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试万里,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出城
译文
桂花在大雪覆压下显得稀落,乌鸦被弹丸击中带伤飞回归。关水倒映着孤单的骑驴身影,萧索的朔风把帽带吹得低垂。回家重温欢乐温暖值得欣慰,但无法取得官印而归真可悲。心爱的人当会忍着苦痛询问,只见镜中二人默默相对而泣。
介绍
《出城》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是在李贺应进士举失败后离京时所作。前四句描写诗人踽踽独行之状,后四句刻画诗人复杂的心情。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坎坷遭遇,是一曲人才被压制毁灭的悲歌。
注解
桂花稀:喻落第。唐人以登科为折桂。
关水:关中之水。指长安附近的河流。
诚可重:一作“试万里”,一作“诚万里”。
卿卿:爱妻。
赏析
清代姚文燮《昌谷集注》:“帝京寒雪,铩羽空回。策蹇斓缕,凄凉跋涉。感愧交集,恐无言以对妻孥,当亦见怜于妇人女子矣。”
相关推荐
诗句释义 1 “雪下桂花稀”:这句描述了雪花纷飞,桂花稀疏的景象。 2. “啼乌被弹归”:乌鸦因受到惊吓而鸣叫,随后被弹射回去。 3. “关水乘驴影”:在关门前,看到水中的倒影,联想到驴子的影子。 4. “秦风帽带垂”:穿着秦国风格的帽子,帽带随风飘动。 5. “入乡试万里”:形容自己远行到陌生地方考试的情景。 6. “无印自堪悲”:因为没有功名(印),内心感到悲伤。 7. “卿卿忍相问”
【注释】 1.出城 :从城市中出来,离开。 2.驻马河之西 :在黄河的西边驻下马来。 3.送车皆已返 :送别的车已都回来了。 4.郊原人渐少 :郊野的原野上,人的踪迹渐渐地稀少了。 5.风物秋将晚 :秋天的景物将要到了尽头。 6.身如独鸟轻 :我像一只小鸟那样轻盈。 7.意与青山远 :我的心思和青山一样遥远。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前二句写诗人离开城市的所见
出城 惯作野人多野兴,欲为时用少时材。 出城偶与沙尘背,转觉溪山入眼来。 注释: 出城:离开城市,来到城外。 惯作野人多野兴,欲为时用少时材:习惯了野外生活的人有很多野趣,但想成为有用之才的人却很少。 出城偶与沙尘背,转觉溪山入眼来:偶然间和沙尘背道而行,反而觉得溪山进入了我的眼帘。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出城后景色的诗,通过对比出城前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首句“惯作野人多野兴
【解析】 “出城”是全诗的第一联,写清晨诗人出城所见之景。首句中的“清晓”指黎明时分,即天刚亮的时候。次句中的“波平”,形容江面十分平静。三、四两句中,“烟荷”“风柳”都是自然景观,分别写出了晨雾弥漫的荷塘和秋风吹拂的柳条,给人以朦胧之感;“学人老”一句,则以人的衰老来比喻荷叶枯萎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五句“心和物有情”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意思是说诗人心情舒畅,与万物和谐相处
诗句解析: 1. 少策经营饱 - "少策"指的是简单的策略或计划,而"经营饱"则暗示了通过这些简单策略获得充分满足。 2. 多方处置闲 - "多方"可能表示多种方法或途径,而"处置闲"可能意味着处理事情的轻松状态。 3. 樵谈消一日 - 樵夫的谈话可以消耗一天的时间,这里的“樵”是古代一种以砍柴为生的劳动者。 4. 野坐看千山 - 在野外坐下来欣赏远处连绵不断的山脉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首联“岸走舟安稳”“逍遥若步虚”写景,写出了诗人乘船出城时的宁静与安详,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轻松。 颔联“晴烟迷白鹭,春水见浮鱼”继续描写景物,写晴烟中迷蒙的景色,写春天里河水中游动的鱼儿,用“迷”字写出了烟雾的迷蒙,用“见”字写出了鱼儿在水中游动的样子,生动传神,富有诗意,为下联写人的活动作了铺垫
