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译文】 深院里无聊,懒得焚香,生怕黄昏,又是黄昏。琐窗无语,悄愁生。人自飘零,梦自忪惺。 芭蕉细雨一声声,搅乱了春心,滴碎我魂灵。鸳鸯倦绣冷金针,倚遍桃笙,数遍残更。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词的上片写女子的寂寞愁苦。“深院”,是说庭院幽深,环境清静。“无聊”,即无聊。“香懒焚”三句写女子无心焚香。她怕黄昏到来,怕黄昏的到来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思想。“病里年光去似流”,意思是在疾病之中,岁月像流水一样逝去;“有计难留”,意思是有心留住时光,但是做不到;“有泪难收”意思是有泪水,也难以收藏起来;“侍儿莫便卷帘钩”,意思是不要让侍女卷起窗帷;“侬亦多愁”,意思是我也有许多忧愁;“花亦多愁”,意思是花儿也有太多的忧愁;“试将雏燕问情由”
【译文】 竹席枕上邀凉,醒来酒意犹浓。檀栾的木床上金黄粟色斑驳陆离,红粉栏杆外,云彩缭绕。一帘风景宛如画卷,随着人的徘徊。春思绵绵无尽,秋水漫漫无边。 十二屏山,像合欢花一样,映照出一片欢乐。满腹的幽情和满怀的喜悦交织在一起,香气弥漫着,偷得潘安的风流。良夜天宽地阔,任凭我尽情享受。月亮也圆圆的,人们也团团的。 【注释】 簟(diàn):竹席。 金粟:指檀木。 檀栾:亦作“檀栾”,这里指檀木床。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一剪梅 西北高楼眼倦横。路断凌波,谁唤飞琼。翠禽啼暝小山屏。步玉人稀,一镜尘生。 惟有梅花不世情。梦别江南,泪接春程。犯寒玉笛为飞声。诉与东风,还是飘零。 注释: 1. 西北高楼眼倦横:形容诗人在西北高楼中眺望远方的情景,眼中流露出厌倦之情。 2. 路断凌波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首先读懂诗句内容,把握诗人情感,然后结合注解和参考答案分析鉴赏。 第一句:木槲花间乳鹊栖,“木”指“木槿”,木槿花;“槲”指“槲树”。“木槿花间乳鹊栖”意为在木槿花丛中,喜鹊筑巢栖息。 第二句:鹊也能飞。鹊也即喜鹊,喜鹊是人们熟悉的吉祥鸟,常在春天鸣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喜事临门。此处以喜鹊的飞行来比喻春天的到来。 第三句:花也能飞。这里的花是指木槿花
诗句解释: - 「一剪梅 · 剪半」:这是题目,表示这是一首以“剪”为题材的作品。 - 「缚竹纤纤似女腰」:描述了竹丝绑扎的细长形态,如同女性腰部的柔美线条。 - 「欲上溪桥」:表达了想要踏上溪边小桥的愿望。 - 「怕上溪桥」:尽管有这个愿望,但同时又有所顾虑或担忧。 - 「黑云遮住北山坳」:描述天气变化,黑色乌云覆盖了远处的山峰。 - 「昨日风潮」:指的是前一天的风浪或风暴。 - 「今日风潮」
【注释】 光宅坊前十字街:指长安城西的一条繁华街道。 “桃子花开”三句:意思是在长安城的光宅坊前的十字街上,春天来了,桃花、杏花相继开放。 钿头栎子有人猜:用钿(镶嵌珠宝)装饰的发髻中间的栎核(一种小圆石),有谁能猜得出来? 恐是铜钗:恐怕是用铜做的簪子,而不是金制的。 不是金钗:也并非是用金子做的钗,而是用木头做的。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女子在长安城里逛街时,看到路边盛开的桃花和杏花
【注释】 薄晚:傍晚。 疏帘:微开。 封将密信:把秘密的信件密封起来。 流莺:黄莺。 话不分明,心自分明:指心里的话,虽然难以说明白,但感情是明明白白的。 独枕挨残长短更(zhěng cháng gēng):长夜难眠,翻来覆去睡不着。 山尖海角寄深情:把深深的情愫寄托在远方遥远的地方,即天涯海角。 【赏析】 这是一首闺情词,抒发的是女子对远人相思之情。上片写她深夜思念远人的情景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要求默写王沂孙的《一剪梅·和李易安韵》。 第一句“织锦机边蟋蟀秋”,是说在织锦机旁,蟋蟀在秋风中鸣叫。第二句“万里江风,吹送郎舟”,是说万里长江的风吹送着你远行的小舟。第三句“空闺无处说相思”,是说在这空旷的闺房中,没有可以诉说相思的人。第四句“独夜鸣琴”
《一剪梅·夜落金钱化》是北宋词人晏殊所作的一首咏物词。上片写白面郎君在月下与美女欢会。下片写美女们精心打扮后,与男子欢会的情景。全词以“何”字为贯串之词,层层铺叙,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春夜良辰图景。 诗词如下: 何物风流白面郎。 粉捏何郎。香和韩郎。 天教撮合紫云娘。 玉琢萧娘。锦制苏娘。 翠管催成宫样妆。 山画眉妆。云想衣妆。 银灯低照合欢床。 弦配琴床。蒂并花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