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纪无淹度,晷运倏如摧。
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
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
夕阴结空幕,宵月皓中闺。
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
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
櫩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
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
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
盈箧自余手,幽缄俟君开。
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
捣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捣衣》是北朝文学家、诗人温子升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该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出征边塞的丈夫深切思念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 作者介绍:
- 温子升是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他在那个时代的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以深情而著称,擅长使用细腻的笔触来表达情感和思考。
诗歌原文:
杵声鸣细丝,春心为谁切?
双燕飞来双飞去,恋树不识远行客。
君家何处占尽秋,妾梦长在罗帏中。诗意解析:
- 春心为谁切:春天到来,女子内心的相思之情愈发强烈,她的心事无人知晓,只能寄托于这绵绵的细丝之中。
- 双燕飞来双飞去:燕子来回飞翔,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离去,也暗示了女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 妾梦长在罗帏中:女子梦见与丈夫共度美好时光,然而醒来时却发现一切都如梦初醒,只有罗帏中的孤寂和等待。
- 艺术手法:
- 情景交融:这首诗巧妙地将人物的情感与周围的环境和背景融为一体,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 细节描写:通过对燕子的飞行、女子的内心独白等细节的描写,使诗歌更具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 历史背景:
- 北朝时期:这首诗创作于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为作品提供了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氛围。
- 战争背景: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家庭因战争而分离,这首诗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 文化价值:
- 情感表达:诗中的“春心为谁切”表达了一种普遍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即人们在面对别离时的无奈和哀愁。
- 生活写照: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面貌和社会风貌。
- 艺术成就:
- 情感细腻:温子升在这首诗中展示了他对人物情感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 语言优美:诗中使用了许多优美的词汇和比喻,如“春心为谁切”、“双燕飞来双飞去”,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除了了解这首诗的背景、主题和结构外,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 研究温子升的其他文学作品,了解他如何在不同的题材和风格中展现自己的特点。
- 探讨古代文学作品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处理,以及它们在当时文化和社会中的意义。
-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例如“双燕”可能代表夫妻或恋人之间的相互思念。
《捣衣》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