【注释】 1.出城:走出城门。 2.何日:什么时候。我心伤:我内心伤心痛苦。3.东冈路高人迹断,独立矫首望八荒。长空澹澹地莽苍,停云黯淡山凄苍。回薄浩劫何渺茫,冥默销沉寂无光。矜雄挟诈争强梁,百年在世如风狂。变化俯仰旋销亡,一丘已有万骨僵。5.旧骨未朽新骨藏,丘垄累累争相望。万事意欲一概量,赍志愤死世更长。 6.穷秋:深秋。7.哀鸿:比喻流离失所的百姓。求群鸣:指鸟兽鸣叫寻找食物。翔:飞翔
【注释】 出城:走出城外。篮舆:古代的车子,形如篮子,所以叫篮舆。投晓:天刚破晓。 重城:指京城。 桃李无言(yán):桃树、柳树都没有什么语言,但春天一到,桃花盛开,柳枝发芽,就显示出了它们美丽的容颜。 似有情:好像在用它那美丽的姿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淡白轻红:形容春天的景色。 能几日:能够保持多长时间呢? 清明:即寒食节,在农历的清明节这一天人们扫墓祭祖,所以又叫“清明”。 【赏析】
【诗句释义】 出城:离开城外。羁枕不成寐,羸骖晓出城。 羁枕:指被束缚的睡眠或不安稳的睡眠。羸骖:形容疲弱不堪的车马。晓出城:早晨出来出城。驿门深闭草,苑树密藏莺。 驿门:驿站的门户。苑树:皇家园林里的树木。莺:黄莺。 老病安闲散,疏慵负圣明。 老病:年老多病。安闲:安闲舒适。疏慵:疏懒、慵懒。负:辜负,对不起。圣明:英明的君主。 津亭凝望久,惟是待潮平。 津亭:渡口的亭子。凝望:久久地凝视
出城 病鹤寒弥瘦,孤松老不枯。 非关畏轩冕,本自乐江湖。 古锦添诗句,羸骖入画图。 儿孙候门久,唤取倒残壶。 注释: 出城:离开城市,指隐居或远离繁华的官场生活。 病鹤寒弥瘦:形容病中的鹤因为寒冷而更加瘦小。病鹤,指的是因病而瘦弱的鹤。寒弥瘦,表示因为寒冷而变得更加瘦弱。 孤松老不枯:形容孤独的松树即使年岁已高也不枯萎。孤松,指的是孤独生长的松树。老不枯
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开长安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依依不舍之情。 第一句“翩翻乌帽出林坰”,描述诗人戴着帽子从林边走出。这里的“翩翻”意味着轻盈地移动,“乌帽”可能指的是黑色的帽子或头巾,而“林坰”则是指郊外的自然景色。这句话给人一种诗人离开舒适环境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即将到来的未知旅途的期待。 第二句“掠面风微酒半醒”,描述了诗人在行进中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
【注释】 1.柴门:柴草编成的门。2.两旬:二十天。3.江边柳眼:指初生嫩叶,形似人眼,故称。4.西湖:今江苏无锡太湖之东,以风景美丽著称。5.长条:柳枝。6.醉几春:即“醉几回”的倒文。7.赏析:诗人久居他乡,怀念家乡,于是在春天来到江南水乡,看到垂柳依依,勾起了思归之情
【注释】①筇:竹制的手杖。②冉冉:缓慢地,轻轻地。③失却前山:找不到前面那座山。④双尖:指山峰的两峰。⑤日边:太阳旁边,这里指阳光照射着的山峰。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晨曦中出城远游时,看到横云缓缓升起的景象。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清晨江边的宁静和美丽的景色。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出城远游时
【注释】 骤暄试单衣,出城看荒圃:天气突然转暖,试着穿单衣,出门去看那荒芜的菜园。骤暄,突然转暖。暄,温暖。 满径郁纤茸,药苗青可数:满路长满了细碎的草,药田中的小苗绿得可以数清。满径:满路。纤茸,细碎的草。 篱花渐吐艳,艳盛如织组:篱笆上绽开了鲜艳的花朵,颜色艳丽像用丝绸和丝线编织而成。渐,逐渐地;艳,花的颜色;盛,多。 人烟聚营屋,随事历勤苦:村庄里人们聚集在房屋周围,过着勤劳的生活。人烟
出城 尘土满城黑,出城双眼宽。 山川秋意恶,风雨晚潮寒。 物象飒以变,泥污不可蟠。 英豪重节概,儿女感衰残。 霜老雕弓劲,风焦画鼓乾。 蛟螭正无赖,好掷六鳌竿。 译文: 走出城门,只见尘土漫天飞扬,视线变得无比广阔; 山川间弥漫着秋天的萧瑟气息,傍晚时分的风雨更加增添了一丝寒意。 世间万物都在迅速变化,泥泞不堪的地方难以立足; 英雄豪杰更注重气节和原则,而儿女们则感叹生命的衰老和消逝。 霜打后
