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飙吹闺闼,夕露凄锦衾。
言念无衣客,岁暮芳寒侵。
皓腕约长袖,雅步饰鸣金。
寒机裂霜素,繁杵叩清砧。
哀音缘云发,断响随风沉。
顾影惜流月,仰盼悲横参。
路长魂屡徂,夜久力不任。
君子万里身,贱妾万里心。
灯前择妙匹,运思一何深。
裁以金剪刀,缝以素丝针。
愿为合欢带,得傍君衣襟。

【赏析】:

此诗写一位思妇对远方游子的怀念。开头两句,以秋风秋露起兴,点明时令,并暗示了女主人公的愁绪。“捣衣”是汉代妇女向远方的丈夫寄去相思之情的一种方式,而“言念无衣客,岁暮芳寒侵”一句则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后四句,写她思念之深和对远人生活的关切。末八句,写其日夜思念之情。全诗情真意切,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却于平淡中见工。

诗的前半部分(前三联),主要描绘女主人公的生活环境与心理状态。首句写环境,次句写内心感受,最后以“皓腕约长袖,雅步饰鸣金”(见《古诗选》)两句描写女主人公的动作。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它既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秋夜独处时的孤寂、寂寞之感,也表现了她为远方游子准备寒衣时的焦急心情,同时也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她渴望爱情,却又害怕爱情。

诗的第二部分(第四联至第八联),主要叙述女主人公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其中又可分为两层意思:一层是写其日思,即“哀音缘云发,断响随风沉”,通过“哀音”、“断响”两词,把女主人公日思远人的悲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另一层是写夜梦,即“顾影惜流月,仰盼悲横参”,通过“流月”、“仰盼”两词,把女主人公因日不能寐而入夜辗转反侧的思念之情写得委婉动人。

诗的第三部分(第九联至第十二联),主要写女主人公对远人的生活十分关心。这里又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写其日夜思念远人之心,即“路长魂屡徂,夜久力不任”;一层是写其日夜思念远人之苦,即“君子万里身,贱妾万里心”。

这首诗,从内容上看,是一首闺怨诗。但是,诗人并没有单纯地抒写闺中女子的怨恨情绪,而是通过对女主人公的细致刻画,来反映当时社会的某些方面。诗中所表现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既是封建时代一般妇女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又具有某种典型性,反映了那个时代广大妇女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因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托物寓意。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思君”之意,却通过“寒砧”、“霜素”、“合欢带”、“锦衾”、“锦袖”等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得诗歌的意境更为深远,情感更为含蓄隽永。

【译文】:

凉风习习吹进闺门内室,晚上露水沾湿了绣有花纹的被褥。

想起那没有衣服穿的远行之人啊,到了年末寒气侵袭的季节!

纤细的玉臂紧束着长袖,优雅的舞步伴随着铜铃的声音。

寒风吹折了白霜织成的布匹,捣衣的杵声敲击清冷的砧石。

哀伤的音节随着飘散的白云传来,断裂的声响随风消逝。

独自对着月光照着的身影,仰望夜空期盼亲人归来。

路途遥远亲人多次离去,夜晚时间过长体力无法支撑。

你像天上的君子一样远离家乡,我像路边的贱妾一样牵挂你的身旁。

灯前挑选出精美的丝线,构思着如何缝制佳人衣裳。

想用这针线将合欢带缝合在你的衣襟上,伴你度过寒冷的季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