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发已斑白,衣绶方朱紫。
穷贱当壮年,富荣临暮齿。
车舆红尘合,第宅青烟起。
彼来此须去,品物之常理。
第宅非吾庐,逆旅暂留止。
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
有如蚕造茧,又似花生子。
子结花暗凋,茧成蚕老死。
悲哉可奈何,举世皆如此。
有感三首
介绍
《有感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三首,分别作于大历三年(768年)冬和大历四年(769年)春。
第一首写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第二首写诗人对国破家亡的痛心,表达了忧国忧民、念亲念旧之情。第三首写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奢侈荒淫生活的憎恶。这三首诗歌反映了杜甫忧国的深挚情怀和崇高人格。
相关推荐
诗句释义: 第1诗句:"鬓发已斑白" - 描述诗人的头发开始呈现出岁月的痕迹,变白了。 第2诗句:"衣绶方朱紫" - 这里指的是穿着正式的官服,通常指官员。红色和紫色都是中国的传统颜色,象征着尊贵或权力。 第3诗句:"穷贱当壮年,富荣临暮齿" - 描述了不同生活境遇的人在年龄上的差异。穷的时候年轻有活力,富有时接近老年,可能感到不再被需要或失去地位感。 第4诗句:"车舆红尘合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 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 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 三年五岁间,已闻换一主。 借问新旧主,谁乐谁辛苦。 请君大带上,把笔书此语。 注释: - 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不要养育年幼的小马和年轻的妓女。 - 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未来的事情现在就能知道,不信你试试看。 - 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马儿健壮跑得快,歌女们唱得好听。 - 三年五岁间
诗句 1 有感三首 -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和哲学的思考。 2. 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怆。 - 表达了对过去事件的回顾可能引发悲伤的情感。 3. 来事勿相迎,相迎已惆怅。 - 建议人们不要迎接未来的事件,因为这样做本身就会引起内心的不安。 4. 不如兀然坐,不如塌然卧。 - 提出两种不同的应对方法:坐着沉思或躺着放松。 5. 食来即开口,睡来即合眼。 - 描述了吃饭和睡觉时的无意识状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有感三首》中的第二诗。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以及物欲横流的感慨。 我们来看第一句:“一春苦多风,桃李见无几。”这句诗表达了春天里频繁的风,使得桃树和李树都凋谢了,只剩下寥寥无几。这里的关键词是“苦多风”,形容风势猛烈,给万物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我们再看第二句:“良游时已失,忽忽三月尾
这首诗共有八句,每一句的翻译如下: 1. 昨日鸦作巢,今者鸦哺儿。 译文:昨天的鸦巢变成了现在乌鸦喂食小鸦的地方。 注释:鸦巢,乌鸦的窝;鸦哺儿,乌鸦给幼鸦喂食。 2. 念知三月阑,春物行已稀。 译文:知道三月已经结束了,春天的事物都已经稀少。 注释:三月阑,指春季结束的季节;春物行已稀,指春末时节,植物逐渐凋零。 3. 晚风飒不收,残红怨馀姿。 译文:傍晚的风很猛烈吹不散
【注释】: 1. 古今不殊途:指从古至今,人们的道路和思想没有两样。 2. 掩卷独长想:打开书本独自深思。 3. 炎炉与死灰:热的炉子和已燃尽的灰烬,比喻人的热情或热情消退。 4. 相去如反掌:像翻手掌一样容易。 5. 彼昏诚不知:他真不懂事(指沉迷于酒色)。 6. 一醉富莫量:醉了以后富贵无度,不知止足。 7. 那知道旁殍:不知道别人因酒色而死。 8. 那知道:哪里知道。 9. 曾厌杯盎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郁城本自贰师谋,骑士拔剑犹封侯。 - 郁城: 指古代的郁地(今甘肃武威),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的地点。 - 贰师: 李广利,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将领,曾随武帝征伐匈奴,因功被封为贰师将军。 - 骑士: 此处指代贰师将军麾下的士兵或将领,他们勇敢善战。 - 拔剑: 比喻英勇无畏,有斩敌之意。 - 封侯: 古代中国的一种荣誉,表示因军功获得封地和封号。 -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指出诗句在诗中的句子位置,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来回答,一般的答题步骤如下:第一步,指出诗句在诗中的位置;第二步,指明诗句的内容;第三步,分析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第四步,指出诗句在诗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此题要求学生先指出每句诗的句式,并指出“我笑谓翁儿更贤”一句中的关键词语,然后进行赏析。 【答案】 示例: 有感三首