出城 水映朱扉树绕城,午天暄煦仆姑鸣。 马蹄款魂春泥燕,自爱乘凉半日行。 注释: 出城:离开城门,离开城市。 水映朱扉树绕城,午天暄煦仆姑鸣。 水映着朱红色的门楼和树木围绕着的城池,中午时分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仆人在屋檐下鸣叫。 注释: 朱扉,指门前用朱红色装饰的门楼。 仆姑,是仆人的意思。鸣,这里指的是人发出的声音。 马蹄款魂春泥燕,自爱乘凉半日行。 马儿踩在春天泥土上,仿佛在呼唤我的灵魂
【注释】 1. 郊原:郊外的平原。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草地。 2. 桑柘:指桑树和柘树,这里泛指农舍附近的树木。 3. 阴浓:浓密。 4. 难留:难以留住。 5. 易老:容易衰老。 6. 落花:落下的花瓣、花絮或花蕾。 7. 杜鹃:即子规鸟,鸣声像“不如归去”。 【赏析】 此诗写春景而感慨时光之流逝。 首句写草长莺飞,雨后新绿。第二句写田野麦苗,郁郁葱葱。三四两句写春光明媚,百花斗艳
出城 诗人出城,自由自在,下马探寻幽深之处。 译文 诗人走出城门,自便而行,放下马缰独自漫步探索。他发现田野荒芜,无人耕种;路上长满了蒺藜,而牛却四处游荡。不时地,他遇到饥饿的人们,他们挖掘野草以求生存。不只是因为老人和小孩,甚至有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他询问他们水源的情况,发现这里的河流宽广浩渺。诗人的住所已经很久没有住人了,周围的树木也因洪水而枯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全诗共十句。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出城:离开城市,进入郊外。 - 简服谢车马:穿着简单的衣服,不辞谢车马的陪伴。 - 逍遥理轻策:在轻快的马匹上自由自在地行走。 - 平原草树美:平原上的草树非常美丽,可以看到秋天的色彩。 - 稍知人境殊:稍微知道了人世间的不同。 - 似与嚣尘隔:好像与喧嚣的尘世隔绝了一样。 - 悠悠出岫云:慢慢地从山中飘出的云雾。 - 杳杳归林翮
【注释】 出城:指离开京都。束带,系结衣服的带子。供,侍奉、效劳。扶藜,拐杖。强病身,勉强支撑病体。诛求,搜括勒索。盗贼,强盗或小偷。良民,善良的百姓。湿翠山,湿润的青山。藏雨,云遮雨。轻黄柳,嫩黄色的柳条,春天时柳树开始发芽,随风飘动。沾巾,泪水沾湿了手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被贬到江陵途中所作。首联“束带供人事,扶藜强病身”二句点明诗题。“束带”,即系结衣襟,表示恭敬之意
【注释】 1. 出城:从城里出去。 2. 久病欣初愈:指久病后终于痊愈。 3. 长忙爱暂闲:长期忙碌,喜欢暂时的闲暇。 4. 因送客:因为要送别客人。 5. 沿路得看山:在回家的路上可以欣赏到山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久病初愈,心情舒畅,外出郊游赏山的情景诗。首两句表达了作者久病初愈的喜悦之情,第三句描绘了外出送客的情境,第四句表现了在归途中欣赏美景的心情
出城 久病欣初愈,长忙爱暂闲。 出城因送客,沿路得看山。 注释: 久病:长期生病 欣:高兴 初愈:刚刚痊愈 长忙:经常忙碌 爱:愿意 暂闲:暂时闲暇下来 出城:离开城市 因:因为、由于 送客:送别客人 沿路:沿着道路 得:能够,可以 看山:观赏山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了诗人久病后初次痊愈时的喜悦心情和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 第一句“久病欣初愈”
诗句原文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旧。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译文注释 早上我从紫禁城归来,傍晚又从长安城门出来。不要说城东的小路就是去往江南的路。我骑马挥动马鞭告别亲朋故旧。我一生本来就没有真正的故乡,只要心灵觉得安定的地方,就是我的归宿。 赏析 《出城》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离开家乡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注释: 1. 出城:离开城市,外出。 2. 东郊渐微绿:东郊的景色逐渐变得淡绿。 3. 骑马欣独往:骑着马愉快地独自前往。 4. 梅繁野渡晴:梅花盛开在乡间的渡口,阳光明媚。 5. 水落春山响:河水流淌,春山回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离开城市,独自前往郊外的情景。首句"出城"点明了主题,第二句"东郊渐微绿"描绘了郊外景色,第三句"骑马欣独往"展示了主人公的愉悦心情
