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颢
【题注】本词选自《归去来辞画》。 安居谢声利,人人羡其高。 安居在深山之中,远离尘嚣。 诗酒得真乐,庐舍无喧嚣。 在深山中,饮酒吟诗,享受自然之美。 孤舟出前溪,巾车驾东皋。 乘坐独木舟,驾着巾车,前往东皋。 渊鱼乐洋洋,枝鸟鸣交交。 鱼儿在深渊中游来游去,鸟儿在树枝上欢鸣。 欣然览时物,天地同逍遥。 欣赏四季变换的美景,与天地共舞。 【注释】1.归去来辞: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2.安居
香径无尘雨初歇,海棠半谢胭脂雪。 千年一刻度春宵,爱杀清妍柳梢月。 苕溪仙客文中英,面如玉盘双眼青。 金龟换酒不自酌,芳筵罗列邀佳朋。 座中谈笑总超俗,咳唾随风散珠玉。 姚郎起舞伍君歌,击鼓催觞令行速。 四明客子醉欲颠,仰看北斗低青天。 葛巾吹堕落花里,玉山倒向东风前。 人生得意要须乐,底用闲愁时作恶。 君不见三闾大夫独醒死,留得虚名亦徒尔。 注释: 1. 醉时歌春夜宴周元亮客轩作
【注释】 题侯贰守归去来辞画 其十一 不为三径荒,决志亦念归。 归来身我有,悟昨事皆非。 晨兴出门去,放迹信杖藜。 寻壑既窈窕,经丘复逶迤。 于焉乐吾乐,舍此复何之。 【赏析】 本诗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所作《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全诗通过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写照,表现了他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开头二句“不为三径荒,决志亦念归。”意思是说:既然田园荒芜了,我决定回来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嬴秦虐焰不可触,衣冠往往逃空谷。 - 注释:秦始皇暴政如同火焰,无法触及;有识之士纷纷逃离到荒僻的山谷中避难。 - 赏析:此句描绘了秦始皇残暴统治下,士人不得不逃亡避祸的无奈局面。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于权力斗争的深刻感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皤然须发四老翁,高卧商颜谢尘俗。 - 注释:白发苍苍的老翁们,悠然隐居在商山之上,与世隔绝,不受尘俗所累。 - 赏析
诗句解释: 1. 昼长幽禽惊梦醒,起向松窗汲寒井。 - “昼长”指的是白日时间长,“幽禽”是指栖息在幽静处的鸟儿,它们因为白天时间变长而感到惊讶并唤醒了诗人的梦。“汲寒井”表示诗人起床后去寒冷的井中打水。 2. 隔竹惟闻犬吠声,竹深似见人行影。 - “隔竹”指诗人居住的竹林与外面的世界隔着竹篱。“惟闻犬吠声”意味着听到的是狗的叫声而不是其他声音。“竹深似见人行影”形容竹子长得很深
竹邻子,何许人,云是落托穷乡民。 竹邻子,何许人,自称贫困的乡村人。 柴门半掩堪罗雀,布衣百结如悬鹑。 柴门半开足以让飞鸟栖息,破旧的布衣上满是补丁像悬挂的鹌鹑。 囊间有钱即沽酒,甑中无米从生尘。 口袋里有钱就能买酒喝,但甑中的粮食已经发霉变脏了。 读书不多虑事浅,发言往往遭众嗔。 读书不多思考也肤浅,说话经常招致众人的责备。 独行独止无与友,拂石醉卧苍厓垠。 独自行走独自停留没有朋友
【解析】 此题为诗歌赏析,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把握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阅读题干,最后结合选项内容作答。本诗前四句写赵时俊种竹的情景,后四句写竹子的品格,诗人借咏物抒怀。“云影朝分砚池绿,风声夜入书床寒。”意思是:早上,云影映在窗前的池塘上,水波荡漾着碧绿的波纹。晚上,风声从窗外呼啸着进入书房里,使书桌上的书籍都感到凉意。 【答案】 示例:高人(高士)
注释: 1. 睡起:从梦中醒来。 2. 汲寒井:到寒冷的井边打水。 3. 犬吠声:狗叫声。 4. 竹深不见行人影:因为竹林太深,所以看不到人的身影。 5. 我贫无力:我贫穷无力。 6. 种山田:开垦山地。 7. 多病:生病。 8. 赊酒券:买酒需要先付账。 9. 市上喜无赊酒券:街上卖酒的地方不需要买酒券才能喝酒。 10. 箧中剩有卖文钱:我的箱子里还剩一些钱用来买书。 赏析:
【注释】 1. 题归去来辞画四首:这是诗人自题归隐的诗。 2. 帝乡不可期:意谓神仙世界不可企及,无法实现的帝王生活。 3. 归老全此身:指归隐山林,颐养天年。 4. 谢流俗:谢绝世俗的荣华富贵。 5. 高节抗浮云:保持高尚的节操,不被世俗所屈。 6. 舒啸登东皋:指诗人登上东皋山,放声长啸。 7. 赋诗临涧滨:指诗人在东皋山涧边吟咏诗歌。 8. 有酒辄取醉,不负头上巾:意为只要有酒就喝
诗句释义及赏析 人生非金石,寓形宇宙间。 注释: 人生短暂如金石,而我们只是存在于宇宙之中的尘埃。 抱才既沾禄,知休即辞官。 注释: 拥有才华就应得到相应的回报或地位(沾禄),一旦知道自己的极限或追求已满足(知休),就应该选择辞职。 委心随去留,避俗谢往还。 注释: 将自己的心意寄托于是否继续在一个地方停留(去留),避开世俗的交往和应酬(避俗)。 遑遑欲何之,富贵不可干。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