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城烟敛,列宿出复多。
开轩望明月,展席流素波。
圆辉虽少亏,犹能遍天涯。
单居不为乐,念远徒咨嗟。
美人越崇京,高楼结绮霞。
浮云暮长征,何由睹光华。
迅飙万里至,霜雾日以加。
坐忧桂枝歇,委落同泥沙。
清辉苟相照,岂虑天路何。
【诗句】
- 日夕城烟敛,列宿出复多。
译文:太阳西下后,城市的烟雾渐渐散去,夜空中星宿又显得明亮许多。
- 开轩望明月,展席流素波。
译文:打开窗子,仰望明亮的月光,仿佛看见水面的月光在流动。
- 圆辉虽少亏,犹能遍天涯。
译文:月亮圆满时虽然有缺憾,但它的光芒却可以照亮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 单居不为乐,念远徒咨嗟。
译文:独自生活并不快乐,思念远方的人们只能徒然叹息。
- 美人越崇京,高楼结绮霞。
译文:美丽的女子越过京城,高楼上装饰着绚丽的彩霞。
- 浮云暮长征,何由睹光华。
译文:晚风中飘荡的浮云似乎在向远方移动,如何能够看到它们的美丽光彩。
- 迅飙万里至,霜雾日以加。
译文:疾风如箭般从万里之遥赶来,天空中的霜雾一天天增多。
- 坐忧桂枝歇,委落同泥沙。
译文:坐着担忧桂枝(桂花)凋零,最终像泥土一样随水流失。
- 清辉苟相照,岂虑天路何。
译文:只要有月光的照耀,何必担心前方的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刻,面对月夜美景而产生的各种情感。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思念之情。
首句“日夕城烟敛,列宿出复多。”描述了夜晚城市中烟雾逐渐消散,星星开始在天幕上亮起的景象。这里的“日夕”意味着傍晚时分,“城烟敛”则是指城市的烟尘随着太阳落下而消失,留下了一片宁静的夜空。“列宿出复多”中的“列宿”指的是天上的星星,诗人观察到这些星星比平日更加明亮,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
接下来“开轩望明月,展席流素波。”通过“开轩望明月”展现了一个文人雅士在夜晚开窗赏月的情景;而“展席流素波”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在水中反射形成的波动景象,如同素净的波浪一般。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第三句“圆辉虽少亏,犹能遍天涯。”中的“圆辉”指的是满月,尽管月亮有缺损,但其光芒依然能普照大地的各个角落。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乐观和豁达的态度,即使生活中有不如意,也要相信美好事物依然存在。
接下来的几句“单居不为乐,念远徒咨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人独自一人居住,没有欢乐可言,只是不断地为远方的亲人感到悲伤和忧虑。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冲突和无奈。
最后两句“美人越崇京,高楼结绮霞。”则描绘了美丽女子穿越崇山峻岭来到京城的场景,以及高楼上装饰着绚丽彩霞的景象。这里的“美人”可能指远方的亲人或情人,他们的形象被诗人赋予了浪漫的色彩。
这首诗通过对月夜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寂寞、思念和希望等多种情感。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