【解析】 本题为理解性默写题,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默写出来。本句默写要注意如下字词书写:“蹄”、“晴”、“弄”。“晴”的释义为:晴朗;天气好。“弄”,动词,玩、摆弄等。“莫教碌碌过平生。”意思是不要虚度一生,不要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 【答案】 出城 太平时节好闲行,侵晓联镳出帝城。 凉露拂衣鸡唱早,香尘拥面马蹄轻。 佳山秀水如迎客,烟柳莺花尽弄晴。 胜地不常人易老,莫教碌碌过平生
出城 春风刚暖日刚晴,匹马西循广陆行。 山近太行云乍白,雪消沧浦水犹明。 对床盟在逢新月,负笈年多识旧程。 莫叹绿丝容易改,短亭疏柳半平生。 译文: 初春时节,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我骑着马向西行进,穿过宽广的平原。山峦近处云雾缭绕,天空中的云彩刚刚变得明亮。雪已经消融,沧浦的水依然清澈见底。曾经与朋友共度良宵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一轮新月映照。背负着书卷,我已经走过许多地方
越王宫,春风起。 越王宫:指的是越王勾践的宫殿。春风起: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何处散芳尘,垂杨沙径里。 芳尘:指芳香的气息。垂杨:柳树的一种,又称杨柳。沙径:小路上。 舞罗衣,挥凤尾。 舞罗衣:在华丽的衣服上翩翩起舞。挥凤尾:用凤凰尾羽挥动。 鸣鸾箫,发贝齿。 鸾箫:一种管乐器,形状像鸾鸟的尾巴。贝齿:珍珠或贝壳制成的装饰品。 怀洞庭,悲帝子。 怀:怀念。帝子:帝王的儿子,这里指屈原。洞庭:湖名
【注释】 行行共吾侄:我与侄子一起行走。 诵诗出城郭:边走边朗诵诗。 白日皎青天:白天明亮洁白的青天。 风光胜于昨:风景比以前更好。 岭外更峰峦,村边总花萼:岭外山势更雄伟,村庄周围都是花和果实。 扰扰行路人,谁识予心乐:匆匆忙碌的人们,谁能知道我内心的快乐? 【赏析】 此诗写诗人与侄子同游郊野,在大自然中吟咏的情景。首联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对象,二、三两联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和心情
注释: 出城:离开城市。 最佳风日是新晴,随意梳妆趁晓行。 最好的天气是晴朗的新天,随意地整理妆容趁着清晨出发。 薄雾蒙蒙天欲白,流莺声里出春城。 薄薄的迷雾笼罩着天空仿佛要变白,在鸟儿的啼叫声中离开了春天的城市。 赏析: 整首诗以“出城”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新晴天气下的城市景色和人们的活动。 第一句“最佳风日是新晴,随意梳妆趁晓行”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赏析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其在诗中的作用,同时要注意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的意境联系起来分析,要善于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并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分析。 (1) 本首诗描写的是诗人清晨出城的情景,其中“新晴”点明时间是初晴之时。“随意梳妆趁晓行”,描绘了诗人清晨梳妆打扮,趁着初晴的好天气去城外游玩的情景。 (2) 第三四两句中的“薄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