【注释】 霏霏:飘飞的样子。 漠漠:空旷无际貌。 山边夜半犁雨,一犁:指播种、耕种用的犁。语出《庄子·逍遥游》“一马当先,万马奔腾”。 田父高歌待收穫:田夫在收获前高唱。 萧萧:形容声音凄切。 天工:自然造化。 良独难:美好的事物难得。 【赏析】 《有感三首》是一首五言律诗,写农民的辛勤劳动和艰辛生活。第一首写春末夏初麦花凋谢、豆苗开始抽叶,农民开始耕作的情景。第二首写农民在半夜时冒着大雨耕田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八叶炎图茂:八叶指的是家族,炎图指的是繁荣的景象,茂盛表示繁盛。这句话表达了家族的繁荣昌盛。 - 千龄圣主昌:千龄指的是千年,圣主指的是伟大的君主。这句话赞美了君主的伟大和长寿。 - 农桑开汉域:农桑是指农业和丝绸业,汉域指的是汉朝的土地。这句话描绘了农业的发展和丝绸业的兴起,展现了汉朝时期的繁荣景象。 - 礼乐焕周庠
【注释】 运属宣和末:运指天命、时运,谓宣和年间。 干戈变故仍:干戈,兵器;变,改变;仍,仍然,依旧。谓干戈之乱仍在继续。 修内禅:即“禅位于内”,意即让位给太子,由皇帝退居太上皇,称禅代。 流泽启中兴:流泽,比喻恩泽;启,启发;中兴,重新恢复国家安定繁荣。意谓恩泽已广施于民,使国势复兴。 雎水: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是汴河的支流。 胡沙八骏腾:胡沙,指南宋与金作战时,北方少数民族前来助战的军队
【注释】 孝感柔强敌:孝感,指汉宣帝刘询;柔,指汉元帝刘奭;强敌,指王莽。 和盟定一朝:和,指和解;盟,指和亲之约;朝,指汉朝。 龙輴来瀚海:輴,古代的一种船名;瀚海,指沙漠。 鹤驾返神霄:驾,指帝王乘坐的车;神霄,即神霄宫,天上的宫殿。 歌吹仍祠禹:歌吹,指祭祀时的歌舞;祠,指祭拜。 羹墙若见尧:羹,指祭食;尧,即唐尧,古传说中的贤君。 稽山同峻极:稽山,指太白山;峻极,意为高耸入云的高峰
【注解】 仓皇:匆忙的样子。得郡免朝辞:被朝廷任命为某州州长,免去朝拜时所说的话。十六年间老转痴:在任六年期间,年已老了还对世事感到迷惑。一角未堪峨獬豸(xiè zhì):一只角尚且不足以形容獬豸(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形似羊而独角)的威严。二螯敢笑食蟛蜞(pén qí):两只螯子竟然敢于嘲笑吃小螃蟹的人。刊摩干宝搜神记:指汉代刘歆的《移书太卜》和班固的《答客难》,其中收录了《山海经》的神话
【注释】 十年:指十年的流亡生活。归把:回家时手持钓竿。冷眼:用冷静的眼光看待世间变化。点鬼簿:指记录人的生死存亡,这里比喻记录人的命运。紫金:传说中能使死人复活的仙药。渐惊:渐渐地感到惊异。承平:太平时代,也指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浙江潮退:指南宋时期,由于北方金兵入侵,导致长江下游地区水灾严重。天寒:天气寒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掳北去后,对南宋朝廷失望而作的政治讽刺诗
【注释】 今沿古溯:沿着历史的脉络。 堪转舆旋:能够回车而返。 老眼寒:眼睛因年老而感到寒冷。 倚楹(yǐ yíng)独立:依偎在柱子旁,独自坐着。 抚几:抚摸书桌。 关张运去金刀绝:三国时关羽、张飞战死沙场,刘备将金刀赐给张飞,表示不再与他们争权夺利。 王谢声沉玉树残:晋代王恺和谢安都以才学闻名,后人常把两人比作“玉树”。 刳鬼胆:刳,挖出;鬼胆,指人心。 欲淬(suì)笔锋刳鬼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有感三首》。 第一首诗: 场屋当年负隽声,白头牢落竟何成。 注释与赏析: - 场屋:指科举考场或科举考试。 - 当年负隽声: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声誉。 - 白头牢落:形容年纪已长,一事无成,无所成就。 - 竞何成:究竟有什么用呢? - 赏析:诗人感慨自己的一生,虽然年轻时就已经声名远扬,但最终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这反映了一种对于人生无常、功业难成的无奈和悲哀。
子美间关离乱际,尧夫生长太平年。 可怜橡栗天寒拾,不似莺花日晏眠。 忧乐在人均是命,盛衰有数总由天。 腐儒老矣无奇计,独立斜阳意惘然。 诗句解析: - 子美间关离乱际:张耒(902年—970年)的诗作《有感三首》中的一句,“子美”指的是诗人自指,“间关离乱际”表达了他处于战乱之中的艰难时期。 - 尧夫生长太平年:“尧夫”可能是作者对另一位历史人物或同代人的称呼
【注释】 《有感三首》是唐代诗人贾岛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冬,时作者任长江主簿。贾岛一生贫苦潦倒,穷困失意,他以刻苦自励,但仕途坎坷,始终未能大展宏图。这首诗反映了他晚年的感慨和牢骚。 岁晚田园半已芜:岁晚,指年老,也指年景。田园,指农田、农舍。芜,杂草。 缁尘衮衮落征途:缁尘,即僧衣之尘。衮衮,形容尘土飞扬。落征途,指奔波于仕途。 送穷不见昌黎富:送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