
【其十九】
正德何如天宝年?寇侵三辅血成川。
郑公变雅非关杜,听直应须辨古贤。
【其二十】
十载钤山冰雪情,青词自媚可怜生。
彦回不
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遗山(即元好问)是金朝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作在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可能是某人模仿元遗山的风格所写的一组诗,用以讨论或分析诗歌创作中的某些主题。由于我无法直接引用或提供具体的文学作品内容,我将根据您给出的信息给出一般性的介绍。
元好问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不仅在诗歌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还精通文学理论、历史、天文等学科。他的作品以深沉、严谨著称,对后来的文学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元遗山的诗作通常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传统儒家文化价值的坚守。
如果”戏仿”指的是模仿的形式,那么这种模仿可能包括了对元遗山诗歌风格、语言特色、思想内容的模仿或借鉴。通过这样的模拟,可以探讨和展现元遗山诗歌的特点以及其时代背景对其作品的影响。
至于’论诗绝句三十二首’这一部分,这可能意味着作者打算撰写一系列短小精悍、形式上类似元遗山诗歌中的绝句,每首表达一个关于诗歌创作的主题或观点。这样的体裁要求诗人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见解,同时也需要对元遗山的风格有所把握。
如果您希望获得这些作品的具体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文学评论、研究文献或者访问图书馆和书店寻找相关书籍和资料以获得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