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注释】 1. 望海潮:又名《钱塘怀古》,是宋代词人柳永所写的一首描写杭州风景的词。 2. 钱塘:即今浙江杭州,位于钱塘江入海口处,自古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3. 秋老:指秋天到来。 4. 洪波:巨大的波浪。 5. 排开:形容波涛汹涌,如山岳般巨大。 6. 雷怒雪喷:形容雷声震耳欲聋,雪花飞扬的景象。 7. 三岛:指钱塘江口附近的三个小岛,分别是孤山、小瀛洲和大瀛洲。 8. 银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主要事件来分析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即可。 第一句“江帆飞雨,汀莎没雁”,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江帆”指江上的帆船,这里指船;“飞雨”指雨点像飞一样落下,形容风急雨大。“汀莎”指长有芦苇的小岛,这里指洲渚。这句的意思是
【解析】 这是一首咏景抒怀的七言绝句,全诗以潮生潮落为线索,描写了一幅壮阔的画面:海涨潮涌,天摇地动,万马奔腾。“怒奋天戈”“惊翻地轴”是说天地都为之震动,“半空万马奔腾”是说潮水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一泻千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威力无比的赞叹。 【答案】 江分吴越、星摇牛女、怒奋天戈、惊翻地轴、怒愤不平之情溢于言表。 译文: 海水上涨,潮水汹涌澎湃,天地都在动荡,天空中仿佛有无数马匹在奔驰。
【注释】 本意:本指《望海潮》词,这里指《望海潮》词的写作意图。 红尘:尘世间的俗事。 茫茫沧海:浩渺无边的大海。 吾将谁与言归:我将和谁说呢? 蜃雾腾虹:指海市蜃楼般的云气。 龙珠炫紫:形容天边的日出非常美丽。 波光天外霏微:指海面波光在天边闪烁。 宝日:太阳的美称。 经烟霾万里,云锁千围:经过漫长的烟雾和霾气,天空被云雾笼罩了万里,又被层层云彩环绕着。 晶轮激火夹天飞:太阳的光芒直射天际
《望海潮·云外梅阴》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全诗如下: 云外梅阴,雨余苔晕,嫩寒初沁罗裳。书几凝尘,琴丝带润,小窗幽梦生凉。新水涨银塘。恨王孙去后,烟草茫茫。记得湖山胜处,相对拆封黄。 情笺思墨犹香。奈当时两鬓,都是吴霜。兔颖吟苦,鹴裘解尺,何意比□游梁。旧话不堪长。便倩薰风吹去,本地看风光。惟有青山,伴我耕钓老村壮。 诗句释义: 1. 云外梅阴,雨余苔晕,嫩寒初沁罗裳:形容梅花盛开的景象
注释: 1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形容兰州地势险要,如云雷般坚固。 2. 名藩自古皋兰:皋兰是古代的地名,这里指代兰州,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军事防御地区。 3. 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形容军队布阵如同锦绣般美丽,地形像山上聚集的米粒,暗示地形对战争的有利影响。 4. 襟喉百二秦关:秦关即指秦时的关隘,比喻兰州在战略上的重要性。 5. 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描述了激烈的战斗后
《望海潮·发高丽作》 云垂余发,霞拖广袂,人间自有飞琼。三馆俊游,百衔高选,翩翩老阮才名。银汉会双星。尚相看脉脉,似隔盈盈。醉玉添春,梦云同夜惜卿卿。 注释: - 云垂余发:形容头发如云朵般飘逸。 - 霞拖广袂:形容衣服像彩云一般美丽,衣袖宽大。 - 人间自有飞琼:意思是世间有如仙女般的人。 - 三馆俊游:指在三馆中游学或任职。古代的三馆通常指的是太学、书库和国子监等地方。 - 百衔高选
云外梅阴,雨馀苔晕,嫩寒初沁罗裳。书几凝尘,琴丝带润,小窗幽梦生凉。新水涨银塘。恨王孙去后,烟草茫茫。记得湖山胜处,相对拆封黄。 译文:云外梅花掩映下,雨后庭院里青苔泛着光晕,春天的微寒刚刚浸透罗裳。书房中灰尘积聚,琴弦因湿润而显得有光泽,在狭小的窗户下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清凉的境界。池塘的水涨满如同银色的银子。我惋惜那些离别了的人,他们离开之后家乡的田野变得荒芜,烟波浩渺,无处寻觅他们的踪迹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此题的考点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诗作的内容和情感,在此基础上再逐词逐句加以分析。 “望海潮”是《酹江月·和郭谏臣》的词牌名,这里用来押韵,与题目中的“望”字相呼应。 望海潮 扶桑何许,蓬莱何处,沧海一望漫漫。精卫解填,鼋鼍可驾,凌波直度三韩。云气有无间。只是天是水,无地无山。赑屃鳌掀
望海潮 · 寄保下胡仲明 流年如电,归心似水,求田问舍悠悠。蚁穴蜂衙,燕巢鸠计,元龙久厌拘囚。回首羡沙鸥。待清风北渚,明月南楼。奈世事多艰,此身天地一虚舟。青衫白发堪羞。岂儒冠误我,命压人头。太学三年,京华十口,算来依旧淹留。别后几经秋。想音容渐老,文采风流。安得浮香亭上,羯鼓醉梁州。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流年如电,归心似水,求田问舍悠悠。(流年似水流快,内心向往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