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孟式
诗句输出:草堂今又暂停车,彷佛当年醉月华。 译文输出: 草堂的车子今天又暂时停下来,仿佛回到了当年的醉酒月光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随任建宁过东林寺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
清潭 清昼连床笑语新,徘徊佳节眷芳春。 一声莺啭桃花岸,半幅裙拖洛水滨。 银烛小窗忘夜雨,玉阶丛锦惜朝茵。 欢娱不觉霞流绮,暗里韶光又一旬。 译文: 1. 清昼连床笑语新, - 清晨的阳光下,我与你并肩而坐,笑声不断,充满新鲜与活力。 2. 徘徊佳节眷芳春, - 我在这美好的节日里徘徊,深深依恋着这美丽的春天。 3. 一声莺啭桃花岸, - 一声清脆的鸣叫从桃花盛开的岸边传来,仿佛是春天的使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首句“划然鸾鹤奏清笳”,以鸾鹤和清笳为景,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第二句“筱簜穿林日欲斜”,描述了筱簜穿过树林,太阳即将落山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第三、四句“春去柴门馀绿柳,香来篱箔入黄花”,描绘了春天离开后,只剩下绿色的柳树,以及篱笆上的黄花散发出的香气。这里通过描绘柳树和黄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五
舟雨 水天凝一色,野涨隔林溶。 兰棹排惊浪,渔蓑钓晚钟。 刀环流只影,木叶淡秋容。 云掩荒村小,山头泼墨浓。 译文: 江上雨来,水面与天空连成一线,远处的树林中涨满了雨水,一片宁静。 我手持兰草船桨划过波涛,惊起阵阵浪花,渔船的蓑衣在晚风中摇曳。 船身旋转,映出自己的影子,秋天的树叶在飘零中带着淡淡的色彩。 乌云遮住了远方的小村落,只有山顶被雨水打湿,显得更加浓重。 注释: 1. 水天凝一色
【注】1. 园林星聚日: 指月亮。 2. 欢意露华初: 露水是秋天的精华,所以叫“露华”,初见露水,好像还带着欢愉之意。 3. 别后莺声老: 莺鸟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沙哑。 4. 秋来雁字疏: 大雁南去,书信稀少。 5. 独伤千里月: 思念远方的亲人,只能看着月亮。 6. 空慰万金书: 安慰自己,只有一封价值连城的家书。 7. 玉除: 古时宫门两侧立着两块玉石,称为“玉除”,这里指代宫门。
【注释】 百岁:指一百岁。寒春:冷春,即冬天的春天。 红泪:指泪水。机上锦:织有锦绣花纹的织机上所出的丝线,比喻美好的事物。 烟笼竹叶凉生案:烟雾笼罩着竹林,竹叶的影子投在桌上,使室内凉爽。 雨湿梨花静掩扉:雨水淋湿了梨花,使窗扉闭合起来,室内显得更加寂静。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 楚天微:楚国天空很暗,这里泛指遥远的故乡。 【赏析】 此诗为作者寄给远在异乡的妻子盛夫人的
译文 病中思念家乡,看到窗外的烟雾和岚气相合。灯光微弱,影子在移动。愁绪随着细雨洒落,身体因生病而感到虚弱。梦里仿佛听到了家乡的声音,但天边飞过的大雁却迟迟不归。床头的月亮静静地照着,我的心事只有它知道。 注释 1. 岚气炉烟合:这里的“岚气”指的是山间的雾气,"炉烟"则是指炉火产生的烟气。两者相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象。 2. 疏灯影素移:形容灯光昏暗,影子也显得模糊不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对关键词进行注释并赏析,最后分析整首诗的情感。 【答案】 译文:深院小桃丛生,纱窗笼着春色。凤钗左右斜插,鸾镜映出雌雄。秋水波纹荡漾如碧玉,湘云剪袖红似霞。锦屏中娇媚欲倚,不语东风拂面来。 注释:美人梳头。美人的头饰是凤钗。 深院小桃丛,纱窗笼春色
【译文】 等待月色,月光被淡淡的雾气笼罩。期盼的人儿显得可怜。 荷花上疏落的雨滴,萤火在乱星前闪烁。乌鸦鸟影残留在半空,梧桐树荫隐没在月色中。 于是静坐在那里,花上月光皎洁如玉盘。 【注释】 待月:指等待月亮出现。 迟月:指月亮升起的时间较晚。 淡笼烟:形容雾气蒙蒙。 期人:期待着的人。 荷风:荷花的清香。 疏雨、乱星:雨后稀疏的星光。 乌鹊残生影:乌鸦鸟影已经残缺不全。 梧桐:梧桐树
寄任夫人 可怪暌违日,相思几换年。故园芳草合,南国美人偏。生死交难见,悲欢意莫宣。祗应三五夜,明月共君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远方的任夫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和无尽的思念之情。方孟式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处于某种情感上的挣扎或困惑,因此用“可怪”一词来形容与任夫人相隔两地的无奈。诗中充满了深深的相思之情,“相思几换年”表达了诗人对任夫人的无尽思念,这种思念已经持续了数年。而“故园芳草合